分享
2023年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doc
下载文档

ID:644242

大小:30KB

页数:1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校 人力资源 管理 现状 分析 对策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一. 知识经济时代与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 知识经济是指知识在当今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社会现象。首先表现在知识在对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高度渗透;次那么表现为在以知识为根底的很多无形产品的生产已经从传统的有形产品的生产别离出来,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局部。;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长河眺望未来的时候,我们清晰地看到: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剧烈。〞这句话概括了当今世界经济开展的特点,同时,从教育开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以知识为根底的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态正在形成。;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知识、能力、信息、智力与人才无可争辩地成为社会开展中最关键因素,最主要的资本和资源。人的主体、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人的作用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顺应人们日益觉醒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政治的民主化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以及学校人力资源; 1、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 (1)高新科技含量高,支柱产业以高新科技为主。; (2)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动力是创新,因而面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化。; (4)生产主体是人,是高素质的人才,它把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5)人力资源的核心是知识,而知识具有共享性、无消耗性以及多功能性,知识的这些特点使得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可持续开展性的特点。; 2、学校人力资源; 由于人力资源的概念形成较晚,至今尚无统一的界定。从广义上讲,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狭义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三种:(1)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有劳动力的人的总和。(2)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3)人力资源是指一切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文化财富,社会提供劳务和效劳的人。; 由此,所谓学校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学校系统内外具有教育、教学、生产、科研、财务、行政和经营管理能力并取得国家认定与核发相应资格证的教师、职工和管理人员的总称。; 3、知识经济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1)教师的流动性强; 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不再是稀缺的经济要素,知识取代了它的位置。知识型教师的知识随身携带使得教师的流动更容易,而且,一些优秀的教师往往追求个人的成就,追求自身对知识的追求。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对人才竞争的加剧,将增强教师的流动意愿,长期保持雇用关系的可能性降低。; (2)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下降; 教师拥有的知识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流动意愿使其对学校的忠诚度下降。教师不是终身固定在一个学校并依附于它,而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通过人才交流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校,也有些教师可以通过开办学校,开创自己的事业以满足较高的需求。; (3)教师主体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的开展,教师的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教师不再是学校的一颗螺丝钉,而是富有活力的细胞体。教师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表现在对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宽松的组织气氛与满意的报酬等要求的提高,以及参与管理意识的增强。; (4)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形式更趋弹性化;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加之工作并没有确定的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做,固定的劳动规那么并不存在。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形式更趋弹性化; (二)知识经济对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涉及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内容,每一个方面的工作既是交叉的,又是相互影响的。其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评价三个方面。; 1、学校人力资源规划; 学校人力资源规划又称学校人力资源方案。指学校根据开展战略,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以及学校环境的变化,科学的预测、分析学校在未来教育、教学、科研、经营管理和环境中的教职工等人力资源供应与需求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以保证学校在适当的时间和一定岗位上获得所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并使学校与教职工的长期利益得到满足。学校人力资源规划有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长期规划为5年以上,是对具体原那么、方向的概括说明;中期规划在1~5年之间,对具体要求与政策有较为明确的说明;短期规划一般为年度规划,是具体执行方案,是中长期方案的实施与落实。; 学校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一是为了制定学校的战略目标和开展规划,学校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与开展规划时必须考虑学校资源,特别是教职工这种人力资源的情况。学校有了人力资源规划,高层管理者就能了解学校目前教职工的余缺状况,并有效进行目标决策;二是为了检查学校人力资源储藏人选方案与政策的效果。因为学校人力资源规划能检查和测算各方案的实施本钱及其带来的效益,从而有效地总结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良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益。  ; 因此,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有五项主要任务:(1)根据学校总的战略开展规划和中长期教育、教学、科研与经营管理方案,掌握科学技术开展与教育改革方向,确定学校教职工的需求数量和质量;(2)学校人力资源要研究国家、地方国民经济开展现状与方案,学校所在地区未来人口变动及规划期内人口出生的变化状况,本地区未来学校开展布局调整及学校自身规模变更状况,因信息化而带来学校教育与管理现代化而导致学校形态与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而推测未来学校教职工需求的变动;(3)分析学校现有教职工的年龄与性别结构、学历与职称结构、流动趋向与缺勤率、工作士气与情绪的消长走势及其总体素质等状况,决定完成教育、教学、生产、科研、财务、行政和经营管理工作所需各种学历、类别、专业和职称等级的人才;(4)调查分析未来高等师范院校各专业各层次毕业生素质、数量和质量状况以及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确立学校可以从高校毕业生、社会人才供应中直接获得或与高师及教育学院合作预先培训的各种学历、类别、专业和职称等级的人才。如果发现上述渠道不可能满足某种学历、类型、专业和职称等级的人才,还要自己制定培训方案,以培养学校所急需之人才;(5)寻求学校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中的各项具体方案的平衡点,并使其与学校开展规划和教育、教学、科研、经营管理工作方案相衔接。; 2、学校人力资源开发; 学校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学校高层管理者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开展和充分利用教职工的士气和创造力,以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效率、效果与利益的活动。它包括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等内容。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选人,即选拔聘用教职工,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学校选聘教职工的途径有二:一是内部选聘。它主要根据平时绩效考评与平时工作状况择优聘任,签订合同,发给聘书。内部选聘可以鼓舞士气,激发上进心。学校内部教职工对学校整体工作目标、开展过程与存在的问题了解充分,既能有效开展工作,又能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学校内部教职工互相了解,领导了解, 任用中能扬长避短。二是外部招聘。学校根据教职工任职资格和条件,采取媒体、人才机构到高校、其他学校和部门,通过笔试、情景模拟与试教、面试等程序公开招聘教职工。外部招聘可以缺什么人才招聘什么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带来新思想、新方法。学校选聘教职工必须坚持方案性、公正性、科学性、平等性等根本原那么,以及制定选聘方案、发布选聘信息、进行选聘测试(或绩效考评)和选聘决策等程序。; (1)育人,即培养教职工,这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工作之一,因为育人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工作质量,推动学校开展的根底与动力。学校育人主要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等形式对教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根底知识教育与根本技能训练、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学校管理知识与技术教育、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教育以及公共关系知识与人际关系技能培训等。; (2)用人,即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教职工,这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只有用人用得好,学校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才会不断提高。用人,一要量才录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潜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合理协调学校人员结构,充分发挥教职工个人优势与集体优势;三要根据教职工的身心要求,重新设计工作,尽可能使工作丰富多样,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四要注重工作环境设计,为教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3)留人,即留住人才,这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因为留不住人才,就会导致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的巨大损失,使学校竞争对手更加强大,失去广阔的“买方市场〞,所以留不住人才是学校高层管理者的严重失职。要吸引教职工长期为学校效力,学校高层管理者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一要善于鼓励。有效的鼓励必须建立在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运用目标,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到达的;个别化奖励,使奖励与绩效挂钩;鼓励不分亲疏,努力保持公平性;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结合,但千万不要无视物质因素。在科学理论根底上,遵循学校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结合,外在鼓励与内在鼓励结合,正鼓励与负鼓励结合,按需鼓励与民主公正鼓励的根本原那么,激发教职工内在动力和要求,使其发愤努力进行工作质量与生产质量创造。二是领导。学校高层管理者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要强化留人举措,带着并引导教职工朝着设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方向前进。; 3、学校人力资源评价; 教职工绩效评价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局部。学校教职工绩效评价,就是收集、分析和评价教职工的工作态度、行为与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以确定其工作实绩并将绩效价值判断结果反响给本人的过程。绩效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教职工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乏,发扬成绩,改良缺乏,并针对教职工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方案,改良其未来工作行为,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最正确达成。同时,教职工绩效评价也是制定学校劳务报酬和奖惩制度以及职称评定、职务升迁的客观依据。; 教职工绩效评价要遵循公正性、标准性、确切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原那么,运用因素评法、相互比拟法和查核表法等,定期或不定期的、定性或定量的对教职工的工作实绩和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在程序上坚持自我考评、民主考评、绩效考评等环节,着力在“实际程度〞(实际绩效与目标及标准值之比)、“复杂困难程度〞、“努力程度〞等要素上进行分析考评,以“到达程度〞为主。; 二.我国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学校人力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在学校人力资源系统中,教师是学校组织的智力支柱,其素质上下直接影响着学校组织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师是学校人力资源的中心内容,学校人力资源流失主要指教师的流失。近年来由于各地区经济开展呈上升趋势,而教师的待遇偏低,社会地位偏下,造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例如:1991—1992年,全国教师流失1179万,占教师队伍总数的137%。经济开展速度越快的省市,教师队伍越不稳定。上海市从1988年1月至1990年1月共流失教师2783人,广东省1992年流失教师达6200人。据浙江省统计,全省中小学教师改行、跳槽和不告而别的达1373人,相当于同年师范院校毕业生的13 81%。在流失的教师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最大。  ; 教师的大量流失也是造成在职教师人心浮动,难以安心任教的重要原因。教师从事第二职业、校外兼职、投身股票的人日渐增多。相对于显性的教师跳槽改行,这些“隐性流失〞同样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严重后果。例如:随着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竞争意识、人才流动的意识开始深入人心。上海市闸北区的许多优秀教师纷纷跳槽,有的往外系统调,去寻找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