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黄石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44123

大小:37.36KB

页数:2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黄石 政府工作报告
黄石XX年政府工作报告 黄石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篇1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回忆和2023年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黄石开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开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十二五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跃上了新台阶。 这五年,城市转型扎实推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开展,现代效劳业快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0.9个百分点。全市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跨越千亿元、百亿元大关,年均增长2023.3%和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41亿元,年均增长23.8%。黄石连续11年被评为省级金融信用市。黄石开发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XX县区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88位,实现四年四进位。 这五年,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开展从环磁湖向环大冶湖迈进。450平方公里的大冶湖生态XX县区建设如火如荼,中心XX县区与大冶、阳新加快融合,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体系加速构建,全市城镇化率达60.9%。 这五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开展动力更加强劲。住房保障、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农村土地确权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全省地级市首家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年均分别增长15%和22.6%,黄石被评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这五年,美丽黄石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城同创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欠账加快归还,十二五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蝉联国家园林城市。成功举办两届市级园博会,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满黄石持续升温,城市宜居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这五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开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繁荣开展,社会公共效劳体系根本建立,减少贫困人口8万多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黄石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效劳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效劳创新实验区、全国救急难试点城市等称号。 这五年,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立活动,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意见建议,认真办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 与此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平安黄石建设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生产、疾病防控和食品药品平安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对台、信访、民族、宗教、保密、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援藏、援疆、援利川、统计、审计、外事、侨务、国家平安、科普、防震减灾、民防、气象、史志、法律援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就。 202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工作总要求,坚持打根底、管长远不放松,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经济社会开展实现深度转型、逆势而进。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20亿元,增长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0亿元,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36亿元,增长12.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230.58亿元,增长12.5%;外贸出口16.64亿美元,增长1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2023.1%。一年来,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产业转型 加快振兴黄石制造。制定出台振兴黄石制造行动方案,明确了产业开展目标任务,设立产业开展基金,整合财政资金1亿元,引导企业实施技改和产业转型工程400多个,发放企业解困帮扶资金、新上技改工程补贴资金4395万元。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工程专项,东贝、劲牌、新冶钢、大冶有色、华新水泥5家企业获得国家投资补助资金9784万元。大冶有色成功列入全国城市矿产基地。建立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支基金、一个园区、一个协会工作推进机制,加快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能模具等产业开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成为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保持50%以上的快速增长,黄石入选2023年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家,新注册重点工程84个,其中5亿元以上重大工程14个。加强工程建设,新冶钢中棒材等20232个亿元以上工程竣工投产,欣兴电子、宏广电子等97个亿元以上工程开工建设。大力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全力帮助企业度冬迎春。加强中小企业效劳平台建设,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超过2023亿元,共为近2022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进规企业20232家。 大力开展现代效劳业。设立现代效劳业开展专项资金,通过市级投融资平台建立假设干支产业基金,推动现代效劳业快速开展。沃尔玛、万达广场、华中矿产品交易中心建成营业。一批重点工程、重点企业、知名品牌纳入全省效劳业五个一百工程。积极打造工业旅游工程,精心培育旅游节庆品牌,乡村旅游精彩纷呈。全市实现效劳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加快开展现代农业。新增菜地面积1万亩,初步形成万亩连片基地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开展,新增省级龙头企业5家、合作社221个、家庭农场115个,升级改造村级综合效劳社2023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兴起。 (二)着力加强XX县区建设和旧城改造 大冶湖生态XX县区建设全面提速。把大冶湖生态XX县区作为黄石大城建设的主战场,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两纵一横道路全面实施,黄阳快速路开工建设,月亮山隧道顺利贯穿,园博园、矿博园、鄂东医疗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城市根底设施建设领域,大冶湖生态XX县区核心区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建设ppp模式全面启动。 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启动黄石2049城市远景开展战略研究。完成黄石根本生态控制线专项规划,规划展示馆建成开馆。着力抓好水、电、气、路、管网建设,改造中心XX县区易渍水点11处,疏通排水管网65公里,新增天然气管网35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1.5万户,维护改造城市道路2.3万平方米。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完成城市重大工程投资20230亿元。 推进交通根底设施建设。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连接线、武九客专黄石段全线开工,兴国至富池一级公路、316国道分线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站场建设力度加大,团城山客运枢纽站开工建设。进一步开展农村交通,新改建农村公路81.3公里,加宽路基1477公里,投入车辆256台,实现村村通客车。 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完成两镇一区四化同步规划,启动编制局部乡镇总体规划和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打造了一批省级宜居村庄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顺利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渔民上岸与库区移民避险工程全面启动。投资7.19亿元,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20230余处,更新改造和维修泵站53座,除险加固小Ⅱ型水库67座,解决16.82万农村居民和7.2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平安问题。建成高标准根本农田9万亩,完成低丘岗地改造2.1万亩,完XX县区级占补平衡续建工程25个,新增耕地近万亩。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阳新扶贫攻坚。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施城市管理疏导工程,深入开展以违法建筑管控、市容综合治理、户外广告整治、渣土抛洒管控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定期检查督办、媒体公开曝光等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统筹推进五城同创,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和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考核,黄石再次、大冶首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XX县区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考核。 (三)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以山、地、路、车、店、厂为重点,积极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中心XX县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70%。亚行贷款黄石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稳步推进,青山湖水污染治理进展顺利,磁湖湿地公园工程启动。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实施。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扎实开展绿满黄石行动,大力实施五边三化、八园六带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5.8万亩,新增改造城市绿地80公顷,建成城市生态绿道22公里,柯尔山-白马山生态公园主体工程完工,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8家,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村)30个,建成一批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森林火灾得到有效遏制,被评为省级森林城市。成功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行列。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改善能源结构,开展循环经济,劲牌公司沼气发电等一批新能源工程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新建绿色建筑32万平方米,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70万平方米。引导企业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完成烟气脱硫、脱硝等减排工程69个。 (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并公布市、区行政审批通用目录。积极开展工商同城通办试点,实行商事登记三证合一,企业注册时间缩减到3个工作日以内。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市投资和债务管理委员会,重组市城投、交投、众邦、国资等投融资平台。组建市矿业投资公司,建立矿业权一级市场。推进政府购置效劳、预算绩效和投资评审管理改革,完成营改增改革试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扎实推进,15亿元的城投债获批发行,2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加强与武汉股权交易中心的战略合作,22家企业在湖北四板(科技板)挂牌,形成企业上市黄石板块。成功获批全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开展综合试点城市。XX县区入选国家独立工XX县区转型试点。成立鄂东医疗集团、鄂东职教集团,积极推进医药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国企、农村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根本完成。 大力推进双创工作。围绕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家,出台双创实施意见,磁湖汇众创空间正式运营。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3735人,分配人才公寓200套。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设立科技创业与培育专项资金300万元、孵化器种子基金3000万元,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到达16家,其中省级创新型孵化器4家,在孵企业近400家。帮扶创业7700人,带动就业2.68万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1万户,增长36.5%。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工程实验室3家。组织实施各类科技工程85项,向上争取科技工程41项。共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113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2项。全市创造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均突破20230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总量突破20230家。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报国家级高XX县区加快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立工作扎实开展,新增中国著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1件。 进一步加快开放进程。深化与盐田港集团战略合作,黄石新港正式开港,标志着多式联运进入快车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华新水泥、十五冶等企业走出去取得新成效。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辐射范围不断扩大,黄石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建成营业。 (五)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扎实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积极效劳企业用工,累计为企业招工2.76万人(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