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工会
基层组织
维权
调研
报告
工会基层组织维权调研报告
一、完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提高基层工会的地位
工会工作要开展,首先基层工会要开展,必须加强和完善基层工会,牢牢做好“工运事业的奠基工程〞,提高基层工会的地位,把工作重心“向基层移〞,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
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建立完善的工会组织网络体系,实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要求。加强摸底调查工作,清楚地把握辖区内的职工情况(包括职工素质、职工的需求、职工的分布、职工年龄结构等)、用人单位情况,建立灵活机动的工会组织网络,在原来工会组织形式的根底上,创新工会组织形式,使工会组织成为一张巨大的庇护伞。如:以个体工商户、小型企业零星聘请的临时工为主,建立联合基层工会、行业联合基层工会,隶属乡镇工会或社区工会。
以矿山的矿工、乡村个体户聘请的临时工为主,建立村委会基层工会。在工程工地内建立临时工会组织,隶属建设单位工会或地方工会,以解决工程工地上的农民工没有维权组织的盲点,切实维护工地上工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满足各类用工形式、各地区、各种性质单位等建立工会组织,不断扩大工会的组织网络体系。
壮大基层工会组织力量,明确工会组织的地位。壮大基层工会组织力量,明确工会组织的地位。工会组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工会干部和会员,要壮大基层组织的力量,就要从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精力以及会员的法律识、会员意识、宗旨观念等方面解决。一是完善基层工会干部和会员培训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热衷工会工作,懂经济、知法律、善协调的职业化干部队伍和学法、懂法、用法的职工队伍。各级工会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基层工会干部培训制度,从教育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评估、学习培训时间以及涉及占用工作时间等相关问题都予以明确的规定,形成周期性、标准化。以提高会员的法治意识、工会会员意识和业务水平为主要内容,建立可操作性强的会员培训制度,培养职工学习的好习惯,使职工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同时提高职工对工会工作支持,增强工会的凝结力,增强“团体力量〞。二是走好基层工会干部专兼职结合的干部配置体制,进一步明确干部职数。在职工数少的基层工会配兼职工工会干部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但一概采取兼职的形式也不利于工会工作的开展。故此,基层工会干部的职数、标准等应该形成制度,作出明确的、详细的规定。在企业较集中的乡镇把工会主席和工会工作人员纳入行政编制配置,比较大的行业系统工会应该配置相应专职工会干部,并适当配置相应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私营企业里,应把工会干部的配置纳入相关的企业管理政策法规里予以明确。三是为基层工会的地位作一个明确的定性。工会组织作为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的群众组织,应具有其行使职权相对等的地位,应在政策法规上作出详细的、硬性的规定,使工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行。最根本的应保证各基层工会有一个完善的办事机构,建立与上级工会相对应的、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组织机构。
强化乡镇工会工作,积极探索乡镇工会的组织形式,明确将其定位为一级地方工会。目前,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和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乡镇早已在承担化解矛盾、稳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协调管理、再就业工作等职责。同时,乡镇直接与职工群众接触,对职工的根本情况、用工单位情况比较了解,有利于开展职工工作。故此,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机构的乡镇建立完善的工会组织是新时期工运事业开展的需要。
二、创新维权机制,建立完善的维权监督机制
工会有建议权、调查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协商权等权利,但没有执法权。一个没有执法权的组织要“维权〞,工作是复杂而艰辛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工会要讲究维权的策略和掌握维权的艺术的同时,也要学会充分利用一切社会力量为我所用。“借力维权〞是好方法,但各方力量能否会帮你,除了工会组织本身要努力协调外,还得靠完善的长效机制来保证。因此,工会加强维权机制建设至关重要。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制度建设,如:进一步完善工会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工会与同级人大联席会议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法律保障监督制度等,确保工会在履行维护职责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健全工会干部维权机制。工会维权工作要做好,加强工会干部合法权益维护至关重要。在政策法规、政治经济待遇等方面加强对工会干部的保护力度:一是细化现行政策法规中与工会干部权益保护有关的条款,出台单行政策法规,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标准;二是建立工会干部维权工作平台。通过各种平台,做好工会干部政策法规培训、困难工会干部及曾任工会干部维权诉讼、困难工会干部及曾任工会干部生活等进行资助。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工会干部因经济困难而无法维权的问题;三是建立工会干部合法权益监督机制。建立与同级人大、劳动行政部门联系,建立工会与执法部门、执法监督部门联合开展工会干部合法权益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对工会主席(包括副主席、委员)与其所在单位的劳动关系确实定和实行情况的监督,为他们切实履职提供保障。四是建立辖区基层工会干部人事档案动态管理机制,把个人根本情况、在企业工作的时间、任职时间、劳动合同情况、政治经济待遇等情况详细列入档案中,时刻掌握基层工会干部的权益维护情况。
工会工作执行难、落实不到位,主要因素来源于执行监督不到位,应加强工会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建设,从源头上把好关:一是建立信访案件督办机制,加强工会参与各部门对涉及职工的各类案件的监督工作。同时,通过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会办公透明度等;二是建立民主管理考核评估和工作目标责任制。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为重点,对职代会职能履行、作用发挥、运行质量、实际效果和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度、真实性等作为评估的重点内容,制定一套评估标准,每年对各单位进行全面考核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相关人员的重要年度考核成绩之一,对执行不力、工作完成情况差的相关责任人给予追究责任;三是建立工会源头参与机制。涉及职工利益问题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会议、企业改制应有工会的相关人员参与,劳动执法检查活动应有工会的相关人员参与。虽然这方面原来就有相关规定,但可操作性不强,局部单位也不执行,故此,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规定,使工作落到实处。
三、深化基层工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私企业工会主席任免制度,应当制定民营企业工会主席的任免工作的单行政策法规,把基层工会主席候选人的提名、考察、竞选、任命、待遇、地位等予以明确。要做好基层工会主席候选人的提名工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任免方式完善私营企业的工会主席任免。如:由私营企业的党组织提名工会主席候选人、工会委员会提名、会员联名提名、直选、由上级工会提名、上一级工会聘请委派以及私营企业之间交流等。总之,要使民营企业工会主席切实履行职能,特别是履行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根本职能,使其摆脱利益关系的“依附〞和“受制〞,是关键一环。
加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单位的工会干部任免工作。为防止局部单位随便“任命〞或“选举〞一个工会主席应付上级工会考核胡言了事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探索工会干部任免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创新工会干部任免形式。比方,直接由县总工会提名候选人、考察,报其人事主管部门审批后,提交职工(职工代表)大会差额选举等。特别要重视乡镇工会干部的配置工作。
建立健全工会干部鼓励和监督考核机制。探索和建立兼职工会干部津贴制度,鼓励兼职工会干部从事工会工作。推行工会干部“问责制〞,对经常不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各种会议、活动和学习培训,应当进行活动缺席问责;主观努力不够,能力差,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规定职责,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质量差,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行为或工作状态,应当追究无为责任;在工作中违法违纪,造成工作损失,严重损害职工利益,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行为,应当进行有过错行为问责。通过任前谈话、日常谈话、信访谈话、告诫谈话、考评谈话和离任谈话等管理方式,通过考勤登记制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制度、年度述职考评制度和换届考察制度等考核方法,对工会主席进行全面考核,通过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基层工会干部的考核监督。
四、创新帮扶机制,拓展帮扶渠道和形式
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必须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机制,使困难职工有人管、有人帮、有组织帮助解决、有制度保证,用温暖来稳定职工情绪。
首先,要根据时代开展的需求,创新援助形式,转变援助方向。应根据帮扶对象家庭情况、至贫因素、技能特长、年龄结构、求助需求等制定帮扶方案。在帮扶主旨上,由过去的“予人于鱼〞,向“予人于渔〞方向开展;在帮扶重点上,由过去的物质慰问为主,向法律知识、创业经验、技能技术等多元需求方向开展;在帮扶对象上,由过去以城镇困难职工为主,向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职工家属等不同困难职工群体拓展;在帮扶方式上,由过去纵向的系统内分散帮扶为主,向以困难职工援助帮扶网络为主要工作平台的扁平化帮扶方式集中。
其次,完善帮扶工作制度,促进帮扶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一是建立帮扶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会帮扶工作的目标责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鼓励约束体系,加强对基层工会职工援助工作的考核指导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职工援助工作中来,提高职工援助力度和效果。二是明确援助对象的条件、援助标准,确保援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做到“援助与需求相吻合〞,使援助工作的宗旨得以较好地表达,向标准化方向开展。三是明确职责,完善困难职工援助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坚决杜绝援助工作中的腐败现象,确保援助物资、资金平安。
第三,把基层困难职工援助网络做大做强,使基层困难职工援助网络形成送温暖、再就业、困难帮扶“三位一体〞的困难职工援助网络。把困难职工救助、职业介绍、培训、法律援助、信访等工作纳入困难职工援助工作内容,明确各基层困难职工援助机构的任务职责。对帮扶网络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层层分解落实任务,使援助工作更快捷、更方便职工。同时,努力把困难职工援助网络建成职工援助工作的“中枢〞的同时,把困难职工援助网络建成工会联系职工群众和党政的桥梁,使其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工会形象的窗口和依法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阵地。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