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关于我市城镇化的调研报告模板一、关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问题(一)我市人口老龄化现状截止到2023年底,我市总人口61.84万人,其中城镇常驻人口25.82万人,城镇化率56%,另有流动人口1.94万人,农村人口34.08万人。梅河口市人口年龄结构:14岁以下人口7.15万人,占11.6%;15-64岁人口48.98万人,占79.2%;65岁以上的5.72万人,占9.2%。(以上数据摘录自梅河口市2023年年鉴)(二)人口老龄化引发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5.72万人,占9.2%。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到达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到达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民政部于2023年6月10日发布2023年民政事业开展统计报告,65岁以上老人80%在农村,数据显示我市农村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因此,我市城区老龄化及养老保障问题压力不大。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的主要影响:一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加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开展,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被抚养人数的增加,将直接导致抚养系数的提高和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加重。二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效劳需求增长。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能力,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需要照料,他们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高,将导致整个社会医疗效劳及护理需求迅速增加,使医疗保障制度费用支付压力日益增大(三)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医疗效劳的对策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高龄化必将引发带来的老年人照顾和护理需求,未来不可能仅依赖传统的由家庭子女照料老人的方式,针对未来的养老模式,卫生将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医疗和护理效劳。一是居家养老模式。在城市,依托社区卫生效劳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标准的社区医疗卫生效劳。居民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效劳站,1~3万人口或以上的社区建立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健康为中心提供连续的老年人预防、保健、护理、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居家医疗、保健效劳,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式效劳,建立家庭医生负责制,降低住院率,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二是集中养老模式。对有条件设置的指导其配置医务室。对条件不够无法设置的纳入社区医疗效劳网络,并制定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对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效劳的的内容和形式,标准医疗行为,将其对养老机构的效劳质量、老年人的满意度纳入考核范围。三是专业机构养老模式。在专业养老机构内配置医护人员,实行政府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