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劳动工资
统计
调研
报告
2023年劳开工资统计调研报告
一、劳开工资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劳开工资统计从上世纪50年月开头,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随即进行了一次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之后劳开工资统计历经一系列变革,统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一)50年月到80年月劳开工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主要统计全民和城镇集体职工人数和工资;2023年-2023年国家统计局把统计范围扩展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其统计对象为全民、集体、其他全部制经济单位(内资: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外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二)2023年-2023年,劳开工资统计范围除城镇非私营单位外,增加了“三上〞私营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房地产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中的私营企业)。2023年开头增加其他私营单位:19人及以下的单位接受典型调查,20人及以上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三)2023年以后,劳开工资统计制度分为两种: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非私营单位调查范围不变,私营单位调查范围接受以下方式调查:企业一套表单位(即“四上〞企业,统计范围是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国家重点效劳业和省级效劳业)全面调查。其它非一套表私营单位按就业人员分类,100人以上全面调查,20-99人抽样调查,19人以下典型调查。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别实施,数据没有合并使用,且抽样的数据县级没有代表性,不能推算总体,不能对外公布使用。目前劳开工资统计实行网上直报,劳资报表告辞纸介质上报方式(除了视同法人的银行等产业活动单位仍连续纸质报表)。
二、劳开工资统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范围存在确定的局限性
随着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进展,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经济进展的中坚力量,2023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1%。而现行劳开工资统计主要偏重反映城镇非私营和“四上〞私营企业的劳动状况,规模较小的私营、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并不包括在内,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反映或不能切实地反映已渐渐成为吸纳就业主体的私营、个体等经济性质的劳动用工状况和工资水平,统计范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落后于目前经济结构的统计规章,导致了本应赐予高度重视的大多数较低工资收入的企业职工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目前已统计的恰恰都是有较高工资收入的人员,在确定程度上拉高了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导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不能被一般百姓接受。以为例:城镇非私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居高不下,影响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明显偏高。2023年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3848元,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和全市12374元、7277元和4065元,而2023年人均GDP仅为39705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2204元、28757元和6678元,工资水平与经济进展明显不匹配,不能真实反映整体的就业状况和劳动力价格水平。
2.统计指标设置不尽合理
(1)统计指标设置简洁且缺乏有用性。一是统计指标设置简洁。简洁的指标设置只会影响数据的精确 性。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对指标解释理解不深,指标涵义仅凭自己的理解去填写。比方“单位负责人〞这个指标,大局部人一看就觉得是法人代表,但是其实指标解释是包括单位中层的;再比方就业人员下面的按人员类型分的三个指标,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就业人员,且不说各自的指标解释,单说其中的区分就让人头痛,挂职熬炼的人员属于原单位在岗职工,要依据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那么,而劳务派遣的人员又要统到实际用工单位,不能依据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那么,劳务派遣工的界定又是一系列的说明,县级专业人员也要认真研读指标解释才能确定界限,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可想而知大局部是依据自己的理解填个数据而已。还有在岗职工的工资分类指标,晦涩难懂,使基层统计人员极易产生歧义,如“绩效工资〞机关单位误以为只是事业人员工资单上的绩效工资,而实际的指标解释却是奖金性质的工资,机关人员也有此项目。二是统计指标缺乏有用性。始终以来,反映劳开工资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就业人员期末人数、就业人员平均人数、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其有用性和灵敏性很大程度上已落后于社会需求,反映各级政府决策、企业需要及社会焦点问题的指标显得尤为缺乏。如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高校生就业问题、农夫工就业状况、行业用工需求、下岗再就业等社会保障热点,在这些指标群上,劳开工资方面仍是空白。
(2)反映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指标单一化。在现行的劳开工资统计中,仅有本单位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一项指标。平均工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的数据及涨幅代表的都是整体的水平。简洁的平均所带来的问题,是掩盖了平均下的不平均。一方面,掩盖了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的不平均。从2023年劳开工资年报来看,最高行业平均工资为最低行业平均工资的6.3倍。另一方面,掩盖了单位内部的不平均。现在企业老总和一般员工的工资差距越拉越大,相差几十倍、上百倍的也不在少数。而仅仅供应一个单位的平均工资,无法解释更多的不平均。从工资分布来看全社会各群体工资水平呈“偏态〞分布,工资高的人数占少数,工资低的占大多数,现有的资料又无法反映这些状况。由于指标的单一,解释不清深层次的缘由,老百姓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数据,因而在向社会公布平均工资这项数据时,造成公众对数据的质疑,也带来统计效劳质量不高的现象。
3.统计任务繁重,但数据利用率不高
(1)统计范围广,工作任务繁重。当前劳开工资统计涉及的单位多、任务重、压力大,不仅包含了工业、建筑业、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效劳业等行业里面的“四上〞企业,而且包含了全部“四下〞非私营单位,加起来有四百多个单位,工作量格外繁重。而目前接受的网上直报开网时间较短,基层统计人员频繁更换或身兼数职,报表期间能主动直报的单位只占少数,大多数单位往往需要县级统计人员通过 、QQ、办公助手发短信等形式三番五次提示和催报,个别单位还须屡次催报,催报难度较大。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县级专业人员不仅有大量的催报工作,更有无尽的比对工作,需分行业、分单位逐个比对填写说明,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2)网上直报操作平台有待完善。劳开工资统计报表收集的方式由纸质报表改为联网直报,给基层统计减轻了确定工作量。但由于统计单位数量越来越多,报表报送时间较短,系统稳定性不强,企业协作程度低等缘由,导致报表收集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是网上操作平台报送时间紧。联网直报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尤其是季度报表,通常国家从开网到关网时间相当短,一般为5-7天,县级劳资专业人员要在5-7天时间内催报、审核几百家劳资报表。因报表报送时间短,大量的单位集中上报,有的单位不同的统计人员还会同时上报不同的报表,造成网络拥堵,在报表顶峰期经常消逝打不开网页或者不能正常上报的现象,给企业带来诸多的不便。有的单位制度很标准,发工资时间较迟,报表上报前要层层把关,在规定的上报时间往往是仓促上报,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催报齐全部单位会越来越难。二是网上直报操作程序过于烦琐。直报系统对扫瞄器的要求较高,比方需要使用较低版本的IE扫瞄器,无拦截软件等才能成功下载证书或稳定上报。很多基层统计人员计算机操作力量有限,对网上直报操作程序往往束手无策,需要县级劳资专业人员 指导或远程操作证书安装、扫瞄器设置等程序,其同类问题反复操作消耗大量时间精力,搞得专业人员疲乏不堪。甚至有个别单位因反复操作不成功而放弃直报,改为传纸质报表再行代报等等,这些都给数据收集增加了难度。三是系统审核公式不够严谨。在系统开网之前,审核公式应当已经通过检验完整无误的,但实际状况是系统开网之后又时不时的添加审核公式,大大增加后期审核工作量。由于后期添加的审核公式,致使有很多单位已上报,审核后又消逝很多错误,县级劳资专业人员只能用短信或 通知企业再行修改错误,有的企业往往上报后便撒手不管,消逝错误不按要求修改或填写说明,如对其反复催促易引起企业统计人员的反感。另外对于基层单位统计人员而言,需要更加简洁明白的错误信息提示,有助于他们理解审核中的规律关系,准时修正错误或予以说明。如“单位负责人〞是由原来的“管理人员〞演化来的,对“单位负责人〞正确的理解应当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但是在报表下方以及单位根本状况表中均有“单位负责人〞的指标,统计人员简洁将这几个指标混淆成同一个,误认为都是指的单位第一负责人,因此很多统计人员将报表中的“单位负责人〞填为“1〞,导致了大量的审核过失。又如“1-本季〞这个宾栏指标,由于设置的数字和符号不太明显,统计人员简洁将本栏对应的工资额误会为本季数据,经常把累计工资错填为本季度工资。而对于“非全日制〞指标,统计人员也简洁误会为学历上的“非全日制〞等等。另外,有的指标存在多个口径,比方劳资表中的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与财务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也困扰了很多基层统计人员,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两个指标都指的是工资酬劳,而实际上工资总额与应付职工薪酬不是同一个概念,最大的区分在于工资总额不含单位支付的“五险一金〞,而应付职工薪酬应当包含这一局部。四是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对于县级专业人员来说,报送单位数量多,短时间内能按时催报已经勉为其难,来不及对每个单位进行具体审核。在报表期间每天要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 进行催报,并时不时通过网络或 给直报单位解决系统随时消逝的问题,有时候还要对国家、省及市统计部门查询反响的明显过失进行核实,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报送一家审核一家,只能进行批量审核或者查询审核,对有明显过失的单位进行核实;而对于基层统计人员来说,报送时间短,统计人员报表较为仓促,无法对数据进行严格自审,有的为了按时上报,甚至只是报一个估量数据,与实际数有确定差距。五是劳资字典库更新不准时。直报平台的劳资字典库一年一次从名录库中导入,而基层单位上报季报时又不能自行修改法人单位根本状况表,时间跨度太长简洁导致字典库信息不精确 ,基层统计人员反响较大。
(3)数据利用率不高。一是年度劳开工资统计指标分组太细,数据利用率不高。2023年报不含补充资料的统计指标就有55个,真正有用的没有几个,制度中有的指标地方政府不需要,地方政府需要的指标在制度中又没有。各级党政领导迫切需要把握城镇劳动力分布、转移、就业和失业方面的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制定劳动就业政策和指导城镇劳动力转移,但现行的劳动统计方法制度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统计部门无法从现有的统计报表中获得相关数据。长期以来县级统计部门忙于应付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报表任务,对地方经济的进展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指标没有进行过多的统计、关注和分析。就业人员和劳动酬劳等统计指标也远远不如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夫人均纯收入等统计指标那么受领导和公众的关注和重视,致使劳资统计人员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出来的数据不被重视,是“出力不讨好,白用功〞。二是报表代表性不高,资料开发利用价值低。现行的劳开工资统计专业数据公布规章是:“企业一套表〞统计的“四上〞企业的数据不对外公布,只公布城镇非私营单位的数据。站在县级劳开工资专业人员角度看,实行联网直报以后,由于“企业一套表〞单位数量的增加,工作量成倍增长,但这一块千辛万苦统计出来的数据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由于城镇非私营单位统计对象不全面等缘由造成了报表的代表性不高,分析的意义不大,也减弱了劳资统计人员对其数据开发利用的乐观性。
4.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养与统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大局部基层单位没有专职统计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开工资统计人员一般由该单位的人事或财务人员兼职,企业那么是由财务人员兼职,且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往往致使报表不能准时上报。同时,由于兼职人员要兼顾多项工作,造成劳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