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关于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漳州是“中国食品名城〞,“漳州味〞食品香飘四方。但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市食品产业面临着转型滞后、原料缺乏、品牌不响、附加值不高等一些困难问题,开展前景不容乐观。作为我市首个千亿产业,食品工业必须加快创新转型,实现华美升级,再挑工业大梁,为加速工业跨越开展做出更大奉献。一、根本情况食品产业,是漳州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推动引领、支撑着全市工业经济开展。至2023年底,全市食品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511家,占全市规模企业的27%;规模工业产值到达20233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3991亿元)的26%和占全省规模食品工业总量(4286亿元)的24%。与2023年(491亿元)比,产值增长1.1倍,年均增长20.3%。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行业门类全。拥有以水产品加工、果蔬食品、休闲食品粮油、罐头、肉制品、制茶等为主的食品产业体系,涵盖16个大类、40多个小类。局部产品产量居全国、全省首位,如大闽公司生产的速溶茶年产量达1.8万吨,占国内80%的市场份额;盈丰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糖姜生产企业;东亚公司水产品出口量在全国行业中排名第二。二是骨干企业多。至2023年底,全市亿元食品企业265家,占全市亿元企业数(794家)三成;其中2023亿元以上食品企业14家,如鸿一粮油32亿元、傲农牧业22亿元。全市列入省级成长型企业24家,食品企业2023家,占比达42%。三是布局有特色。目前,全市已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食品生产基地。如水产品加工,集中在东山、诏安、云霄、漳浦、龙海等沿海区域;果蔬、食用菌、休闲食品,集中在芗城、龙文、龙海、台投区等沿九龙江流域;茶叶加工,集中在华安、平和、南靖等区域,粮油加工,依托港口主要集中在漳州开发区。四是品牌效应强。目前,全市食品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商标品牌223个,占全市商标品牌数的54.8%,其中中国著名商标28第2页共5页件,著名商标195件,如天福、紫山、盈丰、海魁、含羞草、信华、大闽等在行业内知名度较高。五是漳台合作好。目前,我市打造了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集聚基地等对台合作平台,引进了一大批台湾先进食品生产设备、精深加工技术和管理理念,有效促进漳台食品产业深度合作。至2023年底,全市台资食品企业超500家,企业数居全国设区市之最。六是社会奉献大。就业方面,全市食品工业企业年可安排用工超11万个,占全市规模企业职工数的31%。税收方面,2023年创造税收约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