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加快
城镇
进程
促进
县城
建设
调研
报告
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大县城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转型开展、跨越开展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城镇化新市〞的安排部署,为科学编制我县“十二五〞开展规划,县政府根据县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课题调研活动的安排,抽调专人组成调研组,集中时间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入调研。在对我县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根底上,对我县“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城镇化开展的特色和亮点,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十二五〞城镇化开展的总体思路、根本原那么、主要目标及推进措施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镇化开展现状
(一)城镇化开展概况“十一五〞以来,我县以“壮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产业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为目标,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落实保障城镇化开展的土地、社保、投融资等政策措施,努力打造山水生态型特色县城和箕城、云竹、郝北、社城四大强镇,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新榆社。一是城镇体系规划xx县城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根本建立,对城镇化和城乡建设的综合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指导城乡居民布点及产业布局、根底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0xx年,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控规覆盖率到达50%;3个乡镇完成村镇体系规划,占总数的33%。二是加大城乡根底设施建设力度,城镇交通、供水、供暖、污水处理等根底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公路网络初具规模,完成漳源大道、凤台路、东升街、新建西街、南王村至云竹,北寨至郭家社、云竹湖环湖路、笔架山环形旅游路等城乡道路新建、改造工程,硬化小街小巷55条,人均道路面积达24.75平方米;建制镇主要道路简易硬化,全县275个建制村,有246个村通水泥(油)路,农村公路里程达797公里,根本实现了县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油)路,建成社城、箕城乡镇客运站;完xx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城市用水普及率达20230%;建成供热厂南北各1座,集中供热普及率达75%;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各1座,建制镇建成了简易供水设施、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79.64%、88%;新建文峰小区、东升小区、府西XX县区、东顺苑、东花苑和廉租房等居民住宅小区,居民住房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xx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8平方米,较20xx年的19.6平方米增加了8.4平方米。三是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XX县区二级以上天气突破300天,绿化覆盖率达36.2%,人均绿地占有率到达11.6%。四是城镇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卫生、体育等公用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总之,“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化开展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截至20xx年底城镇化率到达32.6%,预计20xx年城镇化率到达36%。
(二)城镇化开展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我县是山区贫困县,经济根底薄弱,城镇化起步晚。“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对城市根底设施投资逐年加大,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漳源大道、文峰园、东河治理、东河公园、街巷硬化、供热管网、污水处理等一大批市政公用设施的建成投运,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山水生态型特色城市初具雏形。县城居住人口由1990年的2万人左右集聚到现在的5万人左右。小城镇建设的集聚效应也初步显现。云竹、郝北、社城3个建制镇的特色小城镇建设也开始起步,云竹镇完成了主街道拓宽、排水排污设施的配套建设,郝北、社城完成了街道绿化及亮化,3个建制镇均配套建设了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农村图书室、网络文化站,改扩建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根底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二是特色小城镇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近年来,我县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编制了一批突出个性特色的县城近期建设、园林绿化系统、住房建设等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开展,塑造了山水生态型城市特色。3个建制镇也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各自的新农村规划,明确了开展方向和目标:云竹镇立足云竹湖旅游开发,重点开展观光采摘农业和餐饮效劳,建设特色生态旅游大镇;郝北镇立足电厂和规划中的工业区,开展“煤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工业大镇;社城镇立足地处太长高速、汾邢高速大“十字架〞附近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业加工、流通大镇。近年来,各级领导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开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各级政府层层抓建设工作、社会各界关注建设工作、人民群众支持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三是主导产业初步确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以来,我县全面推进一、二、三产协调开展,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农业、第三产业协调开展的产业结构新格局。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3.1%、9.4%、37.5%,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开展进程。一产上,在抓好传统种植业的同时,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开展思路,紧紧围绕壮大优势产业、开发优势产品,重点开展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设施大棚蔬菜为主的瓜菜产业、以核桃和酥梨为主的干鲜水果产业、以河峪小米、小麻油、蜂蜜及杂粮种植加工为主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初步形成了以种植业为根底,以畜牧、林果、瓜菜、小杂粮四大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农民收入渠道有较大扩展,收入水平稳定增长。二产上,紧紧围绕“壮大电力、提升化工、拉长药业、开展绿色食品〞的调产思路,积极壮大龙头企业,开展关联配套型企业,推开工业经济强势崛起,逐步形成以电力、化工、医药、包装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关联配套型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为辅,龙头带动型产业格局,20xx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8亿元。三产上,我县着力打造“城市人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太行山中部重要物流集散地〞,大力改善城乡商贸设施水平,健全效劳“三农〞为主的现代流通网络,初步形成了以传统的商贸效劳业、金融保险业、邮政电信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以云竹湖、悟云山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业、物流业等现代效劳业为辅的三产开展格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镇开展缓慢,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截至20xx年底,全县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9个乡(镇)镇区占地面积平均缺乏0.5平方公里,其中建制镇占地面积分别为箕城镇6平方公里、云竹镇2平方公里、郝北镇0.2平方公里、社城镇0.3平方公里。“镇镇像村〞的现象较普遍,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城镇化总体水平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预计20xx年我县城镇化率为36%,与全省城镇化率45.99%和全市城镇化率43.5%比较,分别相差9.99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
2、小城镇开展滞后,城镇规模偏小。小城镇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有效推进小城镇开展的体制和机制,导致城镇规模偏小,主要表现在人口规模小。截至20xx年底,我县城镇人口共计5.69万人,其中县城居住人口5万人左右(含箕城镇镇政府所在地及暂住人口)、3个建制镇云竹镇、郝北镇、社城镇政府所在地人口分别为0.4万人、0.14万人、0.15万人;其它乡镇政府所在地人口均低于1500人。
3、城镇质量不高,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城镇化根底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严重缺乏。全县多数小城镇建设起点较低,无特色,根底设施建设落后、效劳功能弱;城镇规划和管理滞后,城郊和村镇的无序建设、盲目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不够完善,综合承载能力不够强。“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进度不快。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乡镇财力有限,导致城镇化建设根底薄弱,城镇化质量普遍偏低。目前,除云竹镇相对具有了小城镇雏形外,其它乡镇仅仅是停留在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上。由于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供水、排污、供电等根底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文化效劳设施,减弱了人口就地转化的能力;过小的镇域范围造成开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无法表达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规模效应。
4、缺乏产业支撑,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不强。我县矿产资源匮乏,辖区内特别是各乡镇缺乏产业支撑,工业化水平低,工业规模小,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开展滞后,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开展。同时,农业型城镇比例较高,小城镇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无主导产业支撑,城镇工业化进程缓慢、水平低,集聚效应不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传统农业产业,难以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循环。
5、机制、体制障碍制约城镇化进程。现行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进城农民在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缺乏保障,教育、医疗等相关政策也不配套,造成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平等,城镇化的动力缺乏。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方案生育管理政策,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和生育等优惠,甚至出现回迁现象,导致了农民进城的后劲乏力。
(四)开展机遇和趋势“十二五〞期间,省、市将把城镇化建设作为转型开展、跨越开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作为推动经济开展、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面对新的开展环境与机遇,我县城镇化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开展的时期。
二、总体战略
(一)总体思路围绕建设富民强县和谐榆社的总目标,把城镇化建设作为转型开展、跨越开展的一大战略,紧扣省委提出的“提速、提质〞主题,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思路,围绕“年年有变化、五年大变化和更大、更好、更美〞的目标,积极推进以大县城战略为主的城镇特色化建设步伐,以大县城(大XX县区)建设为核心,以乡镇合并组团为方向,开展城镇扩容提质,强化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山水生态型特色县城和特色型城镇魅力,构建总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大县城格局和新的城镇体系框架,加快推进我县特色宜居城镇建设进程。
(二)根本原那么1、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那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既注重提升城镇化速度,又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充分表达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发挥规划先导性作用。
2、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原那么。在统筹规划的根底上,以大XX县区和4大城镇组团为重点,带动城乡一体化开展。把大县城构建作为全县城镇化战略的重中之重,加大大县城建设力度,既要尽力而为,着眼大县城框架拓展,全方位推进各类根底设施建设,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优先解决影响大县城经济、社会开展大局的关键问题,带动小城镇xx县域经济开展。
3、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互促互动的原那么。将推进城镇特色化与工业新型化紧密结合,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布局优化,以产业开展带动城镇化提速提质。
4、坚持协调开展的原那么。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大县城、小城镇和乡村建设,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等全面、协调开展;统筹大县城和小城镇各组团间的产业布局、交通网络、能源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建设要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以城乡生态化为目标,推进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镇;加大城镇绿化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开展。
5、坚持统筹兼顾的原那么。根据省、市大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要求,统筹考虑根底设施工程的规划与布局,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和行政区划的限制,加强部门、行业和乡镇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根底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
6、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那么。按照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政府在制定规划、统筹资金、协调效劳等方面的职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根底性作用,引导、吸纳民间各类资金参与大县城和小城镇建设。
(三)主要目标1、城镇化水平。围绕“更大〞的目标,到2023年,全县城镇化水平到达47%左右,年均增长2.2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到达6.88万,年均增长0.24万。其中,县城人口到达6万,镇区人口到达0.88万;县城建成区面积到达9平方公里。
2、城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