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加快
发展
农业
信息化
研究
调研
报告
关于加快开展农业信息化研究调研报告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用信息流调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农业信息化变革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能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平安控制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开展。根据局关于开展xx市十三五农业开展规划前期重点课题调研的通知(甬农发办(2023)65号)要求,调研组围绕如何提升xx市农业领域全产业链信息化水平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总结分析了我市农业信息化开展现状和存在缺乏,并提出了我市“十三五〞农业信息化开展的政策建议。
一、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1.农业信息化根底设施根本具备。至2023年底,据对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主体监测统计显示,计算机覆盖率、网络覆盖率、从业人员 覆盖率等信息化根底设施指标均到达95%以上,主要粮食作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5%左右,农业信息化根底条件较好。
2.生产领域信息化建设蓬勃开展。“十二五〞期间,根据xx市农业“十二五〞开展规划提出的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加强了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开展了一系列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特别在设施种植自动控制、肥水一体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鄞州的“康谱园〞、“沧海农博园〞、“美地农业〞和慈溪的“芝怡果蔬农场〞等现代农业园区(农场),已实现了对主要生产环节的智能监测和控制;象山的宁波枫康公司已根本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水肥一体化,极大提升了石斛种植的自动化水平;xx区农林局农业技术效劳站主持开发的“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系统〞,初步实现了个性化配肥。
3.农业信息化建设从生产逐步向全产业链延伸。针对农业生产中主体缺少农技效劳和农产品营销困难等上下游产业衔接问题,我市重点开展了以农技效劳、电子商务、农超对接和直营配送为特色的信息效劳建设工作。2023年8月,xx市农业局和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签订了“推进xx市智慧农业建设与开展战略合作协议书〞,对加快推进农技咨询移动客户端应用等信息效劳进行了全面部署。2023年9月,市供销社筹建的淘宝网“特色中国·宁波馆〞电商平台开馆上线,有效拓展了农业生产主体的营销渠道。
4.农产品生产监管建设积极推进。“十二五〞期间,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围绕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畜牧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平安等展开工作,已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已根本实现对农业投入品质量的全程监管,包括农资经营单位管理、农资产品管理、农资销售管理、网上执法办案、农资自动预警、假劣农资实时稽查以及向公众提供农资相关信息、植保知识、病虫害防治知识查询等。在畜牧疫病防控方面,已初步建成面向养殖场(户)需求的畜禽养殖生产效劳综合监管平台,全市布设信息采集点250多个,并配备了800多台移动智能信息采集识读设备用于采集根底数据,信息化监管与效劳覆盖率已到达80%。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方面,主要是根据国家和省里的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局部区县也因地制宜进行了相关的前期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例如,慈溪开发了种植业追溯系统,可实现对种植蔬菜生产环节的追溯与跟踪。
二、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开展较快,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1.缺少根据可持续开展战略目标及宁波实际制订的农业信息化统一规划、行业标准与标准。信息化应用“碎片化〞现象严重,各系统间协同与集成困难,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
2.在生产领域中信息化缺乏与农业根底设施、农机装备技术和农艺的深度融合。例如:在生产中缺少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本钱和易操作的设施装备,已有的智能装备使用率低;缺少精细化作物栽培和管理方法;缺少智能变量施肥、个性化农药减量喷洒技术等。
3.缺乏多元化和普适性的农村信息效劳体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反响不通畅。农产品是一种带有时效性的特殊商品,现有的市场信息效劳体系缺少多元化的交易信息采集方法和高效的价格发现机制,对全产业链中各要素间的量比关系也缺乏有效监测手段。
4.各政府监管系统尚未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监管模式。各部门按自身需求监管了生产中的某一阶段或过程形成“监管点〞,但尚未“以点成面〞,形成互相印证和支撑的立体式监管信息网络,“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没有把农业信息化工作引入议事日程,市县两级目前没有出台推进农业信息化开展的相关政策,农业信息化投入缺乏,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此外,农业信息化在资源管理、协同推进等方面存在重复建设、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各自为政的现象,尚未形成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2.农业主体的动力缺乏。一方面,大局部农业经营主体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信息知识,不知道如何通过信息化提升生产力;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信息平台利用率低,不容易通过信息平台获取商机,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内在动力缺乏。
3.农业信息专业人才缺乏。信息化农业对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需要既懂农业又懂网络信息技术、会熟练使用各种智能控制设备的专业人才。然而,现阶段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信息专业知识更是缺乏,而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导致已建成的农业信息平台的利用率不高。
4.缺乏统一的技术平台支撑。农业信息化在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缺乏共享对接的统一支撑和数据平台,信息缺乏共享共联机制,导致农业信息效劳出现信息重叠、信息滞后、信息差异、难以共享等问题,影响农业信息化推广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十三五〞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建议
(一)建设目标和实施纲要我市“十三五〞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和效劳现代化,培养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应用水平和信息消费意识。以农业系统大数据的构建和应用为主要建设内容,采用“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统筹协同、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根本原那么,逐步消除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结合信息化建设中互联网化、移动化和智慧化的新特征,积极推进传统农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设集信息化设施、信息化技术、信息化营销、信息化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农业。建设总体目标是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提升农业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提升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程度,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切实提高农业部门行政效能。至2023年,实现种植业信息化效劳面到达85%,畜牧业信息化效劳面到达90%,信息根底设施根本健全,多元化、普适性的农业信息效劳体系初步建立,农业主体信息获取能力显著增强,以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网络为核心的立体式监管网络进一步完善,为构建“产业市场化、经营规模化、主体法人化、生产标准化、效劳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拟重点建设一批信息化农业示范工程,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农情信息获取、农业过程管理和智能决策支持、水肥一体化感知与控制、精细作业与智能装备、农技信息效劳低本钱移动便携终端等技术;制订农产品信息采集和效劳的标准标准,重点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快速采集与分析预警技术,拓展网上营销和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展;整合农业生产、平安监管和市场交易平台,加强农资市场、畜牧兽医、农村“三资〞等管理信息系统及重大动植物疫情、农作物病虫害等预警防控信息系统的建设和集成,构建立体式、多协同的农产品平安监管网络,努力实现农产品质量平安可追溯。“十三五〞农业信息化建设拟按农业大数据的获取、加工和利用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规划准备和标准化阶段(2023),该阶段重点解决农业生产、市场信息和监管信息的集成,制订农业大数据标准,构建全市统一存储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第二阶段为数据采集和集成阶段,该阶段主要工作是落实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农技推广效劳工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信息追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等重点工程,完成重要农业要素数据的获取,并纳入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第三阶段为大数据应用阶段,该阶段主要是以需求为驱动,在农业大数据的根底上,通过深入挖掘大数据,提供多种信息效劳实现农业经营主体间、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间、农业经营主体与监管部门间的无缝对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可持续开展能力。
(二)重点工程1.xx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目标: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建立xx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平台面向农业生产、经营、监管各环节各阶段,形成农业行业共性效劳平台,并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决策,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及管理效率。建设内容:(1)构建xx市农业大数据采集标准和标准;(2)集成现有农业生产物联网系统、“农技通〞、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调度指挥平台等平台,构建数据共享平台;(3)分析和挖掘农业大数据,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动植物生长调控模型,构建农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
2.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目标: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业先导区、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精品园等重点农业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集成、示范和推广。建设内容:(1)重点推动种植业农情数据的多尺度/多参数实时感知获取、快速测土及变量施肥/施药、节能节水智能灌溉系统、农业机器人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2)集成畜牧业现有自动化装备,推进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智能调控、精准投饲、动物个体健康监测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构建畜牧业综合生产管理平台。
3.农技推广云效劳工程建设目标:依托中国电信和移动通讯的网络根底设施,在现有农技宝平台根底上建立农技推广云效劳平台,实现农技人员和农户间的农技推广交流互动,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建设内容:(1)建立农(牧)技专家库,利用网络媒体、社交网络等多种渠道,促进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农业经营主体和农(牧)技专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2)加强移动信息效劳平台建设,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的农技信息效劳;(3)推进远程疫病诊断、劳动技能虚拟培训等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4.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目标:根据xx市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根底和农业主体的信息消费习惯,建设统一为客户提供信息、质检、交易、结算、运输等效劳的全程农产品电子商务效劳平台,推进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建设内容:(1)制订统一的农产品分类品质标准,建立品质监管系统。(2)建设面向农产品特性的生鲜产品交易系统,支持网上挂牌、网上洽谈、竞价等交易模式,提供消费者评价反响机制;(3)推进农产品物流调度系统建设,加强冷链物流相关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5.农产品信息追溯工程建设目标:推进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已有智慧畜牧业平台,种植业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建立智能化农产品平安管理体系,完善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用评价,实现农牧产品信息的可追溯。建设内容:(1)采集农产品追溯信息,针对生产、加工配送、零售等环节建立农产品档案;(2)建立追溯信息查询与评价系统,公众可通过互联网和 查询农产品履历,并可对质量进行评价;(3)构建农业经营者信用评价体系。
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工程。建设目标:升级改造动物应急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全市畜牧业宏观预警和应对畜牧业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响与综合协调能力,充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全市畜牧业根底信息和应急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综合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信息平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