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思路报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政府工作重心的逐步下移,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效劳、保持稳定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社区建设和开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创新社区工作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为加速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当前加强城市社区工作首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一、社区干部队伍的现状与问题社区干部处在社区工作的第一线,是推进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工作的成效。从总体上讲,目前社区干部队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珍贵品质和可贵精神,如事业忠诚,敬业爱岗,工作勤恳,作风踏实,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等,这些过硬的思想作风素质为党树立了威信,赢得了信赖,既使在新形势下仍然值得保持和发扬。但是,从开展的眼光考虑,由于社区建设是一项富有时代特征的全新工作,它定位高,目标远,任务艰巨,我们不得不成认,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乏。1、整体素质能力不适应。一是文化程度较低。社区干部总体文化层次不高,具有大学学历的很少,知识结构也不甚理想,越是到中小城市,问题越是突出。随着城市居民文化层次的整体提高,如果社区工作者没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支撑,就会影响到整体思维水平、谋断能力和工作效率。虽然文化程度本身不决定专业水平,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制约了专业可开发潜能。二是工作能力不强。鉴于我国城市市民社会培育滞后,社区意识萌发较晚,对社区工作的目标、原那么、功能、方法等都不甚明确,社区工作者也缺乏系统的社区理论知识和相应的科学管理、依法办事、社会协调诸方面能力,在城市社会开展结构转型的情况下,一旦社区建设与管理突破原先的运行模式和工作理念,就立即出现干部素质欠缺与工作需要的矛盾。三是思维定势阻碍。社区干部大多长期从事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一干第2页共7页就是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年龄结构明显老化,且工作岗位又根本不流动,因而养成纵向性思维习惯,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阵旧,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想象力,极不适应社区工作纵横交错的网络特点。2、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教育培训明显缺乏。长期以来,由于社区干部没有纳入整个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体系之中,造成知识更新缓慢,工作层次较低,绝大多数社区干部开展工作,要么靠上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