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加强
环境污染
治理
调研
报告
关于加强市环境污染治理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促进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按照2023年度市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和主席会议安排,4至5月份,市政协组织局部省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组成调研组,对我市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作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严格工作措施,全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以创模为抓手,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xx市以创立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为重点,在全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强。
(二)环保根底设施不断完善,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高。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开展的原那么,加快公共根底效劳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污染治理措施。
(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一五〞以来,虽然我市能耗、水耗逐年增加,全市煤炭消耗量,8年增长一倍,但由于节能减排工作持续推进,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稳步下降。
(四)群众诉求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加大。自2023年启动创模工作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调动公众参与创模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气氛。但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群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公众环境诉求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纠纷、投诉案件也日益增多;环境污染的多元化、复杂化,由点到面的扩大化,使环境污染治理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压力空前,解决民众关注的大气、水污染问题是当务之急,消除XX县区雾霾污染更是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诸多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
(一)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不强。一是环保宣传力度不够,强大的环保舆论气氛尚未形成,全社会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形成强大的舆论气氛,没有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争取到全社会积极、广泛的参与和支持。二是有些部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配合意识还不强。三是局部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缺乏。四是局部市民缺乏从我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节约资源、能源意识不强,绿色生活理念尚未真正养成,一些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
(二)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不仅涉及各级政府,而且涉及公用、住建、水利、电力、农业、林业、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目前,我市的环境污染治理行政体制结构呈“纵向分级,横向分散〞状态,即纵向上实行分级管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横向上实行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保护分割管理,环境污染治理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由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现行的体制结构弱化了环境污染治理监管权威,分散了环境污染治理监管力度。
(三)污染治理的执法力度不强。一是法律滞后不敢严。二是弹性执法不能严。三是地方保护不许严。
(四)根底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公共根底设施的建设,如供暖、供气、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跟不上城市开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
(五)灰霾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元凶〞。一是工业减排空间狭小,压力加大。二是机动车尾气污染逐年上升。三是扬尘污染较重。四是餐饮业油烟和露天烧烤“顽症〞未得到有效解决。
(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加重。一是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置。二是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面源污染未得到根本控制。三是工业企业污染转移。四是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七)水源污染隐患威胁饮水平安。
(八)环境监管和技术保障能力亟待提高。一是现有环境监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无法适应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需要。二是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存在严重缺乏。三是科学有效的环保技术保障体系薄弱。
三、对策建议
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各级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齐抓共管,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配合和支持。李克强总理强调,决不能以牺牲结构和环境换速度,在保护生态中实现经济开展和民生改善。谢伏瞻省长提出,坚持“三保一高〞工作方针,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科学开展,保护群众健康,提高环境质量水平,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协调科学开展。为此,针对当前我市环境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舆论引导,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一要抓宣传。宣传部门与环保部门要协同制定宣传方案,广泛利用网络电视、播送、报纸、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二要抓培训。加大对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宣传教育,将生态城市建设纳入党校和企业负责人培训教学内容,安排一定比例的环境教育课程,强化生态环境意识。三要抓载体。以创立为载体,持续推进“创模〞工作及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立活动。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之风,为科学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打下坚实根底。
(二)编制并落实生态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把生态理念融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全过程。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把建设“生态宜居城〞作为名副其实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建议有关部门围绕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定位,结合开展的近期与长远目标,将生态理念融我市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全过程,认真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并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规划落实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推进措施、明确时间节点,确保生态宜居城目标的实现。
(三)加大资金投入政策引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根据我市环境问题现状,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突出问题。一是严把污染入口关。在审批工程时,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控制闸〞作用,通过战略环评、工程环评、信访评估,把好工程准入关,污染工程不能上、不能引、不能招。二是坚决淘汰黄标车。按照我省“治理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要求,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三是加快推进煤改气工程。四是加快市区“四河七渠〞排污治理推进步伐,明确时间、责任单位、责任人,切实改善洛河市区段质量。五是加快市垃圾燃烧发电厂建设,按照xx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专项规划要求,积极推进垃圾燃烧发电厂建设,确保在2023年前完成新建两个垃圾燃烧发电厂的任务。六是强化扬尘治理工作。加大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力度,撤除旧建筑物和土方开挖时,应配备喷洒设施,减少扬尘污染;加强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和扬尘控制,散流体运输车辆应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并与公安、城管平台联网;加强工业粉尘和散流体物料堆场扬尘控制,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七是加强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的通知规定,所有新建和改建、扩建的饮食单位,必须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安装符合要求的油烟净化设备。
(四)创新环保治理机制,提高环保执法效率。一要从资金、技术上大力支持企业淘汰“三高〞工艺和生产流程,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企业,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其污染治理的本钱,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二要创新环保治理机制。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建立和完善流域保护责任体系和办理环保案件司法体系。建议试行环境保护“河(渠)长制〞,对辖区内河流水环境质量负责。为严惩快办环保违法犯罪行为,建议环保部门、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加强协作,并尽快在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对严重违反环保法律的犯罪行为,做到快立、快侦、快审、快判。三要集中力量重拳打击偷排、超标排放等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对环境违法行为,按照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顶格处分,提高企业的违法本钱,让污染者为自己的污染行为“买单〞,通过严格执法、重拳治理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自觉建立企业内部环保制约机制。
(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污染整治。一要大力开展生态农业,遏制面源污染。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农民开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减轻面源污染。二要加强根底设施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管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借助改水、改厕等工程,逐步改善农村环境根底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三要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业的监管。一方面,加强环保审批,从源头控制污染。严禁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清洁生产、对生态环境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工程向农村转移。另一方面,加大对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减少违法排污现象的发生。
(六)强化技术支撑,破解环境治理难题。一要科学开展pm2.5研究。准确把握我市城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来源组成,季节变化特征,对我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为科学有效地制定pm2.5污染治理和控制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二要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充分发挥洛阳科研院所集中、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出台政策支持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为洛阳经济转型和环境改善做出积极奉献。三要加快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四要开展农村环保技术研究。
(七)强化环保队伍建设,提高治理能力。一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日常执法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环保执法新路子、新方法,做到严格执法、标准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二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健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各类环境应急预案,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及监控调度、现场指挥、应急监测响应系统,进一步提高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三要加强环保监管设施和技术手段建设,实现由人工监管向技术监管转变,由不定时抽查向全时段实时监控转变,由重点区域防控向全覆盖防控转变,由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