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加强
农村
牧区
公共
文化
服务体系
建设
推动
城乡
一体化
发展
调研
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开展的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开展,农民温饱问题根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开展水平差距明显,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开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开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开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根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开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办、国办于近期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假设干意见。盟委行署结合阿盟实际提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开展的战略思想,对于进一步开展和繁荣农村牧区文化,满足广阔农牧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开展根本情况
(一)基层文化机构、阵地、队伍根本健全、根底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全盟现有苏木镇文化站23个,嘎查191个,社区居委会49个。苏木镇文化站现有编制91人,人员工资由旗财政拨付。苏木镇文化站一般设有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简易的篮球场、排球场等活动场所,大局部嘎查(居委会)建有文化活动室和简易的文体活动场所。随着撤乡并镇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文化站根底设施得到加强和充实。有条件的苏木镇所在地均接通了有线电视网络,局部苏木镇正在改造数字电视,偏远地区的农牧户有条件的安装了卫星地面接受器,初步形成了有线、微波、光缆、个体卫星地面接受点,相互补充的综合覆盖网。阿右旗雅布赖镇综合文化站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方案建设工程,投资16万元,年内完成建设任务。争取"送书下乡工程"、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社会赠书2万余册,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藏,增强了各文化单位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为基层党建和文化室配备了电教设备。为今后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二)群众文化活动有了新面貌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文化单位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积极开展文化效劳,广场文化、社区文化、节日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蓬勃开展。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书宣传、激情广场大家唱、"关爱民工、共筑和谐"等专题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营造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气氛。阿左旗文化馆被评为"全区十佳文化馆"。以阿拉善民间舞蹈为元素编创的阿拉善广场舞,在全区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苏木镇文化站经常性利用节假日及农闲时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祭敖包、家庭小型那达慕等,同时协助卫生、计生、科技等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苏木镇用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逐年增加。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工程每年为农牧区放映202300余场(次),在全区名列前茅,受到全区通报表彰。阿左旗电影管理站、阿右旗农村电影放映队屡次荣获"全国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农村电影放映队"荣誉称号。全盟"一团三队"每年为农牧民群众演出130余场,观众2023万余人(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有新成效我盟实施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央和自治区共投入353万元,地方自筹683万元,共建成mmds发射系统4个,小邻频发射系统46个,建设小片有线网络15个,建设集体接收点174个,建设个体接收站1430个。共完成384个播送电视盲点的建设任务,每个盲点最低实现了中央一套播送和电视、自治区一套电视节目的覆盖。形成了无线、有线、微波、光缆、个体卫星相互补充的综合覆盖网,全盟播送电视覆盖率由九五期间的78%和73.19%增加到目前的88.67%和89.67%。有效地解决了我盟居住较偏远的广阔农牧民群众听播送看电视问题,极大地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我盟社会经济的开展。
二、基层文化事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基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历史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农村牧区公共文化设施比较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缺乏,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城乡文化开展也存在明显的差距。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思想在一局部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设施建设滞后苏木镇文化站(室)大局部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设施陈旧,年久失修,多数以成危房,活动场所面积缺乏。文化活动设备器材道具十分短缺。全盟还没有一个苏木镇到达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规模的多功能综合文化站。阅览室图书量很少,大多是陈旧图书,新书补充量极为有限;电影放映设备严重老化,片源短缺,新片租金补助太少,80年代放映配备的放映交通工具,已无法使用,以旗为单位配备的放映车也应工作本钱高,效劳半径大,难以保证每个嘎查每月一场电影的放映数量和质量。农牧民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贫乏单调。严重制约了苏木镇综合文化站的宣传示范带动娱乐和效劳功能发挥。大局部嘎查文化室无法开展活动。还有局部社区没有办公活动场所。干部、群众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无法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看电影电视、听播送、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等根本文化权益。
(二)经费投入严重缺乏从全盟看,各级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普遍偏低,各旗、各苏木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偏重于节庆和大工程,苏木镇文化站经常性工作活动经费、根底设施建设经费没有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有的旗也是执行上世纪80年代800元/站、年的标准。制约了苏木镇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开展,造成文体活动贫乏,缺乏对群众参与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基层反映强烈。
(三)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匮乏基层文化站室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知识更新慢,文化、文艺活动筹划编导能力差;许多人在编不在岗,工作人员混岗使用,兼职较多,有效投入文化站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管理体制不顺等等导致文化站的思路少、方法少,活动内容赶不上时代的开展,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的宣传、教育、辅导的作用。
(四)局部地区看不到阿拉善电视台节目,通过mmds传输的节目收视效果不好,基层意见比较大
(五)文化资源配置缺乏文化站室设施陈旧落后,信息化、网络化设备根本处于空白,与辖区部门、企业资源信息共建共享的机制薄弱,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三、关于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基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展中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根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文化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和品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地区经济开展的重要标志,是团结人民,推动开展的精神支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开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开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效劳,逐步到达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开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开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开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开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开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由于城乡结构二元化差异,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资源相对集中于城市,农牧区群众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城乡居民享受的文化权益和效劳差距继续拉大,这种局面不扭转难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因此,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开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效劳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认识,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开展改革、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开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方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际考核内容,作为评价地区开展水平和质量以及创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认真探索管理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快制定全盟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开展规划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XX省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尽快研究制定推进阿盟城乡文化一体化开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动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制度公、标准化和法制化。
(三)增大财政投入,保障和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健康开展苏木镇综合文化站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的主导作用,提高公共财政对基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投入比例。在认真调研的根底上重新核定基层文化单位的业务经费,按苏木、辖区总人口核定基层文化站经常性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将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苏木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工程、草原书屋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及购置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建立苏木镇文化开展专项基金,用于对基层文化事业开展的奖励和政策性补助,进一步拓宽文化根底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的良性机制。公共财政回馈群众,开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这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大好局面,一个现代的开放的法治的政府,应该有能力,有智慧把好事做好,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人民满意。
(四)加快苏木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根底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要求,有方案有步骤地新建、改扩建全盟23个苏木镇文化站,满足广阔农牧民群众经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