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制造业行业分类体系的演变与新进展.docx
下载文档

ID:626801

大小:19.83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制造业 行业 分类 体系 演变 进展
制造业行业分类体系的演变与新进展 ()制造业在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分工的高度开展,制造业的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制造业内部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对制造业行业分类体系、结构变化与开展阶段的梳理,是制造业行业特征分析及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等问题研究的根底。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经典理论经济学、实际应用与统计分类标准、学术研究等三个主要方面,分别总结制造业的分类法,从提出背景、理论根底、划分方法、优势与缺乏,以及结构变化等多个视角进行归纳,对制造业行业分类体系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综述。在此根底上,本文从产业生态学中的生物链理论与物种分类法、生物演化理论与生命周期方法两个方面,对制造业行业分类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与思考,为制造业行业分类及制造业开展阶段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制造业;分类体系;结构变化;开展阶段;产业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F203;C812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23)05002509 一、问题的提出 行业分析是介于国民经济层面的宏观分析与企业层面的微观分析之间的中观分析,是研究和探索行业变动特征,分析和把握行业变动规律的重要根底。对行业进行合理分类,表达不同行业的差异化特征与行业关联,是进行行业相关问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此外,行业分类还是分析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活动、产业间关联关系和变化状况,以及考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重要工具[1-2]。 一般而言,隨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中国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制造业开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和新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例如,高耗能、高污染制造行业逐渐萎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逐渐增多,高科技、高技术产品制造业不断出现并持续扩张,制造业深加工程度不断提高等。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2023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208%,在500余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进行转变的过程中,针对制造业行业分类体系与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充分厘清并合理划分制造业开展阶段的变迁过程,不仅可以为制造业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而且可以为经济持续开展、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复杂,新兴业态、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制造业行业的准确归类面临很多困难。原有比拟单一的行业归类方法已难以适应传统的制造业行业变迁,完善制造业行业归类成为摆在统计工作者、经济研究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的根底上,本文从经典理论经济学、实际应用与统计分类标准、学术研究等三个主要方面,对制造业行业划分进行总结分类,并对制造业行业划分的新进展进行评述。 二、经典理论经济学中的制造业行业划分 (一)马克思两大部类产业分类法 马克思以不同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差异化作用为思想根底,将社会总产品进行了初步划分,提出了两大部类产业分类法。主要划分方法为:以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为根底,以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满足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为依据,按照生产产品的属性将产业分成两大部类,其中,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基于两大部类产业分类法,能够清楚地对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进行说明。但此种方法的缺陷也较为明显:第一,与其他方法分析口径不一致,其分析结果很难与其他结果进行比照;第二,马克思指出,如果要维持或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那么必须使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增长,这一观点在工业化初期的时候适用,但是,当经济开展到一定阶段,已经明显不符合经济社会的开展规律。尽管如此,作为最初的行业划分思想,两大部类产业分类法对后来的行业划分,特别是制造业行业划分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农、轻、重工业分类法 在经济开展的早期,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开展,不断扩大的手工加工业促使了工业从农业中别离出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大工业生产诞生。在这一背景下,依据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在两大部类的根底上,苏联提出了按照农、轻、重工业分类法设计的行业分类标准,即将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划分成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大类。其中,在重工业和轻工业中均包含了制造业部门,这是对马克思两大部类产业分类法的继承和开展,农、轻、重工业分类法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方案时被广泛采用。 农、轻、重工业分类法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在工业化进程相关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如工业化进程的相关分析、重工业优先开展等问题。但是,该分类法的缺点也十清楚显,仅适用于方案经济体制或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经济开展阶段,这种方法在轻工业和重工业中均包含制造业,无法对制造业进行系统和完整的研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开展,农、轻、重工业分类法很难从深层次揭示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开展的影响,给产业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三次产业分类法 物质财富的增加促进了经济、贸易的极大开展,金融、通讯、运输和社会效劳等部门逐渐从农业、工业部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大类新的部门。费希尔提出根据人类生产活动的阶段性,可以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划分为一、二、三次产业的根本思想,这成为后来三次产业划分的重要思想根底。费希尔指出,生产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第二阶段,以工业为主,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制造业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十分重要;第三阶段,各种效劳的供应不断增多并快速增长。 然而,费希尔并未对上述观点进行理论上的详细论证,也没有对三次产业给出具体的划分标准或划分目录。不过,在三次产业分类思想提出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很快就对三次产业分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克拉克首次对三次产业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划分:第一大部门,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第二大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还包括采矿业和建筑业等,在第二大部门中明确了制造业的行业名称,并确定了其隶属关系;第三大部门,包括各种效劳业,包括商业、运输、通讯和行政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