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
农村
基础设施
建设
专题
调研
报告
关于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部署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调研活动的通知(粤农组发电(20xx)3号)要求,从11月3日开始,由我委牵头,省交通厅、水利厅和信息产业厅参加的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专题调研从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书面调研。由我委向省直有关部门和地市开展改革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协助开展调研并报送专题调研报告,各部门和地市高度重视,业已按要求完成调研报告。二是座谈调研。11月7日,由我委余云州副主任主持召开了省直12个有关部门调研座谈会,研究我省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三是实地调研。11月2023-12日,我委牵头组织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信息产业厅等部门组成调研组,赴xx市和xx市进行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专题调研,走访了金史、司前两个村,分别与镇村两级干部及市直有关部门座谈。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型地区的调研,力图找到两个地区的共性和特性,进而了解全省面上的现状。通过调研,我们对广东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存在问题作了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的现状
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底保障。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的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实施省人大农田水利根本建设及农村机电排灌议案、开展农田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通村公路硬底化、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危房改造、健全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粤东西北地区文化建设以及农村信息化等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建投资方案、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农田水利根底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省现有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0多万处,其中小型水库6970宗,总库容59亿立方米;2023万方以下的塘坝3.82万座;万亩以下灌区渠道2023.26万公里;202223年,全省耕地面积435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800万亩,约占全省灌溉面积的64%,比2022年的61%比重增加约3个百分点,其中万亩以上灌区461宗,有效灌溉面积1266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45%。此外还有一大批小陂头、小电排、小型水闸等农村水利根底设施改造完成,为农业农村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实施农田水利根本建设议案、根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以及山水田林路“大禹杯〞竞赛等工程及相关措施,到202223年底,全省已整治农田41.1万亩,受益面积50万亩以上。通过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已整治农田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从原来的0.3-0.4提高到了0.6以上,同时,每亩水稻田比整治前增产稻谷30公斤以上,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农村生活根底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农村饮水平安工程。自2023年工程实施以来,3年共解决农村饮水平安人数352万人。202223年5月20日,省政府审议通过XX省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决定从今年起至2023年,用5年时间投入73.4亿元解决全省农村1645.5万人的饮水不平安问题。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在2022年底我省根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根底上,我省方案自2022年起至202223年用7年左右时间实现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目标。按照该方案,我省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里程约48000公里。目前,农村的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全省安排镇通行政村公路建设工程里程46500多公里,占48000公里总任务的96.87%。按照目前建设进度,预计202223年将根本完成全省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目标。
三是农村能源建设。2023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到202223年,全省正常使用的户用沼气池已达29.13万个,占适宜推广农户的20.2%,年产沼气1.31亿立方米,创经济效益4.4亿元,处理生产生活污水1164万吨,保护森林资源145万亩,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1796吨,减排甲烷5.66万吨,形成了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生态农场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户模式。
四是农村电网改造。我省自1998年起实施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改造工作。截止202223年底,全省共安排农网改造资金214.67亿元,其中:国家农网改造国债工程资金135亿元,省农网改造工程资金79.67亿元。涉及全省20232个县级农电单位,通过实施“两改一同价〞,目前我省农村供电体制和电力设施发生很大改善,农村供电质量大幅提高,用电平安性、可靠性大大增强;同时已有99个农电单位实现了县级同网同价,大大减轻农民电费负担,提高了农村用电的积极性。对于无电地区电网建设,从202223年至今年2023月,全省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8亿元,共解决867个自然村,37774户,188413人的生产生活用电,方案到今年底将根本实现村村通电的目标。
(四)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2022年至202223年,省政府分别安排省级财政资金约48亿元专项资金,完成了对3548所老区小学校舍改造;新建、扩建、改建布局调整工程学校1827所;撤除中小学11804栋危房,面积415万㎡;维修5628栋危房,面积299万㎡;新建校舍7568栋,面积427万㎡,完成投资共29.2亿元,全省根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校舍改造任务。
二是农村卫生效劳体系不断完善。2023年省政府对经济欠兴旺地区实施了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政策(每个行政村的卫生站每年补助1万元);202223年把乡镇卫生院定位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医疗卫生单位;从202223年起每年省级财政安排约5.7亿元,对经济欠兴旺地区按每万户籍人口配置2023名医务人员,每人每年按1.2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效劳体系建设;自202223年起至202223年省财政每年在农村卫生专项资金1.5亿元中安排1亿元对经济欠兴旺地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设备给予补助。
三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新进展。1998年到2022年,省政府实施山区文化建设议案,投入2.25亿元,全省各级财政合计投入2023亿多元,扶持山区建成960多个公共文化设施工程。2023年至202223年,我省又实施了扶持东西两翼文化建设工程,省财政投入1亿元、各级配套建成300多个公共文化设施工程。到目前为止,全省有乡镇(街道)文化站1599个,平均每站公用房屋建筑面积达1423平方米。其中,特级文化站229个,一级文化站12023个,二级文化站244个,达标文化站433个。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向村一级延伸,全省已建有行政村(社区)文化室1202382个,文化户达12534户。
(五)人居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根据省委、省政府2022年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决定,从2022年开始分期分批对全省农村15万户危房进行改造。4年来全省累计共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37.5亿元(其中省级财政5.165亿元、农民自筹28.3亿元)。至202223年底止,如期完成了省委提出的提前三年改造15万户农村危房的方案任务,建设安居房面积1177万平方米,户均78.5平方米,受惠贫困农民72万人。
(六)林业生态建设得到取得长足进展
202223年全省林业用地1.65亿亩,占土地面积的61.8%,其中有林地面积1.40亿亩。林木蓄积量4.0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3%。全省现有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255个,总面积12023.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0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200个。到目前为止,我省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42023处,总面积96.8万公顷,占我省国土面积的5.4%,其中:国家级22处,省级63处,市县级325处。
(七)海洋与渔业根底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渔港设施逐步完善,渔港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我省现有渔港133个,其中规划建设国家中心渔港2023个,国家一级渔港11个,省区域性重点渔港29个。渔港防波堤长度30231米,防沙堤长度12241米,护岸堤长度13122023.4米。二是原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形成。全省纳入中央和省基建扶持建设的工程有13个,其中良种场2023个、原种场1个和省级水产引育种中心1个、遗传育种中心1个。三是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2223年8月底,我省建设的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77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6个,初步建立了以国家保护区为龙头、省级保护区为骨干,市县级保护区为通道的自然保护区网络,重点保护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滨海湿地等,保护总面积达61万公顷,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和保护种类继续居全国首位。
(八)农村信息化取得新突破
自2022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山区开展的决定中做出了加快山区信息化步伐的部署以来,连续5年每年安排3500万元,重点支持我省51个山区县(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山区信息化建设。山区信息化建设是我省整个信息兴农工程战略部署的第一期工程,目前已经根本完成。信息兴农工程进入二期建设阶段,二期建设从202223年开始,连续2年由省财政每年安排3500万元重点支持我省东西两翼欠兴旺地区非山区县(市)(包括江门的恩平、台山两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目前全省已实现12.8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固定 全覆盖,移动 覆盖率达95%,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20230%,播送电视网络的村通率到达了97%,根本达成“网络进村〞的目标。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开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省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农业公共根底设施仍然严重缺乏。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相当大局部公共农田灌溉设施(主要是由水源地到至田间的干支斗毛渠)年久失修、工程设备老化,灌渠淤积垮塌,涝不能排,旱不能灌,村、镇两级防洪排涝体系病险多、标准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64%,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兴旺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44%,“望天田〞约占全省耕地的15%,其中xx市平均为25%,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渠系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0.5,较高的有xx市平均为0.7,较低的xx市仅为0.35。此外,我省仍有中低产田面积1500多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2%;涉农公益性根底设施建设和维护相对滞后,主要在农业根底科研、良种良法、防灾减灾、检验检测、海陆生态修复、自然保护、信息根底、行业执法等领域公共设施有待健全。
(二)欠兴旺地区农村公共供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分布在粤东西北欠兴旺地区的农村(包括镇、村)以分散式(水井及山泉水自流)为主供应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水质及水量均无法保障,集中式自来水厂及配套管网设施缺乏,城镇供水管网相当大局部未能延伸至农村,全省仍有130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水量不平安状况。
(三)欠兴旺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卫生及人居环境等公共根底设施仍然薄弱。如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标准教学设施缺乏,个别地区被迫采取20230个学生的大班制、医疗机构设备及医务人员短缺、镇村普遍缺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是乡村普遍无相关设施及处理机制,农村公共效劳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
(四)农民工及其子女未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根底设施及公共效劳。尤其是较兴旺地尚未建立统筹城乡、效劳均等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