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业产业化进程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21369

大小:24.51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 产业化 进程 调研 报告
农业产业化进程调研报告 x县位于嘉陵江中下游,幅员面积966平方公里,辖31乡镇、515个行政村,总人口80.3万,其中农业人口71.3万,农村党员18011人,共有耕地52.75万亩,农民人均耕地只有0.7亩。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开展的目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统揽协调作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配强工作力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县委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也相应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组,各重点产业基地村党支部增设了专抓产业建设的支部委员或副书记,高规格的工作力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为加快经济开展、壮大生猪产业,县委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推进农业产业经济建设相结合,20x年2023月,县委通过笔试、考察、考核等方式从70余名人员中遴选出3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专门负责开展“生猪产业〞,并与县委组织部签订目标责任书,挂所到乡镇的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一年挂职期满后,经考核、考察,将从全面完成任务的干部中择优选拔2023名同志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 2、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使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始终与农村经济开展相适应。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传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快速开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我县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我县鸣钟乡大石村和双星乡水口村是友邻村,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两个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形成了以优质桃为主的经果林产业带;位于两个村境内的x县名特优新水果研究推广中心,也主要以经果林种植为主,与这两个村在开展经济上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按村设立党组织的传统方式,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难以将现有的产业做大做强。20x年4月,我们首先在x县名特优新水果研究推广中心建立了党支部,并将该支部与鸣钟乡大石村党支部、双星乡水口村党支部进行联合组建,成立了x县鸣钟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党总支,并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运行机制。党总支成立后,充分发挥其协调各方的作用,多方筹资2023余万元,新建了3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活动阵地,并在全县率先开通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有效解决了广阔村民致富信息不畅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了有业主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携手合作,共谋开展〞的座谈会,消除了村民之间、业主之间的误会,在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业主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建立了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开展的良好关系;20x年3月,在党总支的积极筹划下,成功举办了x县首届“红土地〞桃花会,实现了党组织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截至目前,园区业主开发面积由最初的800亩增加到了1200余亩,就地安置200余名剩余劳动力,每年可创收20230余万元;开展经果林大户420户,开展休稻养鱼大户278户,生猪养殖大户356户。20x年,园区村民实现人均增收290元,广阔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感受到了党总支成立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3、大力推进“支部+协会〞工作,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方式。各乡镇党委在对各村经济开展状况全面调查摸底的根底上,紧紧围绕生猪、甜橙、蚕桑、水产、林竹、优质粮油“六大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从区域经济根底、产业特色出发,着力建成了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运作标准、助农增收显著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县“支部+协会〞工作得以迅速开展,已覆盖全县254个行政村,占全县515个行政村总数的49.3%。同时,我们针对全县猪业经济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实际,在猪业经济上对“支部加协会〞进行了双向延伸,向上延伸,由县委牵头建立猪业联合社、乡镇党委牵头建立猪业合作社,向下延伸,实行“党员+农户〞的模式,从而形成了“支部加协会〞四级联动的科学运行机制。通过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形式把生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集聚了规模,打造了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猪业经济的迅猛开展。今年以来,到我县投资上百万元开展生猪养殖的企业和业主达18家,全县出栏生猪12023.68万头,外销商品仔猪114.67万头,规模养殖户到达2.7万头,实现猪业经济产值13.5亿元,农民人均从中收入112023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6%和34.5%,猪业经济已成为我县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产业化中挑起了增收大梁。 4、狠抓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根底。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车间〞。我县各级党组织切实围绕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带建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培植和开展建基地,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建基地。通过宣传发动,引导优势产业区域内的农民主动参与建基地;创优投资环境,招商引业主新建基地;支持龙头企业牵引农户建设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了飞龙、白坪、乐善、万隆、中心等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小区,白坪甜橙科技园区,沿口、街子、五排水、东西关和桐电库区水产集约化养殖区等一批规模养殖小区、规模种植园区和规模产业带,形成了产业集群,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益。 5、培育业主大户,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中总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畏首畏脚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引导扶持业主大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县委和各乡镇党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县乡机关干部领办创办科技示范效劳基地。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51名县乡机关工作人员投入资金194.1万元,领办创办科技示范效劳基地26个,创利税86万元,为广阔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示范和典范。猛山乡皂桷村党支部副书记、良种母猪饲养大户卿德明,在乡党委、村党支部引导和帮助下,于20x年牵头成立了x县德民猪业合作社,建立健全了“良种母猪核心场、优质仔猪生产场、优质肉猪生产户〞三级“金字塔〞繁育体系,推行企业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运作模式,实行“六统〞(统一引种、统一饲养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指导价、统一销售、统一检疫)、“三分〞(分户饲养、分户管理、分户核算)的经营管理体制,形成了“以户为根底,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养殖,产供销一体化的繁育链〞,合作社自身得以不断开展壮大。目前,该社社员已开展到周边27个乡镇和攀枝花、重庆等地,总数也由最初的28户开展到288户。在卿德明和德民猪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该村实现了“户平饲养优质母猪2头,人平出栏优质肥猪2头,农民养猪收入人平增加202300元〞的奋斗目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猪“221〞基地村。 6、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农业产业化开展,业主、龙头企业、财政、金融要有一个长效的投入机制,并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化开展风险保障机制,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此,我县从县级财政预算、城市经营土地出让金收益、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税收等收入中提取资金,建立了县级农业产业化扶持开展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支持开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和与之配套的关联产业,以及效劳体系、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改造创新,着力支持开展态势较旺、根本条件较好、工作措施较实的行业和区域,以形成良好的导向。20x年,仅对饲养良种母猪和引进良种猪的养殖户的资金补助就达58.41万元。同时,我县还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入手,由广安万千饲料公司及农业、畜牧等部门共同筹资111万元成立了x县富源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通过与县信用联社签订担保协议,以注册资本金为业主或大户提供信贷担保。目前,已为58个业主大户提供担保贷款320万元。各级党组织还以大力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为契机,积极协调县信用联社采取放大信贷额度1-3倍的方法,开辟党员会员信贷快捷通道。今年以来,县信用联社已累计向党员群众发放贷款8350余万元,为党员群众提供致富工程2700余个。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基层党组织干部待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村队干部后继乏人。据了解:目前我县村党支部书记年平均工资为3000元左右。这点工资还不够他们的 、 费和摩托车油费。在工资这样少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人争当基层党组织干部呢。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当干部有荣誉感,或者干脆是为了不受人欺负。二是家里有拖累,不能出去务工经商。三是为完成税费任务贷了款,怕后任上来只认帐不还钱,一旦贷款还清就不再干了;四是真正想为群众办点事的,也是群众真正欢迎的,但这种人不多。在农村的青壮年中,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能力人大局部出去务工经商,呆在农村的大多是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真正有本领、想干事、能带着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干部看不上村干部的位子,嫌受苦、受气、工资低;而想当干部的,因为人品和能力不行,乡镇和群众又不满意,造成一些地方出现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后继乏人。没有一个好书记,基层党组织就很难有战斗力和凝聚力,也根本谈不上带着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农村贫困党员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相当一局部五六十年代入党、当过干部的老党员由生活困难,心里不平衡,对现任村干部挑毛病,甚至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同村干部对着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能力带着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青年入党的积极性和当干部的积极性,出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缺乏带头人的现象。 3、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重。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带着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老大难问题。集体经济薄弱使村党支部寻找工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 4、基层党组织干部收费任务重,没有精力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去。在调研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反映,他们的工作精力80%以上用于清收农业税和社会抚养费等,再就是完成乡镇安排的硬任务,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思考产业结构调整。 5、党组织内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分五个层次:一是50—7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0%左右;二是村队干部或当过村队干部的,占党员总数的20%左右;三是在部队入党的复退军人,占党员总数的2023%左右;四是致富带头人,占党员总数的30%左右;五是由于家庭原因不能出去务工经商的初、高中毕业生,约占党员总数的2023%左右。许多村党员的年龄大至分布在60岁以上、50岁左右、35岁左右,40岁左右的党员根本上是一个断层。这个年龄断层导致了老党员思想保守、陈旧和年轻党员党性观念不强的断层;在经济上出现相当一局部老党员(大多当过干部)生活十分困难,而青壮年党员大多是致富带头人的两极分化现象;在选拔基层党组织干部时,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启发与思考 1、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构建农村工作新机制。在农村税费改革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之所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迈不出具有实质意义的步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天忙于“催粮催款〞,没有多少精力来思考本地农业产业化调整的思路与方法。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减少了许多事务性的负担,但他们并没有从以前的思维中转变过来,依然盯着诸如殡葬改革、方案生育等事务性的工作,仍然没去思考如何针对本地实际进行有效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局部上级党委也缺乏引导,没有着力形成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的工作机制。因此,调整农村工作机制,着力为基层党组织履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是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切实解决好部门和乡镇条块分割的矛盾,提高乡镇党委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统筹协调能力,我县20x年开展乡镇事业机构改革时,将原来由部门管理的“七站八所〞全部划归乡镇,为解决部门和乡镇条块分割的矛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