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关
当前
中国
粮食安全
形势
应对
举措
分析
报告
关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报告
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更是战略意义上的首要堡垒,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物质和经济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粮食安全制度体系〞。可见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本文分析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中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1.中国粮食安全的背景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上,西方国家在芯片、医药、种子等多个方面对中国进行的无理由制裁,对我国农业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环境上,世界各地屡次出现沙尘暴、酸雨、气候变暖、洪涝灾害、干旱等极端天气和异常状况,导致多地农业歉收甚至绝收;非洲猪瘟、蝗灾等病虫害造成了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大量损失。2023年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2023显示,本次疫情导致2023年全球不能到达温饱的人数新增0.83亿~1.32亿人,如果疫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人数还会继续增加。同时,多个国家开始限制本国粮食出口,引发了各国对粮食供给问题的担忧。得益于我国的政策制度优势,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很大提升,例如开展农田建设提高抗御旱涝灾害能力、推广良种和科学水肥管理提升作物产量、有效控制病虫草害减少损失、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等,粮食产量实现17连丰,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10年稳居世界第1。
然而,我国土地面积约135万km2,排世界第3,但人均面积较少,相当于用全球约7%的耕地养活近20%的人口。放眼长远,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抢占土地、农业劳动力缺乏、环境恶化加剧等都会影响粮食生产。应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
2.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压力
资源压力
耕地资源面临严峻形势。首先,耕地面积有所下降。2023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城镇人口90199万人,占比63.89%,同比增长3.29%。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脚步加快,城市规模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离18亿亩红线越来越近。此外,我国畜牧养殖存在很多散户,不具备粪尿处理设备,多数就地处理,而耕地成为其主要存放地,这也是可耕地下降的原因之一。其次,耕地质量有所下降。我国各地均存在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如东北黑土地局部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下降严重,天然的土壤养分逐年减少;长江流域水稻土局部存在乳糖酸化现象;西北黄土型旱作局部出现土壤盐渍化、板结现象;丘陵岗地局部红黄土壤出现潜育化、酸化问题。
劳动力资源同样严峻形势。局部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向城市转移,选择务工以获得更高收入,农民群体老龄化加剧,耕种积极性急剧下降,局部农民甚至直接弃种,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环境压力
第一,耕地分布不均匀。耕地主要分为东南部湿润区、半湿润季风区、西北部半干旱区、干旱内陆区、西部青藏高原区,其中前两区集中了全国90%的耕地,但自然条件差,耕地质量一般,高产稳产田约占1/3,低产田约占1/3,还包括很多水土流失地、盐碱地、涝洼地等。第二,全球气候不稳定。全球变暖加剧,各地出现很多极端天气。例如2023年我国河南、湖北等地的极端强降水,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加拿大的特大暴风雪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三,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药、化肥等化学品施用过量,农业废弃物,如塑料薄膜、畜禽粪便处置不合理等,对土壤影响较大,且难以防控和治理。过量的农药化肥残留,容易污染河流、地下水、农作物、土壤,对粮食安全造成影响。第四,工厂污染耕地。近年来,为了降低本钱,工厂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局部工厂排放未达标,废水废气排放使耕地质量严重下降,尤其是产生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贻害无穷。
3.应对举措
开展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我国农村人均耕地较少,存在很多小规模耕种农户,难以做到规模化生产,减缓了农业机械化普及速度。因此,必须采用多措并举的方式,如土地流转、建立农民合作社、企业+农户股权分红制度、家庭农场等方法,开展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规模化种植有利于实现合作社和农民双赢,小农户以地入股,保证收入,还能参与劳动赚取额外报酬;有利于合作社或企业采取全程机械化,实现节本增效,将原来的高投入低产量转变为低投入高产量;有利于农田根本建设和标准化、绿色化统一管理,提高农田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降低农户风险指数;有利于种植过程的标准管理,可节水节肥节药,提高农作物质量,加快向绿色农业开展步伐;有利于企业和科研部门对接,促进良种、良技和先进装备的推广,实现科学种田。
合理规划有限耕地,调整粮食生产结构
合理规划耕地,解决城镇化加快与耕地减少的矛盾。继续从政策上保证耕地面积,在保证耕地红线的根底上,严格审批耕地性质转化手续。耕地利用要考虑山水田林路,最大限度开发土地生产力,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优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有限土地的粮食产量。农牧种养结合,如辽宁盘锦采取的蟹稻共生模式,可生态除虫,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不但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且稻米河蟹品质极高。我国现在粮食生产结构有待优化,稻谷、小麦、玉米等产量过剩,每年储存的本钱较高,而大豆等粮食还主要依靠进口,因此,需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
加持数字信息技术
第一,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需利用信息化技术继续开展精准天气预报,提前应对天气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效劳以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农业气象监测预报的精准度,提升灾害预警能力,研究人工降雨、防旱、防雹、防大风等技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建设综合性气象效劳网络,借助电视、 等设备将信息第一时间传到达户;建立应急减灾联动体系,一旦出现气象灾害,各部门能有效预防。第二,构建智慧农业体系。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设施农业、精准灌溉、全程机械化、精准施药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节本增效、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第三,建立智慧农业平台。开发 、程序,利用北斗卫星、无线通讯、计算机等技术收集农业生产大数据,整合资源,将信息与农民共享,做到农业生产有指导、供给产业链有交流、农业气象有预报、高新技术有推广等。
倡导民众提高认识
首先,要引导群众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其次,要引导农民树立保护环境、绿色生产的理念。好的生态环境是粮食安全的前提,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为了经济增长搞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对污染环境的工厂零容忍,从法律制度等方面给农业生产创造优质根底。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防止化肥农药滥用,实现绿色生产,在确保产量的同时保证农产品质量。第三,倡导节约意识。粮食最终流向百姓的餐桌,而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惊人,因此,通过媒体等宣传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多元化膳食结构,让全社会每个人都为粮食安全尽一份力。
4.结语
虽然我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粮食生产实现17连丰,但是,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农业面临人均耕地减少、农业劳动力短缺、气象环境日益恶化、污染加重等问题,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在政策上保证耕地红线保有量,合理规划有限的耕地;在技术上依靠数字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舆论宣传上引导企业工厂人员、生产者、消费者等提高认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粮食。通过这些措施,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有利于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都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