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小编推荐人口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14813

大小:16.16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市 特色 农业 发展 状况 调研 报告 推荐 人口
关于全市特色农业开展状况的调研报告(小编推荐)|人口开展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特色农业开展状况的调研报告特色农业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开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按照市委要求,为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经济、助推脱贫攻坚、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根据市政协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市政协常委会组成由昌旺主席任组长,陈玉旭副主席任副组长,市政协经科委、提案委及各乡(镇)州、市政协委员参加的调研组,于2023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深入各乡镇,就全市农村特色农业开展状况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专题调研。调研组重点了解了各乡镇立足本地资源,在开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特色经果、无公害蔬菜、中藏药、牦牛、阿坝中蜂、小家畜禽等种养殖业方面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入下。一、全市特色农业开展现状及主要特点近年来,我市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开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实现了农村经济较好开展。(一)农村产业布局特色凸显。我市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区域开展新格局的安排部署,坚持把“五大开展理念〞贯穿于农业农村工作始终,按照“传统产业上档次、特色产业上规模、产业化经营上水平〞的总体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全市自然地理特点,将农村产业布局规划为“两带两区〞。一是东中部蔬菜产业带。即梭磨、卓克基、马尔康、松岗1乡3镇,地处梭磨河流域和国道317沿线,交通便利,气候适合反季露地蔬菜,且大局部群众蔬菜种植已有较好根底,重点开展反季大白菜、莴笋、莲白等蔬菜经济。二是西南部中藏药和粮食产业带。即党坝、白湾、木尔宗、脚木足4个乡,地处杜柯河和脚木足河下游流域,峡谷纵横、耕地多集中在河滩和高半山,重点开展白湾海椒、党坝莴笋、中藏药和青稞等粮食、经济作物。三是东北部和西北部高原畜牧业产业区。即地处脚木足河上游流域的草登、康山、日部3个乡的西北部片区和地处茶堡河流域的沙尔宗、龙尔甲、大藏1镇2乡的东北部片区。这两个片区海拔高,远离交通干线,气候相对较差,重点开展牦牛、藏香猪等畜牧业和中藏药、油菜等特色种植业。目前,全市在实施特色农业布局规划时切实以实施农业产业化振兴为抓手,积极推进产业特色化、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规划建设的“两带两区〞 雏形根本形成。如梭磨乡马塘、砍竹、色尔米等村400余户、共1000余亩,以种植大白菜和莴笋等绿色蔬菜为主,建成秋冬反季节露地蔬菜基地,主要销往蒙阳、白家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松岗镇哈飘村、丹波村以“公司+基地+农户〞 开展大棚蔬菜24.5亩,以土地流转模式,种植反季露地蔬菜500亩;脚木足乡利用浙江援建资金120万元,在稳固提升白莎村400亩青红脆李标准化生产基地根底上,利用河坝海拔较低区域扩展建立差异化特色水果基地400亩; 党坝乡在格尔威村投入资金151万元建设了花椒基地118亩;木尔宗乡投入70余万元,开展羌活、赤芍、秦艽、铁棒锤等中药材种植面积20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形式,建成中药材(羌活)示范基地1个;龙尔甲乡在干木鸟村投资50万元,建设青稞基地400亩,以集体经济入股分红形式投入50万元在干木鸟村建设藏香猪养殖基地,现存栏到达300余头;日部乡在巴朗村、中热村投资150万元,实施豆薯基地工程1000亩;按照环保要求,采取集中育肥和种养循环的方式,支持雪松牦牛肉干在松岗镇建成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以该基地为龙头辐射带动全市开展牦牛(肉牛)养殖产业成效明显;阿坝中蜂已初具规模,全市蜂群共计10864群,其中中蜂养殖合作社11家,大户(50群以上)11户,集体经济养殖阿坝中蜂15个村。(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有三家:一是阿坝州雪松牦牛肉干,主要加工牦牛肉、牦牛肉干,年收购牦牛18500头,年销售收入2174万元,培育形成30个订单基地,带动3500户农户增收。二是阿坝州雪源食品,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61万元,销售额2100万元,税收72万元,企业利润318万元,收购牦牛2700头,加工牦牛肉270吨,生产牦牛肉干48吨。三是马尔康蓝盈农业开发,主要是一家集果蔬生产、销售、林下养殖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流转土地217亩,每亩1000元,季节性用工每天6至7人,每天每人100元,林下种植青椒、川红花等。公司全面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路子,大力开展特色种养殖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开展模式,形成“产、销〞一条龙经营,从而带动区域内农户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龙头企业对特色产业开展起到了较好的拉动作用。(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经营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形成。目前,我市已开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8个,年销售收入4266万元,净利润853万元,合作社固定资产总值达5900万元。现有从业人员4000余人,入社农户4155户,带动非成员户数1700户,覆盖全市 10乡4镇105个村。通过招商引资、对口帮扶等措施大力开展反季露地蔬菜、特色小水果、大棚设施农业等特色农业,全市共流转土地4982亩,在经营流转土地过程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4210余人,收入达7500余万元。新型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开展,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健康开展。(四)品牌建设及农产品认证工作开始起步并加快推进。全市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扶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及质量平安认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阿坝州与成都市的农商对接活动。今年有一个企业、四个合作社、一个家庭农场的产品申报了“净土阿坝〞品牌,首批被批准的“净土阿坝〞品牌为雪源公司的牛肉干系列和羊肚菌系列产品。制定马尔康地区品牌开展规划并按进度组织实施,大力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登记,目前我市已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农产品5个,地理标志1个。通过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为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开展奠定了良好根底。二、存在问题虽然我市特色农业取得较好成绩,但与开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和缺乏。主要表达在:(一)特色农业总体开展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我市绝大局部地区道路交通不畅、灌溉设施缺乏、各类生产管理条件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仍然沿袭着“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方式,冰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农业结构调整虽然有了新进展,但传统农业生产格局没有改变,特别是沟内七个乡镇传统农业转型仍然比较难,农业有产出,但效益低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虽有较大开展,但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总体偏低,大局部农户和大户种植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全市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整体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已开展到248个,但合作社成员平均才16.7户,远低于全国80户的水平。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认证工作虽然已起步并加快推进,但认证率低,农业的开展潜力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二)特色农业开展社会化效劳体系不健全。目前,全市的农业社会化效劳主体仍然集中在产前和产中,而产后的资金、技术、信息、加工、运输、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效劳比较薄弱,内容比较单一,形式比较简单。同时,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开展,农产品市场竞争剧烈、情况复杂,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效劳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缺乏科技人才,农业示范区、生产基地建设滞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少、效劳手段简单等原因,公益性的农业社会化效劳开展相对滞后,效劳体系不健全,无法提供高效优质的效劳,特别是在新技术、新品种等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农产品信息效劳等方面还不能满足需求。(三)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及周边还缺少专门的农产品集贸批发交易市场,现有农产品交易只有依赖城区的2个综合市场,农产品流通体系根本处于原始落后的自发状态。今年全市虽陆续在各乡镇实施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但由于网络根底、基站设施、人员培训等工作不能短期完成,此“短平快〞体系还根本未发挥作用。流通根底设施薄弱、市场主体规模小、流通信息效劳滞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开展,成为制约特色农业开展和群众增收的瓶颈,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四)大局部乡镇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传统种养殖观念难以改变,同时还有个别乡镇群众受藏区宗教信仰“戒杀生〞影响,导致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开展养殖业困难重重。全市各乡镇在开展露地蔬菜、大棚蔬菜、小水果、阿坝中蜂、藏香猪、牦牛等特色农业方面虽取得较好效果,但都普遍存在广阔农牧民接受能力差、积极性不高,致使全市特色农业规模化种养基地少、特色产品规模小、集约化程度底,统一的标准化和标准化操作等先进技术推进慢,种植不够科学,管理不够标准,产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三、对策建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适应农村经济开展“新常态〞,就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以产业开展规划为引导,实行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效劳、一体化经营,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大提升。根据我市实际,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带、两区〞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和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 不断强化农业产业根底设施条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全市特色产业优势及开展现状,按照“区域化、规模化〞的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重点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和功能结构的调整为中心,形成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主导企业、产业园区规模化与基地化的产业主线,要规划布局好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特色农家乐、自驾游营地、家庭农场等为载体,嘉绒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等为元素,积极探索开展农牧业观光、体验的特色旅游产业。二是落实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一系列优惠政策,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思路,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工程,在加快改造提升市域交通主干道根底上,逐步做好成片产业区内的灌溉设施、农牧业交通路网、电力设施、土地草场围栏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土地整理、农资供应、技术培训、流通信息等效劳;用好专项开展基金,重点扶持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品牌建设、特色宣传、网络信息、电商效劳等的开展,引导和推动我市特色农业健康快速开展。三是以科技示范为引领,加快社会化效劳体系建设。要积极抓住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成都市崇州市对口援建我市和省、州有关单位帮扶我市的大好时机,加强与援建、帮扶地区、单位的科级部门、企业、实体或经济成功人士、组织等密切合作,利用先进、适用的理念和科学技术,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和新品种、新技术,为我市特色农业开展提供科技支撑。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加强政策法律咨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动植物疫病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市场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效劳,重点开展信息技术效劳、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效劳。四是依靠龙头带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开展。按照扶优、扶大、扶强和动态调整的原那么,选择经营水平好、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干果、特色水果、杂粮加工、畜禽屠宰、肉类加工、食用菌加工、中药材加工等特色产业跨区域经营,延伸储藏、运销、效劳链条。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广阔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管理、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支持合作社的开展,切实把国家扶持合作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培养和开展一批熟悉农村政策、善于经营管理的合作社带头人,标准内部管理,健全机制,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鼓励合作社依法采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