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县
城乡
社会
救助
工作
调研
报告
全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是建立在社会根本保障根底之上的最后一道平安网,是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xx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获得了较快开展,逐步形成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济为根底,以医疗、教育、住房、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标准化、效劳社会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在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全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
xx县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2万亩,辖11镇3社区,187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315户2504人,农村低保对象9870户22040人,五保供养对象578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社会救助工作稳步开展。
1、城乡低保工作不断标准。我县城乡低保分别实施于2022和2023年。城乡低保实施以来,我们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我县城乡低保运行模式,出台完善了xx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明确标准了申请、审核、审批程序。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监督检查,实施科学管理,城乡低保政策在透明的环境中运作,逐步建立了季度清查,动态调整、民主评议、村镇县“三榜公示〞的运作机制,使城乡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从最初的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现在370元,保障人数由最初的2023人,增加至2504人,根本实现了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农村低保保障人数到达22040人,较最初增加了1万多人,保障标准到达平均每人每月128元。
2、五保供养措施落实有力。202223年我们总投资220230多万元,总面积达12500平方米建设了xx县中心敬老院,极大地改善了五保对象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对具备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目前,我县五保对象对象578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328人。
3、灾害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灾害管理运行机制,修订完善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加强灾情信息系统管理,提高灾情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逐步建立了预防、减灾、捐助、救助和生产自救的多渠道灾害救助体系,有效解决了受灾困难群众根本生活。
4、医疗救助取得重大突破。我县城乡医疗救助分别实施于2023年和202223年。政策出台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医疗救助制度改革,制定了xx县城乡医疗救助方法。202223年我们率先在全市实施了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无缝对接,实行“一站式〞救助,简化了救助程序,提高了救助比例,实现了“当天出院、当天报销、当天救助〞,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二、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我县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索与解决。
1、少数低保对象核定难。城乡低保对象的认定上,按照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张榜公示、年检年审、信息比对等程序,但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分析其原因:一是家庭收入核定难。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民,也就是说低保对象确实认必须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为法定条件。现实生活是万花筒,复杂多样,如果只以收入核定为纳入低保的决定性条件而无视了贫困原因的多样性,现在入户调查多数以估测为主,家庭收入情况在不同的调查时段变动不居,从而影响到对象的认定;二是随着城乡一体化户籍改革,城市对象与农村对象之间难以界定,特别是城乡结合的周边乡村,社会救助标准、对象难以确定,主要表现在征地问题上,失地农民生活难以保障,矛盾较为突出。长期割裂的城乡救助体系正面临制度衔接和整合的客观要求。三是部门间数据联网、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从社保、房产、工商、银行等部门获取信息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许可,在保守工作秘密和居民隐私等方面存在平安隐患,导致部门有顾虑,缺乏有效沟通;四是局部低保对象缺乏诚信,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财产等等。
2、农村五保对象管理难。一是农村五保对象大多以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自救能力最弱,居住分散,加之一些五保对象性格孤僻,不易合群,精神普遍孤寂,思想观念落后,不愿去养老机构,对养老机构缺乏信心导致五保对象管理难度大。二是五保对象住院难,虽然五保对象患病给予全额救助,但少数五保对象因重病、残疾或高龄会导致生活难以自理,在陪护方面没有相关政策和资金,致使五保户医疗难问题突出。三是敬老院运行经费紧张,在敬老院运行经费上,上级部门无相关政策,无资金拨付,我县财政拨付的资金有限,人员工资待遇低,远远不能满足敬老院的日常运行,严重制约了效劳水平的提升。
3、地方财政投入缺乏,社会救助资金筹集难。目前,我县城乡救助资金投入严重缺乏,根本上靠中央和省、市财政支付,一局部需要地方配套,由于地方财力比较困难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如:医疗救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随着社会救助覆盖面的扩大、救助标准的提高,资金缺口将逐步增大。因此,困难群众的希望与救助资金缺乏的矛盾也将会越来越明显。由于财政困难,财力缺乏,加之社会筹资渠道少,致使城乡社会救助资金投入短缺。
4、基层救助工作力量薄弱。城乡救助体系建设中农村低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等重心工作在乡镇,效劳对象在农村,且这些效劳对象居住分散,审查、复核工作量大。各乡镇民政工作站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镇上安排的其他工作,工作工程繁多,任务艰巨不可防止地出现政策贯彻不及时、工作不深入、“漏保〞、“错保〞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对完善我县社会救助体系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长效救助机制,针对我县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居民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动态性,而且低保对象在接受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时,往往隐瞒一些隐性收入和财产。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及比对机制。长期以来,公安、房产、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人社、财政、农机、金融、民政等部门之间出于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和法律法规的保密规定等原因,各自为政,信息封闭,形成沟通壁垒。各级政府关于低保工作虽然明文规定了各部门要配合,但是缺乏刚性约束。因此,建议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明确部门无偿提供信息的法律责任,并以国家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和固定下来。
2、要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开展,“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概念将变得模糊,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户口已实现一体化,统称为“居民户口〞,在这种大趋势下,消除城乡壁垒,逐步缩小城乡低保保障差距,从而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已是必然。随着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已无多大区别,水、电、煤气、米、油等根本生活必需品已经实现城乡同价。
3、加大五保对象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五保对象的日常照料和效劳力度,尽可能发动五保对象进行集中供养。二是根据五保医疗的现行情况,政府应出台新型五保医疗陪护政策,彻底解决五保住院难问题。三是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根底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按规定比例配置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努力提高集中供养率,加强院务管理,提高效劳水平。
4、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财力保障机制。救助资金缺乏是我县社会救助事业开展的重要瓶颈。要积极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与增强民政部门自身积累以及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举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要通过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社会救助资金及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涉及到社会救助方面的民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广开社会筹资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慈善筹资、社会募捐活动,努力扩大社会救助资金规模,满足城乡社会救助的需要。
5、不断强化基层力量,建立高效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快乡镇社会救助管理和效劳网络建设,实行社会救助工作归口管理,构筑基层社会救助效劳平台或便民效劳中心,及时落实乡镇民政工作站人员,尽快建立起精干高效、廉洁奉献的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队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工作机制,从而推进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开展。
6、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借助各种媒体和基层社区的力量,加大对社会救助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社会救助的涵义,社会救助不是社会福利,它是政府对社会困难群体实施的一种特定的补差式救助制度。对有劳动能力的人,要引导其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发动并支持其创业就业,提高全民就业率,为社会减轻压力。对已享受社会救助的人员,要对其加强教育培训,引导其就业脱保,不能形成对社会救助的一种长期性依赖,而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