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04454

大小:34.65KB

页数:2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保护性 耕作 技术推广 调研 报告
关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县区农机局一直把小麦免耕播种技术作为农机推广工作地重点,为全面了解推广效果,XX县区农机局通过走访农机站,农机大户,以及近几年来搜集整理的一些材料、数据,对全市小麦免耕播种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归纳如下: XX县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清楚,雨量集中。春季干旱多风,盛夏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境内光能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为2,701小时,日照率为61%。最多年为3,055小时,最少年为2,276小时。农耕期(3至11月)日照时数为2,157小时,其中5月份为2,959小时,占农耕期的13.7%,对农作物的生长较为有利。2月份为176.9小时,为全年最少期。 5、 6、 9、2023月日照率较高利于夏秋作物成熟。 一、保护性耕作的根本情况 我市现有耕地面积75万亩,农机总动力150.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4300台,各类配套机具达34380万台,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到达90%。近年来,按照“立足大农业、开展大农机、效劳新农村〞的战略要求,该市把开展保护性耕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全市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240台,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230台,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增加对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既可以减少杂草生产和地表水分的蒸发,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也杜绝了秸杆燃烧,保护了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促进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利国利民的好事。202322年,我市玉米机收面积达15万亩,小麦保护性耕作面积达3万亩. 二、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 (一)农业传统的铧式犁操作,使土壤裸露外表,使土壤中水分和营养成分流失,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保护性耕作那么对土地实行免耕或少耕,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疏松深层土壤,根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同时利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据了解,此做法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 (二)我市是一年两熟制农业种植区,实施多项作业环节,增加了拖拉机的次数,提高了作业本钱,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土壤风蚀。实施保护性耕作,其效益有:降低地表径流60%左右,减少土壤流失80%;减少大风扬尘60%,抑制 沙尘暴,保护土壤环境;增加休闲期土壤蓄水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17%-25%;增加产量,春玉米平均增产16%,冬小麦增产1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肥力等。因此,大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开展的战略性调整,到达既能提高产量,又能降低生产本钱的效果。 (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作物品质。实施保护性耕作,由于采用了秸秆还田覆盖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覆盖一年,5厘米土层内有机质增加0.20236%,20厘米土层内有机质增加0.045%。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三年以上,土地有机质开始富集,地表土层开始松软,出现腐叶效应,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生产出品质更好的农产品。 三、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做法 (一)政策带动。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工程的实施工作,将其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中,优先、重点补贴玉米收获机和小麦免耕播种机,并形成了长效投入机制。202322年,在黄夹召开了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演示会,农机局局长及农机大户30余人参加了会议。今年,XX县区农机局召开会议,把农机补贴工作做为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作为一项形象工程、利民工程、助农致富工程来抓,2023年又新增玉米收获机80余台、小麦免耕播种机90台。 (二)宣传发动。为深化保护性耕作“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农机部门积极开展信息宣传工作。一是XX县区农机局通过电视、电台、报纸、下乡和户等媒体对保护性耕作进行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加快开展保护性耕作的良好气氛。近两年来,全市保护性耕作工作在电视上报道2023余次,赶乡村大集4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六万余份;二是屡次召开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广泛的开展机具演示活动,组织农民观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让农民亲身感受保护性耕作技术优越性和先进性。对小麦保护性耕作的优越性有了深刻性的认识;三是采取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发放明白纸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保护性耕作的重大意义,并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咨询,面对面的讲给机手听,手把手交给机手做,努力提高机手的业务能力、效劳水平和平安生产意识。 (三)上下联动。为推动保护性耕作的大开展,采取多种措施予以保障。对于参加作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免耕播种机给予跟踪效劳,免费技术指导,无偿维修,假设遇技术及故障难题做到随叫随到,并责任到股室和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效益驱动。我们依托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广泛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示范活动,积极组织他们进行跨区作业,不仅有效地加快了推广速度,而且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业的大规模开展又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参与到该项农机作业效劳中来,有力地促进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的快速开展。202322年,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面积达15万亩,平均单机收入2万元。202322年随着我市小麦免耕播种机械的增加,全市小麦免耕作业作业面积3万亩,平均单机收入1万元。通过大力推广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具,拉动了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等农业机械的市场需求。 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市的保护性耕作有了较快的增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近三年来的宣传,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麦根扎黄泉〞土地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还可蓄水抗旱、灭草和消灭病虫害,玉米收获后要深耕细耙,已形成了多年不变的耕作习惯,农民在没有看到保护性耕作明显效果的情况下,要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优惠政策力度不够,购置资金缺乏。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的过程中,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额度太小,特别是在保护性耕作刚刚起步阶段,应加大补贴的比例。 (三)示范基地数量少、规模小、不标准。目前,我市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区还是成点状分布,少那么几十亩,多那么几百亩,并没有大规模的形成示范带,示范带动性差。 五、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建议 根据我市保护性耕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这一段时间对全市保护性耕作的调研,就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加资金投入是做好保护性耕作工作的关键。农机部门在努力争取农机购置补贴工程的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增加资金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本投资,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银行贷款、集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投入机制。 (二)扶持农机大户,开展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他们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宣传示范作用,让机手成为宣传员,机组成为宣传车。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是全面实现我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关键。今后在一段时期内,要进 一步加大保护性耕作的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自愿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购置保护性耕作机械, (四)搞好技术效劳是做好保护性耕作工作的有力保证。农机管理部门在搞好机具推广和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要协调、催促机具的生产厂家搞好产品“三包〞售后效劳,对农机手特别是新购机户进行用前培训、用中指导、用后回访,增强其使用操作水平。 第二篇:XX县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调研报告XX县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调研报告 科学开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正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节本增产增效为目标,以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免耕少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轮作等为主要内容,具有节本增产增效、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减少秸秆燃烧等作用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小麦的免耕播种。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把推广保护性耕作作为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开展现代农业的重点。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开展情况如何,小麦免耕播种技术一直作为我市农机推广工作地重点,推广效果如何,我们又是如何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打造运河名城这一旅游品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市的可持续开展的,带着这些问题,按照农机局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安排,通过走访农机站,农机大户,以及近几年来搜集整理的一些材料、数据,对我市小麦免耕播种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归纳如下: 一、XX县区传统耕作方式 XX县区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的根本特征为“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寒〞。全年盛行风向为南风和偏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左右。 我市粮食种植属于一年两熟,小麦和玉米间作的生产模式为主,小麦种植多采用先旋耕犁旋耕然后用小麦条播机进行播种的方式。近几年我市少雨、少雪,常年刮风,尤其是秋季后期、冬、春季节大风几乎天天刮。由于气候枯燥,加上传统的秋耕地和局部春耕地,导致风沙弥漫,形成沙尘暴天气。不但影响我市人民的生产生活,也与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打造运河名城旅游城市品牌的开展战略十分不协调。 传统的耕作方式因为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旋耕作业,造成土壤失墒大,裸露地表风蚀、水蚀大;会形成犁底层,影响土壤蓄水能力和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有机质含量下降;翻耕后粘土上移,表层有机质含质下降,导致土壤板结。我县属于干旱地区,土壤水份的流失及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等既导致我市粮食产量低,影响我市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开展。 二、XX县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情况 (一)保护性耕作播种机械保有量持续增长。XX县区农机局自202322年以来,响应XX省、XX市农机管理部门的号召,大力开展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推 广应用,以近年来农机补贴为契机,大力开展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小麦免耕播种机的保有量连年增长,从202322年的12台,到202322年的47台,再到截止目前的170台,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实施应用必须通过小麦免耕播种机来实现,而小麦免耕播种机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为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充分的机具保障。 (二)小麦免耕播种面积持续增加。近几年来,三秋作业后都要对每台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业量进行摸底统计,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近几年来我市免耕播种小麦面积连年翻番。2023年免耕播种小麦面积为零,202322年为0.4万亩,202322年为4.2万亩,预计202322年将到达12万亩,增长速度十分迅猛。特别是在青年农机站农场,八岔路杨二庄和康庄镇柴吕油三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成后,以示范基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地区,保护性耕作开展势头更健。 (二)技术模式工艺路线日趋成熟。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了适宜我市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工艺体系是:残茬粉碎覆盖免耕加地表处理技术体系(作物为玉米、小麦)。 工艺流程。玉米人工(或机械)摘穗收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