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余华小说中的少年儿童特征分析.docx
下载文档

ID:603225

大小:22.06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余华 小说 中的 少年儿童 特征 分析
余华小说中的少年儿童特征分析 摘 要:余华的小说一贯喜欢描写少年儿童人物的生存境遇,他的笔下永远不乏各类少年儿童的形象。这些少年儿童的成长史极为艰辛苦难,不同阶段的少年有共性也有个性,人性的善与恶在血腥与暴力、苦难与死亡的矛盾冲突中表达出来,构成余华小说中温情感伤、悲剧受暴、在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少年形象。本文根据余华不同阶段的创作风格,分析三个阶段的少年儿童的特征,并对其共性进行解读。 关键词:余华;少年儿童群体;阶段;共性解读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根据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余华小说中的少年儿童形象可归纳成三个不同阶段来分析,分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期(1983—198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1986—1989)、九十年代初至今。 一、初登文坛阶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期,余华初登上文坛,这一创作阶段被余华自己称为“自我训练期〞,他将川端康成和汪曾祺作为自己的精神導师,学习他们唯美的创作风格。他在我的写作经历中是这样形容自己这一阶段的创作的:“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小说创作的。当时我深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川端作品中细致入微的描述使我着迷,那个时期我相信人物情感的变化比性格更重要〞。【1】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星星、竹女、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等,这些作品风格大都唯美感伤,在心理活动的描摹上非常生动细致,主旨更多在赞扬人性和情感的美好。 星星使用写实与抒情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年儿童形象。小说塑造的是一个性格很执拗、对音乐十分热爱的少年“星星〞的形象。沉醉在自己音乐世界的星星,整天都骑在阳台的栏杆上练小提琴。星星的父母因为担忧他的平安,加上左邻右舍的不满,便悄悄地把他的小提琴卖了,星星因此而感到莫大的悲伤和失落。星星是一篇具有唯美主义色彩的人物成长小说,读来很容易想到汪曾祺的受戒,又有一丝忧伤之意,让人容易联想到川端康成的忧伤笔调。小说叙事也很简约,无论是对少年聪颖执拗的性格特征的描写,还是对少年内心活动的展示,都显示了余华良好的艺术感觉和对细腻的内心世界的把握。 同时期其他作品也是凭借细致精巧的笔触描写孩子的内心世界,兼具感伤忧愁的抒情基调。这一时期余华的创作其实更像是儿童文学,所以这一时期的少年形象也是极具温情色彩的,是带有“美好的忧伤〞特点少年。 二、第一次转型期 1986年至1989年,是余华小说创作的第一次转型期,也是在文学史上极具个性的先锋文学崛起期。这一阶段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开端,余华的作品开始远离川端康成,不再以温情唯美作为主要特点,而是转向暴力与冷血,小说频繁出现鲜血、死亡、暴力等元素。少年不再成为温情的代表,成为成人世界暴力阴影下的受害者。 十八岁出门远行可以看作是余华创作转型的第一次成功试验。小说中记叙了“我〞——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在父亲的怂恿和鼓励下离家独立出门远行的经历:由苹果被抢到车玻璃、车轮胎被抢,最后再到“我〞的红色的背包被抢,车子和“我〞都遍体鳞伤,才真正认识了父亲所说的“外面的世界〞。这篇小说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作者设置的主人公是一个刚满18岁的少年,18岁是社会认可的少年与成人的分界线,当主人公第一次出门远行初次见识到社会的险恶后,宣告他的成人仪式以一种遍体鳞伤、满是伤痕的结尾完成。 这一时期,不管是十八岁出门远行还是其他作品,都带有无感情、无温情、先锋性的特征。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创作阶段作品里的少年儿童们具有悲剧性特点,也有局部呈现出人性本恶的本质,他们有的是自身无意识作恶的主体,有的是成人有意识作恶的受体。 三、回归温情,肯定亲情时期 经历了冷血残酷、暴力血腥的先锋创作阶段,到了90年代,余华的创作一改先锋作家割裂情感的创作特点,开始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回归温情特征。从在细雨中呼喊到活着再到许三观卖血记等等,虽然仍旧不可防止地存在关于残忍的现实社会的描写,但可以明显感知到余华在亲情上的回归,说明他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性的看法有所改变。 在这几部作品中,底层人物不管生活得多么卑微,他们都用尽全力继续生存,充满了苦难的意味,比方活着中的有庆和苦根,他们都是挨饿者: 有庆正在长身体,没有粮食吃,人瘦得像根竹竿。有庆总还是孩子,家珍有病路都走不动了,还是到处转悠着找野菜,有庆跟在后面,老是对家珍说: “‘娘,我饿得走不动了。’ 家珍上哪儿去给有庆找吃的,只好对他说: ‘有庆,你就去喝几口水填填肚子吧。’ 有庆也只能到池塘边去咕咚咕咚地喝一肚子水来充饥了。〞【4】 正在长身体的有庆没有粮食吃,只能靠喝水来充饥。有庆顽强地成长着,只是上天捉弄,他最终因为过度抽血而死。 苦根,又是一个饱受饥饿的孩子,他是被豆子撑死的,这无疑展现出了那个时代饥饿对于人尤其是少年和儿童的戕害: 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这孩子不是嘴馋,是我家太穷,村里谁家的孩子都过得比苦根好,就是豆子,苦根也很难得能吃上。〞【5】 饥饿是这个时代成长岁月的普遍现象。余华把挨饿的劫数加置在少年身上的同时,也在他们的精神领地早早地规划好了成长的意义。由此不难发现,90年代以后的余华,对世界的认知是残酷中带着善良的温情的,所以这一阶段的少年儿童虽然是苦难的承受者,但也同样是面对强大莫测的命运也不屈、挣扎生存的勇士。 四、共性解读 从余华整体创作特点来说,所有少年儿童的形象都是具有一定共性的。这种共性表现在时代印记、认知世界和作者精神等方面: (一)深刻的时代烙印 苦难意识是余华小说常见的话题,常与暴力、生死、亲情联系起来。这种苦难,是精神化的不是表现化的,是内隐的而不是外显的。这种苦难,折射出余华对那一代人内心经历的忧伤和叹惋,也可以视为余华自身精神成长史的平静表达。归根结底,余华小说中个人的悲剧源自于集体的悲剧,而集体的悲剧那么源自时代的悲剧。经济根底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原理,反映在芸芸众生最平常的生活之中,并通过一个群体的遭遇折射出经济生产力的状况。经济落后最首先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和破坏,并通过民间疾苦得到反响。特定的时代造就了受苦受难的人群,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少年儿童顺理成章地被当做时代的献祭品,在巨大的命运漩涡中被淹没直至无声。 (二)对成人世界认知的加深 在成文法律中,少年儿童是被保护的群体;但在社会约定俗成的游戏规那么里,他们更多时候是被戕害的存在。从感伤温情到血腥暴力再到对亲情的回归,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说明余华对世界的看法发生着变化。作品是作家精神世界的反映。少年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在逐步认识自身所处的环境,并做出一些尝试来改变或者适应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原有的单纯、善良被破壞,但也使得其对成人世界的规那么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严格意义上,未成年世界与成年世界是并不冲突的,在余华的小说中,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屡次交锋,或者说未成年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最终以失败告终,尤其是在绝对的男性话语权下主导,丧失话语权,宣告成人游戏规那么的胜利。 (三)作者精神 独特的童年生活经历与成长环境会使一个作家养成异于常人的性格和心理因素,作者精神影响其创作。余华的不同于常人的生活经历有二:其一是余华的医生家庭背景和五年牙医的经历。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工作繁忙并没有多少时间去照顾孩子。他经常在父母工作的医院游走,夏天常到离家只有几步之遥的医院太平间,在水泥台上躺着享受宁静与阴凉。后来当牙医的经历也使他见惯了医院的血腥场面。其二是余华的“文革〞经历。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余华,幼年到少年成长期间正好是“文革〞期间。独特的童年生活使得他对于人性的善与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血腥与死亡因素的运用也更为娴熟。于是,在塑造这群未成年的小孩形象时,余华是冷峻的,孩子的天真与世界的厌恶鲜明比照,更能完成余华对成人世界乖张人性的批判。但同时他也是温和的,对苦难的特殊关注和对人物命运独立性的尊重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和悲悯的情怀,使他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作家的品质。 三个阶段,两次转型,对人性肯定——否认——肯定,说明了余华早期创作中的某些特质是他无法抹去的精神印记,他的血液里不缺少温情因素。可以说,前后几次转变使得每一个阶段他所塑造的少年儿童都不尽一致,然而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冲突比照,少年儿童形象才得以从作品中抽离独立出来,成为作家笔下的独特群体。 参考文献 [1]丁帆、傅元峰.余华的暴力叙事[J].当代作家评论,2023.6:126-129 [2]余华.余华精选集[M].2.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23.174 [3]余华.余华精选集[M].2.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23.182 [4]余华.活着[M].85.北京:作家出版社,2023.107-108 [5]余华.活着[M].85.北京:作家出版社,2023.179 作者简介 陈沩,男,湖北大学文学院2023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本科生,作品见于档案记忆、荆楚学术等期刊杂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