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人才
结构
调研
报告
人才结构调研报告
入世以来,我国面临着日趋剧烈的国际竞争、产业大转移、结构大调整、人才大流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挑战,以及区域竞争力所产生的压力。抓住人才与产业两条主线,使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协调,协调各开展要素之间的关键问题,是建设和谐、民主、富强的小康社会所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课题之一,正确定位我国人才结构及其开展趋势,是这一课题的首要问题。
我国人才结构的主要特点
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群众教育转化。国家人才开展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表达在高等教育的开展水平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数量及其在全体国民中的比例,实际反映了一个国家专门人才的根本数量状况,代表了国家人才开展的潜力。根据2022年我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全国就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例,经估算,2022年我国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才为6655.19万人,占就业人才比例的6.8%,占总人口比例的5.15%,占15~64岁人口的7.2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到达420万人,是1985年的6.8倍;高校毕业生总量到达280万,是1985年的8.9倍,高校毛入学率到达17%,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群众教育〞转化。
人才配置进入历史性转折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带来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状况的根本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202349万人,到2022年,仅为74202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才1999年以来减少了130万,下降4%;党政人才减少59万,下降7%;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1998年的262.5万人,减少到2022年的212.3万人,2022年又有所上升。与此同时,1994~2022年,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分别增长了29倍和3.4倍;二者总量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3%和11%。我国人才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市场经济开展的方向,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随着体制改革的开展,未来一段时期,这一变化趋势将可能继续扩大。
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我国人才产业分布的突出问题是,人才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就业人员的产业分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从三个产业的产值看,2022年,
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分别是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
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50%、21%和29%,而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分别是5%、18%和77%,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的比例分别是1.2%、15.2%和83.6%,差异较大。这意味着第三产业在集中大批人才的同时,人才对国民经济的奉献率明显低于其他产业,与加强农业根底地位和开展制造业大国的目标不相适应。
四大趋势揭示未来十五年人才结构变化
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深化改革、全面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主要趋势表现为:
经济和社会开展对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强。统计分析说明,人才开展与经济开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专家预测,“十一五〞到2023年,中国经济保持8%左右的增长是完全可能的,在202322~2023年保持7.5%左右的增长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现行生育政策不变,预计202322年中国人口总数将在14亿以内,到2035年左右人口增长到达峰值后将逐年下降,到2050年人口总数将控制在16亿以内。按此推算,中国人均gdp从2022年856美元的中下等国家水平,经过20年的开展,到2023年将到达3150美元左右,进入到中上等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从目前状况看,202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汇率折算刚刚超过202300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与兴旺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较大的开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对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从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看,与兴旺国家90年代中期最低水平(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在人才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人才供求总体上存在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的状况。
产业结构变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结构。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根底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效劳业全面开展的产业格局〞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产业结构变化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人才结构。但从经济学家有关经济开展阶段与gdp和劳动力产业构成的关系看,我国劳动力的产业配置明显落后于gdp的产业配置。2022年,我国三个产业gdp构成分别是15%、52%和33%,但劳动力产业构成却为50%、21%和29%,而人才构成那么为5%、16%和79%,也与gdp构成形成鲜明反差。在人才培养方面,未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必须以技能培训为根底,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和第二产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开展状况相适应。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的需要,造就一大批信息、生物工程、新兴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以及国防现代化等所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制造业大国〞的要求,大力培养完成工业化所要求的高级技能人才;适应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统筹开展的要求,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根底。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人才结构合理下的质量提高。突出表现为要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海外人才。1978年至2022年,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6%,而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人才总量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人才增长的增长弹性系数为0.9,即人才每增长1%拉动劳动生产率提高0.9%。从1994年到2022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增加了72%,但与兴旺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各级各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人才开展从根本上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劳动人口增长对现有人才结构的升级提出了新的课题。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对人才开发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稳定中略有增大。16~59岁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在1990~1996年期间一直在61%~62%之间徘徊,随后提高到1999年的63.2%。根据人口预测,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一个时期。劳动人口的增长使我国人才培养面临扩大投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等一系列重大课题。根据我国教育长远开展规划,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到202322年,我国将根本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到达25%以上,较大程度上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力争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到达9年左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级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将根底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开展并重,力争实现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的目标,促进教育公平,从根本上提升国家人力资源素质,全面提高国家人力资本含量。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