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人大新闻宣传五多五少调研报告.doc
下载文档

ID:599184

大小:21.50K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人大 新闻 宣传 五多五少 调研 报告
人大新闻宣传五多五少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日趋完善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开展,地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比拟明显。但客观地讲,目前,人大宣传工作仍然落后于时代开展与人大创新实践的要求,普通存在“五多五少〞的“通病〞。 一是领导代表宣传多,普通代表〔委员〕宣传少。主要日常信息报道和对外宣传,一切围绕领导转,通篇不是常委会XX领导亲自带队视察调研,开展执法检查,带头明察暗访,深查细究;就是领导强调指出和要求,听不到也看不到代表和群众的身影和呼声,这一点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人代会、常委会会议的宣传上。领导参加某代表团审议时讲了什么,报道详细,其他代表说了什么,报道简略甚至不予报道。例如,某市人代会期间,XX日报连续以整版篇幅刊登对县区长代表的专访、对市直部门和“一府两院〞主要领导代表的专访,而来自第一线的农民代表、工人代表、知识分子代表审议报告,提议案、建议等方面履职情况的报道显得少而弱;XX电视台对每一个县区委书记代表进行了专访报道,其他数百余名代表没有多少面孔亮相。当地党报电台对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报道,大半篇幅是主任讲话内容〔与会的副主任、秘书长姓名每次都予以交代,其他委员只字不提〕,而众多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会议上如何为人民代言根本未见反映。 二是模式化宣传多,多样化宣传少。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法律性、程序性强,因此,常规的人大宣传工作普遍存在着模式化、程序性倾向。对人大“三会〞、执法检查、视察工作的一些程序性工作报道多,而内容鲜活、具有思想深度的报道少。对人大常委会会议,通常的作法是把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议程,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与会人员范围一交代,再把领导讲话重点一摘录,就形成了会议新闻稿。笔者注意搜集了某市党报和电视台对几次人大会议的报道,往往是会议时间、会议名称、会议议程、主持人等内容占三分之一篇幅,领导讲话内容占三分之二篇幅,至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组成人员的发言,在审议中有什么不同观点,审议意见是怎么形成的,“一府两院〞所作的专项工作报告里反映的公众关注的内容是什么,代表提出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等等,根本上闭口不提,读者、观众、听众、网友希望得知的这些信息,很难从媒体上看到。平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动实践、闭会期间代表履行职责的先进事迹,很少见诸媒体,纪实、侧记等鲜活、生动、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较少。模式化、程序性的新闻面孔呆板,千篇一律,干巴枯燥,味同嚼蜡,缺乏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人大工作宣传多,人大制度理论宣传少。人大宣传涉及面广,既包括人大日常工作,还包括人大制度理论。人大工作与人大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大工作主要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做了什么事情,人大制度虽然要通过人大工作来体现,但它具有更深的内涵、更大的外延,涉及的面很宽,几乎一切关于民主法制、民生民权的事情都属于这个范畴。而时下一些人却单纯地认为,只有宣传人大日常工作的信息稿件和通讯报道是人大新闻稿,而言论、评论、理论研讨、调研报告,以及有关人大制度、推进依法治国,人民群众的民主实践活动等网络媒体文章不是人大宣传。现在媒体发表的人大宣传作品,或者说纳入统计考核的人大宣传作品,根本上只限于人大工作范畴,宣传人大制度与理论创新的新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四是县级以上人大宣传报道多,乡镇街道人大宣传报道少。现网络媒体和报刊杂志发表的人大宣传稿件,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县、市、省级和全国人大工作的新闻报道和理论文章,反映乡镇街道人大开展工作,推动民主法制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活动很少报道。乡镇人大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城市街道人大工作是县区人大工作的有机构成。从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展历程看,村级直选、县乡两级代表直选、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活动都是乡镇农村和街逍社区的实践根底上稳固提高的。这些民主实践活动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缩影,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脉相承,迫切需要各级人大特别是乡镇街道相关机构深入挖掘和认真总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五是人大内部报刊宣传报道多,对外舆论媒体宣传报道少。目前,人大宣传报道仅仅局限于人大报刊和网络媒体,仍未摆脱“人大工作人大干、人大宣传人大搞、人大信息人大登、人大新闻人大看〞的被动局面,党报党刊等社会主流媒体对外发表人大通讯报道的不多。加之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人大存在一些错误的思维观念,即人大理论宣传和信息报道只能在人大内部报刊发,不能在其他刊物发;年度考核登记、奖励,涉及党报党刊、政府网站、网络媒体发表的文章一律不算,甚至是外省、外地人大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发表的人大理论宣传和信息报道也不认账;还有一些省市人大固步自封,画地为牢,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只刊发本省和本地的官方成认无争议的人大文章,对外地的人大宣传稿件或有争议的理论研讨文章直接封杀,概不登载,束缚了自己手脚,阻碍了人大信息交流,使人大宣传误入歧途,影响了人大工作创新开展。 认真分析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五多五少〞问题和现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这主要是专业和业余新闻工作者对人大制度还理解不深,习惯像宣传党委、政府工作一样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普通代表〔委员〕相比,领导干部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为会议的组织者、主持者,适当多报道一些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但是过多过重,宣传导向就值得质疑了。这是因为,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之间没有上下贵贱之分,权力平等,无论是官员代表,还是工人、农民等基层代表,都没有特殊权力,都是集体行使权力,一人一票。人大会议上,没有这“长〞那“长〞,这“领导〞 那“领导〞,这“主任〞那“主任〞,只有代表。人代会、人大常委会是民主议事堂,是“代议制。〞人大宣传应该突出人大代表这个主体,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依法行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一府一委两院〞及其有关部门都是由人大产生、向人民负责的国家机关,是被监督和接受监督的对象,是人民的公仆,不能凌驾于人民和代表之上。况且,领导干部平时掌握着话语权,表达自己意愿和观点的时机、场合很多,而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表达权的实现那么受到身份、地位、时机、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其次,是受领导惯性思维的支配和影响,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在写稿时突出了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领导也习惯和乐意接受作者这样宣传,这实际上就是有的记者、通讯员功利思想作怪。宣传官员,投其所好,即使不能交换一点什么,起码也能混个脸熟,以后办事方便;而宣传基层代表,那么获利甚微,甚至“瞎费力气〞。同时,领导讲话都有书面材料,拿过来剪辑拼凑一番就能完成稿件的“主体工程〞;而要广泛反映其他组成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那么必须“坐会〞,起码要在会议记录里寻章摘句,麻烦费力。如果要写得深刻、新颖、感染力强,更得事先“磨刀〞,讲究“诗外的工夫〞了。一些记者和通讯员写稿图简便、图省事,不愿意下功夫,只能这样做。 再就是不少领导只看重人大及其常委会做了什么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宣传了没有,而对人大制度宣传并不重视,觉得人大制度设计和理论创新也是全国和省级以上的事,离我们很远,关系不直接,无需劳心费心地去研究探讨。 还有就是对人大新闻宣传的学习培训没有跟上,特别是对县区、乡镇、街道人大宣传通讯员的辅导培训不及时、不经常,催促检查、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备,缺乏与社会媒体的协调,难以融入党政大宣传的范畴,不能引起社会热切关注,形不成气候。 另外在统计考核和奖惩上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工作导向有偏差,无法调动人大干部写稿投稿的积极性;同时也存在一些不便操作的问题,因为宣传人大工作和人大制度的作品不大容易界定和区分。 为此,笔者建议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要加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有效载体,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内容应该包含:各级人大代表都由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决定国家的各项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执政党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作出的所有决议、决定都须经过充分的讨论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那么来进行。 二是要创新人大宣传报道方式。人大工作程序性很强,而且很多程序都是法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定、决议,具有普遍号召力和约束力,需要向社会公布,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重要工作和重要活动,也需要向社会公开。因此,在地方人大新闻宣传中,程序性报道是不可缺少的。但要增强宣传效果,还得创新宣传方式,注意从模式化、程序性向多样化、生动性转变,在内容上出色,在形式上出彩,在立意上出新。对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会议审议等工作和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主题活动开展等,既要报道动态,更要注意反映人大常委会开展这些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收到的实效。同时要搞好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特征是能深入触及新闻事实的本质。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报道,不仅应做到会议程序准确无误,而且应开掘会议议程中为读者所关注的热点、疑点,予以及时解读和宣传。还要注意报道反映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审议过程,反映各项决议决定形成过程,体现民主议事的方式方法。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做出决议、决定并公布后,要进行后续报道,反映该项决定、决议对推动民主法制建设或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开展所发挥的作用。特别对“一府一委两院〞及其相关部门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人民群众对此的评价和反映,要有选择地予以报道。会议报道尤其需要改良。对有的会议应改变报道的角度,让会议本身只作一个新闻由头,在开头或结尾处略作交代即可,将着眼点、着力点放在受众需要知晓的信息上。要充分运用特写、纪实、侧记、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言论等多种体裁,用真实的事例、生动的细节、深刻的解读,增强地方人大工作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还应注意发现和采写那些体现人大制度的社会新闻、理论研讨文章〔这类社会新闻比人大工作新闻更易被系统外媒体采用〕对外发表。 三是要扩大宣传范围。人大宣传涉及面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以及代表工作、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都是人大宣传的内容范畴。不能单纯地认为只有宣传人大日常工作信息稿件和通讯报道是人大宣传,而言论、评论、纪实和理论研讨、调研文章就不是人大宣传。人大工作仅仅是各级人大宣传的一个方面,同时单凭简单的信息报道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人大日常工作的新闻宣传,更应注重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宣传报道,在一年一度的人大好新闻评选与表彰奖励中,应注意用“大战略〞“大宣传〞的理念,引导作者写出好作品,将其“向外扩张〞,力争更多的新闻佳作和人大宣传稿件发表到人大系统外的更多媒体上去,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使受众最大化,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四是要注意引导和鼓励。人大宣传要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和人大代表集体作用。要通过学习培训、领导带头等途径和方式,深刻理解人大制度的精神实质,从而改变地方人大宣传中重官员代表〔主要领导〕轻基层代表〔委员〕、重程序性轻生动性、重人大工作轻人大制度的现象。要善于把人大理论宣传和人大日常工作报道有机结合起来,把市县人大工作与乡镇街道人大民主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和认真总结人大工作的创新实践,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要把那些宣传人大制度而可能被无视、被遗漏的作品,纳入统计、考核范围,只要是宣传人大的通讯稿件,无论是人大信息、新闻、通讯、报道,还是人大言论、评论、侧记、调研报告、理论研讨文章;不管是人大报刊、网络媒体,还是党报党刊、省内省外,一经采用,一律成认,并定期登记考评。对人大优秀通讯员和社会新闻工作者致力人大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