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产
扶贫
集体经济
发展
专项
监督
检查
报告
关于产业扶贫和村集体经济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报告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甘办发(2023)25号)文件精神,2023年我院继续协同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全省产业扶贫和村集体经济脱贫任务的督查工作,我院党委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王福生院长为组长、王俊莲副院长为副组长的专项督查组,通过查阅资料、座谈访谈、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等方式,督查组于2023年2023月2023日至14日,分两组先后赴陇南市XX县区、甘南州XX县区、XX市XX县区、定西市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和庆阳市XX县区6市(州)6县,选取12家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深度贫困村120户农户,对产业扶贫和村集体经济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将督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督查总体情况
(一)全省产业扶贫工作整体情况
1.产业培育
通过调研,各地继续大力开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地方优势特色产品,并结合2023年3月25日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支持贫困户开展“五小〞产业的指导意见,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容易上手、短平快的“五小〞产业,构建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为重点、地方特色优势产品和“五小〞产业为补充的扶贫产业体系。2023年上半年,全省75个贫困县开展产业和“劳务+产业〞的未脱贫户牛、羊存栏分别到达20.12万头、134.28万只,蔬菜、马铃薯、果品、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为19.57万亩、37.9万亩、56.03万亩和50.78万亩,扶持3.68万户贫困户开展“五小〞产业。
2.主体带动
采取“轻资产引进〞和“混合型组建〞方法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引进北京德青源、陕西海升等一批省外大型龙头企业,推广县级统筹组建国有农发公司、乡镇设立分公司、每个村建合作社的“庄浪模式〞,探索各级合作社控股、国有和民间资本参股组建富民公司的“宕昌模式〞,2023年1-9月份75个贫困县新培育引进龙头企业285家、龙头企业总数到达了2728家。
立足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没有〞的问题,2023年省级财政筹措2亿元,按照深度贫困县2023万元、其他贫困县7万元的补助标准,新建合作社2862个,实现了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
同时,整合工程资金5.26亿元,扶持320235个合作社标准提升,并创立省级示范社485个。截至9月15日,全省贫困村合作社运营标准和较标准的26698家,到达了73.33%。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连农户建基地〞的思路探索推广带贫机制,健全企业牵头、合作社组织、订单种植、保底价收购等带动贫困户机制,积极推广轻资产的“德青源模式〞,政府主导组建国有农发公司的“庄浪模式〞,合作社控股组建富民公司的“宕昌模式〞,企业牵头、合作社组织、订单种植、保底价收购、贷款支持、农户增收的“蓝天模式〞,“六位一体〞的“康美模式〞,技术培训投种回收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中天模式〞和“中盛模式〞等带动贫困户开展的模式,目前参加各类合作社的贫困群众达47.8万人,小农户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农业开展中来。
3.资金扶持
2023年9月30日,XX省农业农村厅和XX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并落实好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等配套政策的通知,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每户贫困户安排了人均5000元、每户不超过3万元的到户到人产业开展资金,2023年方案落实56.6亿元,截止8月底已落实48.78亿元,占86.18%。同时,要求各县区严格执行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必须与“一户一策〞挂钩、与农民自愿意愿挂钩、与真种真养挂钩、与见钱见物挂钩、与奖勤罚懒挂钩的“五个挂钩〞的原那么,并建立了资金使用管理的负面清单,加强资金标准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实打实用于产业开展。
4.技术培训
紧紧围绕助推六大特色产业开展和农民在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组织实施了分类培训。一是对全省3720个深度贫困村村干部、新型职业农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培训。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全覆盖培训。2023年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476万人(其中,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9826人),完成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全覆盖培训13.86万人。三是举办全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发挥带动作用专题培训班,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直接开到乡镇,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龙头企业负责人共7.3万人参加了培训。四是建立起了6500人的市、县、乡三级辅导员队伍,分级举办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培训1200人次。五是按照每个贫困村有1名农技人员的要求,从省市县农口系统及乡镇选派6385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6222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一对一〞农业技术效劳。六是省市两级成立专家组,开展巡回技术指导,为全省贫困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效劳。七是在75个深度贫困县7864个村建立了贫困户产业指导员制度,共聘请产业指导员1.24万人,已开展入户宣讲产业扶贫政策15.6万场次等等。
5.产销对接
截止目前,贫困村果蔬保鲜库建设工程已在有需求的46个贫困县建成果蔬保鲜库202315座,占总建设任务的20234%,购置移动保鲜库222辆,占总购置任务的20236%,贫困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得到有效改善。2023年成立了由省内外200多家企业参与的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2023年组建了牛、中药材、洋葱、花椒、百合、马铃薯、苹果、蔬菜等8个分协会,组织省内农产品经销企业抱团出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与广西凭祥和甘肃的5家企业签订了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协议,协议总金额超过25亿元。2023年举办了甘肃特色农产品北京推介会,共组织全省180余家企业2022余种农产品参展,北京新发地市场、甘肃好食材公司等24家企业现场签约5.3亿元;
2023年、2023年省政府联合农业农村厅连续两年举办了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和贫困地区农产品对接活动,大力宣传推介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和“甘味〞特色农产品,共签约223.8亿元,其中贫困地区74.83亿元;
2023年在临夏举办了“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甘味〞品牌推介签约活动,签约60.19亿元;
积极组织参加了天津投资贸易洽谈会,我省贫困地区的47家企业、150多种特色农产品参展,签约贸易金额6035万元。
6.风险防范
初步构建起了保险保本垫底、入股分红保底、公益岗位托底和低保政策兜底的“3+1〞保险保障体系,设立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力争实现有投保意愿贫困户的主要增收产业全覆盖。从2023年开始,方案3年筹集38.86亿元财政补贴资金,开展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在开办马铃薯等2023个中央补贴品种和苹果、中药材2个省级补贴品种的根底上,新增6个省级补贴品种。在全国率先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支持市县开办80多个特色保险品种。对18个中央和省级补贴品种提高保额、降低费率均到达30%以上,并对贫困户参保给予保费减半的特惠政策,贫困户只需缴纳总保费的2023%。2023年全省方案实施80个保险品种,其中:中央品种2023个,省级品种8个,一县一(多)品特色品种62个;
保费总计16.6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3.35亿元,省级财政补贴5.59亿元,市县财政补贴4.32亿元,农户自筹3.41亿元;
纳入参保方案的农户22023万户、贫困户98万户。截至9月29日,全省已签单实施农业保险品种77个,共实现签单保费14.33亿元;
已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数187.8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5.14万户;
累计支付赔款5.4亿元,受益农户30.24万户次(贫困户8.23万户)。
(二)督查县产业扶贫情况
1.产业培育
按照“全域规划、区域布局、流域开展、因地制宜〞的原那么,加快推进脱贫增收产业体系建设。如XX县区建成了以开展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为主的村办合作社;
XX县区自筹资金创新推行以“代养分红〞为主的从岭藏鸡、“示范带动〞为主的中华蜂、“出栏奖励〞为主的土猪、“规模种植〞为主的中藏药材、“培育转型〞为主的羊肚菌、“提质增效〞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融合〞为主的农家乐等七类产业扶持“菜单〞;
XX县区主要开展果椒、高原夏菜、脱毒马铃薯、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工程;
XX县区加快推进草畜、果品、花椒、金银花、新能源、劳务“六大〞脱贫增收产业体系建设;
XX县区大力扶持开展马铃薯、蔬菜、果品和牛、猪、蜂等特色种养业;
XX县区着力推动羊草粮“三大主导产业〞开展等。贫困村初步形成了“一业主导、多元增收〞的开展格局,积极引导村办合作社采取全链条式、订单式、托管式、跨村联合式、扶贫车间合作式等方式开展生产,贫困户增收门路进一步拓宽。
2.主体带动
积极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增加对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以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立足推进村办合作社标准运营,从生产经营方案制定、固定资产购置和建设、生产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盈余分配等9个环节,加强对村办合作社生产经营环节的管理。全面推行产业龙头“三级共建〞,即县抓龙头企业、乡抓专合组织、村抓种养大户,通过国有农发公司投建、村“两委〞领建、能人大户创立,在每个产业链至少建成一个龙头,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两个运营标准的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每户贫困户都参加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订单收购、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劳务用工、果树认购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3.资金扶持
按照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富民公司的带贫模式,发动贫困群众将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到村办合作社,用于培育开展特色产业。同时,积极落实金融扶持产业开展政策,积极开展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贷〞和“兴陇合作贷〞工程推荐,着力解决了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开展特色产业资金短缺难题。严格坚持“五挂钩〞(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使用要与“一户一策〞挂钩、要与贫困户的自愿意愿挂钩、要与见钱见物挂钩、要与真种真养挂钩、要与奖勤罚懒挂钩)原那么和资金使用负面清单,根据贫困户意愿、劳动力状况、产业开展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产业开展资金和入股比例,制定到户资金明白卡。
4.技术培训
紧紧围绕牛、羊、果、蔬、药、薯六大特色产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通过集中举办培训班及田间技术指导,开展各类科技培训。县财政安排专项产业扶贫资金,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全覆盖培训工程,确保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名家庭劳动力掌握1-2项增收技能。结合产业实际,对县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
5.产销对接
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契机,发布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新建公共品牌运营中心,积极培育电商企业,带动增加电商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按照“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市场运作模式,龙头企业通过创立品牌,开设农产品直营店,开展农超对接、电子商务营销等方式,建成了农产品多元化效劳销售网络,将农户分散生产的农产品和需要的效劳集聚起来,以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式进入市场,健全了农产品营销平台、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组织投资贸易洽谈会、展销博览会等,展出地方特色农产品,有力促进了地方农产品的产销对接。
6.风险防范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