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事业单位调研报告4篇.doc
下载文档

ID:596770

大小:47.50KB

页数:3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事 单位 调研 报告
事业单位调研报告4篇 事业单位作为向全社会提供根本公共效劳的载体和平台,在促进经济社会开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事业单位开展中的问题不但影响行政效能和公共效劳效率,也严重地制约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全面展开,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还面临不少问题。 一、主要问题 当前,在传统方案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与市场经济不能并轨的问题,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开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提供公共效劳、公共产品的需要,同时也制约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具体表现为: 〔一〕管理体制不顺,监管制约不力。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管理结构,导致在机构设置、编制配备出现不尽合理的地方。有些事业单位因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开展需要,职责任务、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职能萎缩,编制闲置,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构庞杂、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等现象。另一方面职能加强、任务增加部门的用编需求得不到调剂,特别是有利于推动经济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等重点领域编制资源得不到动态调整,使得编制资源不能全面发挥其应有作用,阻碍了社会事业的开展。这些问题根源在于编制管理法津法规体系不尽完善。虽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条例和法规,但具体到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方面还是缺乏严格的控制措施。有些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无操作标准和依据,只是根据当前的工作情况所谓的量体裁衣,致使主管部门要求设立事业单位编制核定时上下联系、左右攀比;有些事业单位设立以达标为要挟,以审批资金为诱饵,造成机构设置重复、职能交叉。不但增加财政负担,而且容易出现推委、扯皮现象。 〔二〕缺乏法人资格,阻碍自身开展。局部事业单位不具备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的资格,其任务由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办公地点不明确,人员混用,财务不分,行政机关人员兼任事业单位法人。这样的事业单位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能靠财政吃饭、政府喂奶、主管部门输血生存。致使事业单位效劳功能弱化、萎缩,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特点,按照社会需要和市场经济规律寻求自身开展的步伐。 〔三〕政事、事企不分,工作效率不高。一是有些事业单位享受着事业单位的待遇,却从事着与政府部门一致的行政管理事务,甚至还拥有比一般政府部门更大的行政权力。一些并非法定承当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执行着由主管部门直接或间接转移过来的行政职能。二是有的事业单位本身拥有执法权力,全部或者大局部受国家财政资金的供养,却仍然从事经营活动,既是运发动又是裁判员。三有些事业单位占用着国家资源,享受着财政扶持,却未充分有效地提供相应效劳,积极公正地履行应尽职责。 〔四〕事业单位撤并难度大。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当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缺乏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局部事业单位将面临着撤并,人员编制核销、核减和安置。对应该撤销或整合的事业单位,很少有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自己主动提出进行撤销整合,而是以上级部门批资金、上工程等为理由,要求保持现有事业单位,或者一味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反对撤销整合所属事业单位,加大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难度。 〔五〕改革配套政策迟迟不能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涉及事业单位广阔职工的切身利益,如果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养老保险、人员分流安置等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广阔职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社会保障,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大局,致使改革难以到达预期的目标。目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财政管理、转企改制等配套政策迟迟未能出台,成为制约改革顺利推进的瓶颈。 二、思考与建议 〔一〕调整标准机构设置,搞好清理整合。根据县级事业单位不同的类型、性质、运行机制以及开展趋势,按照事业单位清理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搞好清理整合。一是坚决撤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开展,原有的一局部事业单位,有的职能萎缩甚至消失,已经无所作为;有的运转艰难,既无社会效益,也无经济效益;有的依靠财政拨款养人,终日无所事事;有的名存实亡,长期无人员、无资产、不运作。对这此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其人员按政策进行妥善分流和安置。二是合理合并。有些事业单位规模过小,有的职能相近或交叉。对这类单位应在统筹规划的根底上予以合并。三是调整布局。对条块分割、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应统筹兼顾,科学调整布局,裁长补短,优势互补,优化人力、财力、资产等资源配置。通过清理整合,逐步界定和标准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机构名称、人员编制和经费形式。 〔二〕全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对事业单位的有关分类标准,本着先易后难、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的原那么,对清理标准后的所属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行政类事业单位,依法调整界定职能任务,整合精简机构编制,严格标准管理。公益类事业单位,优化布局结构,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举办单位主体的多元化。此类事业单位的管理方法,主要是政策引导、依法监督、搞好效劳,重点管好其领导班子或法定代表人,监管其国有资产的 保值增值。经营类事业单位,按照事企分开的原那么,借鉴国有企业改制的政策方法,搞好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改企转制,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进一步增强自我开展的活力。 〔三〕赋予事业单位独立的法人地位。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未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不得以事业单位名义开展活动。近年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虽然得以全面推进,但其他配套政策法规滞后,事业单位仍处于主管部门的附属地位,与市场接轨的准入证作用也没能充分发挥,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市场化进程。许多事业单位习惯于按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办事,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主动参与的少,不愿意面向社会寻求生存空间,造成事业单位社会化效劳功能的缺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 〔四〕彻底解决合力不强的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政府职能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三者虽然都主张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并不一致。一般来说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加强标准化管理,尽量控制或减少财政供养人员。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那么往往是站在事业开展,同时也站在维护本位利益的立场上尽量保存和开展一些事业单位,在改革中常常充当事业单位的代言人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协调者等角色。事业单位自身那么希望通过改革在既得利益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增加财政供应,同时又能获得自主权。这三者难以形成合力。所以只有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根底上,党委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果断决策,才能在事业单位改革形成合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改革必须注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不能给社会带来新的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尤其不能象以往改革那样把充裕人员推向社会。因此,需解决四个问题:一是根据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建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二是要解决好改革前后新老退休人员待遇的平稳过渡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衔接方法,切实解决人员身份转换以及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保障问题;四是要解决好人员分流安置问题,认真研究以单位、行业为根底的,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人员安置政策,对到达一定年龄或工作年限的职工,研究较为宽松的提前退休政策。 〔六〕推动事业单位配套改革。一是逐步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实现事业单位职级制,推行职员制;二是探索实行公共财政购置效劳新模式,可由社会提供的公共效劳,通过公开招标、向有资质的社会组织购置效劳;三是改变财政供应方式,辞别单纯以人定费的形式,从养人转变为养事;四是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办公益事业,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置效劳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 〔七〕管好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前提下,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核减职能减少、工作任务不饱和单位的人员编制。尽量把有限的编制资源向重大民生保障方面倾斜,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向关乎全局工作方面倾斜。 关于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情况的调研报告事业单位调研报告〔2〕|返回目录为全面准确掌握我县各类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根本情况,有效推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开展,县由劳动保障局牵头,组织工商、税务、经济商务、供销、粮食等部门,按照条条管理、块块分割,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对全县所有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各类用人单位参保根本现状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加快全县经济开展的同时,理清工作思路,健全工作制度,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加大职工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根本形成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各类用人单位367户,涉及职工26472人〔在职19686人,退休6711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283户,涉及职工15957人〔在职11654人,退休4303人〕,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84户,涉及职工10515人〔在职8032人,退休2408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15957人,欠缴保费46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7327人,欠缴保费506.8万元;参加医疗保险15957人;参加工伤保险946人.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参加养老保险6690人,欠缴保费437.56万元;参加失业保险2323人,欠缴保费47.71万元;参加医疗保险3476人,欠缴保费264.45万元;参加工伤保险3257人,欠缴保费18.27万元;参加生育保险2301人,欠缴保费15.25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局部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认识缺乏,个别企业未参加社会保险.一是个别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在稳定员工队伍、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调发开工的积极性方面的作用认识缺乏,因而缺乏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二是员工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意识,由此减弱了他们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这一点在我县的外来企业中较为突出. 〔二〕欠缴社会保险费的现象仍然存在.我县的企业一般都是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科技含量低、产品档次不高企业,产品本钱高、利润低,有些初始运行的企业都在负债经营.为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局部企业存在欠缴社会保险费的现象. 〔三〕存在选择性参加社会保险的现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因失业、工伤风险较低,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积极性较高,而不愿参加失业、工伤保险.我县大多数企业员工是本地农民,就近务工,半工半农较多,因此多以土地为保障,所以参保缴费意识淡莫,只求多挣点钱,从而存在尽量少参保甚至不参保现象. 〔四〕瞒报、少报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企业为尽可能降低企业本钱,保证利润的最大化,想方设法瞒报、少报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 〔五〕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参保管理困难.目前,我县相当局部企业的员工大多属于临时用工,存在今天干,明天走的现象,人员极不稳定.社保经办部门很难准确掌握企业职工人数,多数老板都会以此为借口不参加社会保险.另外,由于各地社会保险制度不衔接,在政策上也有一定差异,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考虑到在务工当地参保几年,一旦回乡又是一件麻烦事,因此务工人员不愿参保. 〔六〕企业改制进程缓慢导致局部人员参保困难.由于我县企业改革的进程较慢,而且原来单位欠费时间较长,企业长期处于关闭、停产阶段,间断缴费情况存在,而这些单位的人员又有相当一局部已经到私企去打工,他们与原单位未解除劳动关系,而又与新单位形成了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