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万名
干部
下基层
集中
活动
调研
报告
范文
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月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全县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和“挂包帮〞活动以来,我局在县委政府和县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月〞活动的精神,积极开展对乡村的定点精准扶贫工作。今年已进入我局开展扶贫工作的第二年,为进一步了解扶贫工作进展,深入细致帮扶和调研扶贫村现状,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集中月期间中,由局长亲自带队,组织全局机关干部30余人再次来到村开展帮扶及调研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准扶贫村根本情况
乡村位于乡西北部,地处偏僻,距乡政府10公里,村辖10个社,567户2238人,耕地2450亩,平均海拔1000米,属典型高山区。种植业以粮油、茶叶、水果、中药材为主,养殖业以养殖猪、牛、羊为主。共有建卡贫困户107户417人,贫困发生率18.6%,属典型的高旱山区贫困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紧抓实,把扶贫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扎实开展好了各项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副局长冯勇同志为组长的扶贫工作组,具体负责扶贫村的扶贫事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二是在实地调研的根底上,对该村当前的贫困状况进行了细致摸底;三是积极落实后进扶贫工作责任,我局主要领导屡次带着相关人员到扶贫村了解情况、开展调研、听取村两委工作汇报,并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交流座谈,针对该村的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扶贫工作组成人员屡次深入田间地头,就加强村级根底设施、生产生活环境、农业产业开展等建设,立足村情,详细询问,摸清根源,献言献策。
〔二〕深入调研,理清思路。村由10个自然社组成,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全村经济开展缓慢。为切实做好帮扶,改变该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工作组进驻该村后,立即投入工作,广泛深入村民,认真倾听民声,全面开展扶贫工作。活动月期间,共召开了座谈会议22次、走村入户访问村民200多户、与村党员干部和村民深入谈心,摸清了村情、民情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掌握了村民的所想、所急、所盼、所需。
〔三〕尽心效劳,帮扶解困。结合该村实际,驻村工作组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实事。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放惠农政策宣传手册500余份,技术资料500余份,带电影队下乡,组织当地群众观看宣传片、农村安全交通用电等生产宣传片1次,帮助村民解决在生猪养殖、红心猕猴桃种植等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筹集资金8000余元,颗粒复混肥15吨,对特困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
通过近一年的精准扶贫帮扶,村的根底设施不断夯实,人居条件不断改善,村民的经济收入逐步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扶贫工作以单位定点扶贫村的帮扶模式,由于我局职能、管辖范围等因素导致的局限性,使得扶贫村开展规划缺乏科学性,开展缺乏实效性,单位资金能力有限,去年拨付扶贫的十几万元远不能满足扶贫村的开展需求,而且易造成资金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开展。
〔二〕村集体经济开展乏力。村内科学管理、人才、资源匮乏,导致村集体经济开展乏力,农作物种植单一,土地产出较低,农业增收产业项目少。村地处偏远高山,土地十分贫脊,种植业和养殖业根本是传统品种和模式,平均每亩地净产值仅有300到400元,村组织缺乏能力组织村民合力开展,大量劳动力外流,经济开展心有余而力缺乏。
〔三〕村民开展意愿不强。贫困村居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思想封闭保守,大局部百姓不满足贫困现状,靠外出打工增收,其余百姓仍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依靠仅有的土地和国家的扶持政策生活,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
〔四〕根底设施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低。交通、教育、医疗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根底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村道路公路4.8公里,修造于2023年,属原始泥碎路面,至今尚未硬化,另有村民集资修通社道路约14公里,下雨天村民无法出村,直接导致了人口外流和招商引资难,村内大多老弱病残,其中因病致贫的有36户,长期患重大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和致残共计80多人,村办小学三个年级学生才14人,老师仅2人,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扶贫工作的思路与建议
〔一〕转变思路,改变开展模式是根本。改变一直以来的一个单位扶持一个贫困村的模式,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扶贫互助合作机构,整合各扶贫单位的资源与优势,联合乡镇政府以及所辖乡镇富裕村,紧密结合县委书记同志所提出“一村一品〞开展规划,联系全县产业开展规划,组织专家充分考察论证,认真制定本乡镇的开展方向,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共同开展,以此带动贫困村开展。
〔二〕充分利用整合资源,扶持传统优势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的高速开展。因为村一直以来都是开展传统粮食种植等产业,少局部散户养殖牲畜,没有形成规模。再加上全村本来共有劳动力1800余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达1700余人,造成不少耕地荒芜。因此,结合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我县农业“特〞的优势,特别是核桃、花椒、中药材、优质水果等特色,充分调动全村的人力资源,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开展资金。充分研究利用各种物质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形成“一村一品〞的专业村,让农民分享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利润,提高农业比拟效益,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三〕积极采用“扶贫先扶智〞的方法,增强村民开展意愿,提升农民农业技术水平。组织骨干群众参观周边富裕村,让他们了解到齐心开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活质量,积极协调安排有强烈开展意愿的人深入到富裕村去学习,汲取先富起来的经验,进而带动全村、全乡的开展热情,使更多的百姓参加到扶贫项目中来。此外,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鼓励村民就近就业,使项目群众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也有利于减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数量,进一步促进村里的和谐稳定。
〔四〕强化根底设施建设。结合当前的美丽新村建设,争取资金对该村的根底设施建设进行完善,特别是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村两委阵地建设等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根底设施建设,完善村效劳功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质条件,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百姓生活水平。
〔五〕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乡村扶贫考核和改革干部考评机制,进一步发挥政绩评估的引领作用。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上级政府要建立督查制度,严格督查领导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对责任不落实、进度缓慢、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