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鲁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练习题
答案
全套
27
13
第23课死海不死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选出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含义。
①安然无恙〔〕A.事,B出事 C病 D危险
②漂砾〔〕A瓦片 B碎石 C.石头 D.花岗岩
③臭名昭著〔〕 A.特殊 B十分 C.耀眼 D,显著
④肆虐〔〕 A虐待 B侵犯 C.残暴 O.侵占
⑤不毛之地〔〕 A.草木已毛发 C.皮毛区粗糙
〔2〕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肆虐〔ying2) 轻盈〔yiny2〕点缀〔zhui4)月晕〔yun4〕
B葱笼〔long2〕粼波〔lin2〕丘墟〔xu1〕侵袭〔qin1〕
c.干涸〔he2)弥漫〔ni2〕游弋〔yi4) 趋势〔qu1)
D痉挛〔jing1 luan2〕黏膜〔nian1〕麻痹〔bi4)水俣湾〔yu3〕
〔3〕找出以下有错别字的一项〔〕。
A开垦 威胁 绫纱 屡次
8家眷 沉淀 衰竭 铁锹
C.汲水 蹬口 覆盖 岩隙
D.充分 青苔 塌陷 勃然大恕
〔4〕“赞扬、吹嘘、吹捧〞是一组同义词,但感情色彩不同,以下几组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与之相似的是〔〕。
A。保护 庇护 袒护B成果 结果 后果
C.团结 结合 勾结D谨慎 慎重 拘谨
〔5〕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______
A狄社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俺不死,大惊失色,只好将他们全部释放。
B狄杜大惊失色,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因为他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
C.奴隶们屡俺不死,狄社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大惊失色,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D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二、写出以下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_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2〕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
〔3〕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10米。〔〕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死海不死第6自然段。
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①,东西宽5至16公里②,海水平均深度146米③,最深的地凸方大约有400米④。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句,主要说明了_________。
〔2〕文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所列的四个数字有确数和约数两种。其中运用确数的是句_________和_________句,运用约数的是_________句和_________句。
〔3〕死海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
〔4〕这段文字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5〕说明文的语言特别注重准确性,文中加“凸〞的词语就表达了这一特点。
“东西宽 5至 16公里的〞的“至〞能否改成“或〞?
“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主要〞删去后意思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拓展阅读
〔一〕长江水患与流域人口超载
①去年长江水灾的重要原因,除了直接的气象原因外,还应看到沿江严重的人口超载。目前 长江流域人口量已大大超过亚马逊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江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而那三条河的径流总量是长江的5倍,流域面积超过长江的7倍。过多的人口势必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比方森林的砍伐量远远大于生长量,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 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0.2%;1986年,森林覆盖率 a____10%,水 土流失面积却上升到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1%。目前的长江已经变成了第二条黄河,甚至后来者 居上了。正是流域生态的破坏b_____了水患,去年长江洪峰流量虽大,但并非最大。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已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 立方米每秒的C____有23次,去年洪峰流量虽不是最大,但却连续创下新的水位历史记录。这一现象只能用上游森林面积的d_____减少这一原因来解释。据水利专家调查、研究与测算,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座蓄水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②比植被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人与湖争地,导致湖泊蓄水面积大大减少,湖群消失。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一湖群_________。据统计记载: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假设干年来,因国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的面积下降到1984年的2145平方公里,历史上的九百里洞庭湖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gui4〕冠让给了部阳湖。然而,都阳湖同样是〔e4〕运难逃,40年中湖水面积缩小了 1/5以上。
③洞庭湖、都阳湖与江汉湖群,5O年代以来丧失淡水贮量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正建的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容量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减少库容1/4~1/6。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泥,造成了荆江段的\'悬河\'。每到洪期,洪水全靠大堤〔xie2)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几米。
④可见,人口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人口超载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不可重走人口失控--生态破坏--灾难加剧的老路子。
〔1〕按②③段括号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gui4〔〕e4〔〕运难逃 xie2〔〕持
〔2〕在第①段中a.b.c.d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加剧 急剧 仅有 至少 B仅有 加剧 至少 急剧
C急剧 至少 仅有 加剧D.至少 加剧 急剧 仅有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的内容。
〔4〕按文章在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的顺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I〕调节洪峰〔II〕与长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III〕容纳百川
A.〔I〕〔II〕〔III〕B〔II〕〔III〕〔I〕
C〔III〕〔I〕〔II〕 D.〔1〕〔III〕〔II〕
〔5〕为什么说人与湖争地是造成长江水患的原因之一?
〔6〕列举本文所使用的三种主要的说明方法。
〔7〕以下说法不符合文中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长江流域的人口比亚马逊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还多出许多。
B1986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比1957年增加了20.8%。
C.去年长江宜昌洪峰流量不是最大,但是宜昌水位比历史上的最高水位还要高。
D.洞庭湖的面积,1984年比19世纪初减少了3855多平方公里。
〔二〕、昆明为什么会四季如春呢〔这是由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昆明处在北纬30°以南的地区,终年接受太阳光热较多,而且均匀。夏季受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日照少,地面温度不易上升;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气温随高度而降低,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冬季昆明等地上空盛行西风。这股______的气流把附近印度半岛的干暖空气引导过来。另外,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_______北方冷空气南下,因而晴天多,空气枯燥,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四季的气温也就比拟均匀了。
1. 依次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强劲 阻塞 B. 强健 阻挡
C. 强劲 阻挡 D. 强健 阻塞
2. 能准确概括本文说明内容的是以下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昆明四季如春。 B. 昆明夏季不热,冬季不冷。
C. 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D. 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
3. 文中昆明“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昆_________。
4. 昆明的什么地形特点使得这个地方冬季不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5. 文中画括号局部的说明顺序是以下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
A. 从主要到次要 B. 从概括到具体
C. 从本质到现象 D. 从局部到整体
6. 从内容看,本文属于哪一类说明文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事物说
参考答案
一、〔1〕①C②B③D④C⑤A 〔2〕B〔3〕D〔4〕A〔5〕C
二、〔1〕分类别〔2〕举例子〔3〕列数据
三、课内阅读
〔1〕第一死海形成的原因〔2〕①③ ②④ 〔3〕地形物理变化化学变化〔4〕作比拟 〔5〕不能,\'至\'字能准确表达出死海宽度的范围。 \'主要\'删去后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四、拓展阅读
〔一〕
〔1〕桂厄 挟〔2〕B 〔3〕人口超载,过度索取森林资源,造成长江流域 森林覆盖下降,生态环境被破坏,加剧了水患。 〔4〕C 〔5〕因为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群消失,湖泊蓄水面积大大减小。 〔6〕列数字、作比拟、举例子。〔7〕B
〔二〕
1. C 2. D 3. 列数字 夏季温度不会很高的一个原因
4. 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
5. B 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