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科学
习题
求同
科学习题课科学习题课“求同求同”还需还需“存异存异”徐青丹【摘要】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题教学,可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消除困惑,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习题的讲解学生似乎听懂了,可是课后发现学生类似的题目还是无从下手,学生只懂了一题,却不能举一反三,本文对习题的条件和结论、以及解题过程进行了反思,并对此提出了习题解题策略。【关键字】习题 条件 结论 分析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新课教学固然重要,但是要想知识能够灵活熟练的应用,习题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习题教学,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加快知识的熟练应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发现很多学生只知道根据已知条件去解题,遇到实际应用问题缺就束手无策。因此,反思自己的习题课,改变自己讲解习题的方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习题的条件和结论、以及解题过程进行了思考,并对此提出了习题解题策略。一、改变“习题”条件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改变习题条件的关键词,突出内容差异。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去掉题中“斜”字变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肯定是单质”去掉题中“纯净物”变为:“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是单质。2.改变习题条件的内涵,进行变式的反思。例题:某物体重为 0.9 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 0.5 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对比题:某物体重为 0.9 牛,把它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 0.5 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当教师出示例题和对比题时,一开始往往并未发现两者的不同,当有学生发现盛有水和盛满水的不同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开始着力探讨此题的奥妙,紧接着让学生思考解法,进而教师加以引导,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解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多次训练,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是全面而深入的,在不断对比、分析、思考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从而形成学习物理“谨慎、精确”的学习习惯。二、加深习题结论的反思,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反思结论的正确性,联系生活实际。反思结论的正确性是指在依据习题条件得出结论后,检验这些结论是否符合科学规律和客观事实,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案,用结论倒推条件是否正确等,以培养学生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完全燃烧 0.2 千克的木炭,放出的热量有25%被 1 标准大气压下 5 千克 25的水吸收,已知木炭的燃烧值为 3.4107 焦/千克,求水升高的温度。利用公式计算很容易求得水温升高 80。可是如果水温升高 80,那么 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将达 105,不符合实际,在回过来看题目,显然,题中水的末温只能达 100,而且保持不变,因为水在 1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 100,因此水升高的温度应为 75。2.反思结论的可能性,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钢丝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请细心观察,此钳分别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或原理。请你写出两个应用不同原理的例子。解答时,将涉及压强、省力杠杆、有机合成材料的导电性、钳柄上的花纹、金属的防腐性、强度等角度寻找答案的可能性。三、关于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 1.从解题途径入手,培养求异思维。反思解题途径指的是学生在运用一种解题方法得出结论后,能独辟蹊径,对习题进行一题多解,改变传统解决问题的单一性和单向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求异思维。2.改变习题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讨论法:思路比答案更重要,思路的好坏反映出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因此,习题课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必须对学生进行思路的启发。思路启发除了讲评法外,更多的应采用讨论法,只有讨论才能集思广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般以同桌,或前后左右四人小范围为宜,如果习题较多,可以进行分工,每小组负责几个题目,讨论结果可由学生代表陈述,其他成员再补充。如果时间充裕,大家对学生发言进行再讨论。对讨论结果既可由学生点评,也可由教师点评。(2)纠错法:纠错是习题课的首要任务,而对错因的反思是习题课更为重要的任务。错因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知识点没有落实,思路出问题,解题方法欠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讲的思路,引导学生去反思,问一问学生“导致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如果知识点没巩固,就要求学生回到书本中去,对书中知识进行复习,如果是思路、方法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方法指导,并举一个范例,再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进行解题。(3)举一反三法:习题永远不可能在课堂中做完、讲完,而各种类型的题目完全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讲解、讨论、示范等方法得以解决。因此,教师要上好习题归类课,就要精选典型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