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录音新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下载文档

ID:583788

大小:23.28KB

页数:1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录音 新闻 同步 练习题 答案
录音新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新闻练习题 苏七下录音新闻新闻两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进一步落实新闻知识。 2、能够掌握文章的结构。 3、唤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4、掌握写消息的方法。 5、本单元的知识进行连接、比拟,掌握新闻各种体裁。 [学习过程] 进一步稳固新闻知识: 新闻的体裁是多样的,这两课是录音新闻和消息,我们要回忆上节课的新闻知识,明了新闻的概念、特点和结构。 录音新闻 一、根底知识积累: 翱翔 抛锚 溅落 混播 音响 吼叫 硕大 笛声 搜索 遥测 寂静 雀跃 悫参数 测量 海域 盘旋 顷刻 轨道 瞬间 铎鲸鱼 火焰 舰艇 瞄准 轮机 荧光屏 停泊 扶摇直上 沉着不迫 二、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长足开展,以“长征〞系列火箭为主的火箭发射,震撼了全中国人民的心。限于当时国内生活条件的制约,电视还未能在家家户户普及,所以录音报道这一火箭发射的盛况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让更多的人清晰、形象地了解这一过程,电台作了较大规模的实况录音报道,在报道中,现场的声音、解说员的解说、现场观众的欢呼聚为一体,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气氛,让听众如同身临其境。 这是一篇录音播送稿,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比一般的播送稿能更全面、更具体生动地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要注意,课文中,括号里的内容就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 三、课文简析: 全文共16段〔括号里面的录音内容不算〕,可以分成三个局部来阅读: 第一局部〔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第一自然段交代这一局部的内容,主要是在播送时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 第二到第四段写火箭发射前的准备。 首先是海域情况:“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不仅写出了发射海域之美,衬托了人们的心情,也从侧面说明了发射时间和地点的精心选择。 紧接着是“一小时准备〞。括号里面的录音内容真实地传达出指挥所下达命令的实况,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现场的气氛。之后,对发射船队进入发射海域进行描写。执行警戒任务的舰艇、气象船、防护船,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直升机,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接着,“标志着火箭出水点的红色亮点〞出现,这是火箭发射进入“两分钟准备〞的一个命令性的标志。接到这个“命令〞之后,一切跟踪机器全部翻开。同学们在理解这一局部内容时,要知道这并不是作者亲眼所见,而只是自己的知识和了解。 第五到第七段写火箭的发射。 先写了发射舱的情况,十分简单地描写了操作手准备发射的神情和发射的动作。“沉着冷静〞“果断〞都表现了他的熟练和有信心。“操作音响〞和发射的“巨响〞使人们如在现场。然后描写火箭刚发射出去的情景。“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两个比喻句生动贴切地描绘了火箭在海水中发射以后 以及出水飞向蓝天的情景。“顷刻间〞,说明时间短,速度快。与此同时,混播火箭出水后升空时的吼叫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使听众感受现场的气氛,也增强了真实性。 第一局部报道火箭发射的顺序很明确,是按照时间为顺序,由海面到水下,再由水下写到海面与天空。 第二局部〔8~15段〕,报道运载火箭落水的情景。 这局部的报道直接由记者的录音和现场录音结合报道,第一局部主要是由播音员的播音和现场录音结合报道,报道方式有区别。 第八、九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 第十到十二段主要写测量船上的测量情况。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仔细阅读这三段话,〔1分钟〕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一是接到命令后,测量船上的各种测量机器和设备开始工作,二是雷达很快捉住目标,把数据输送给中心计算机,三是甲板高处的激光电影经纬仪二操纵手,从光学瞄准镜里搜索到目标。现场记者的报道,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既准确标准,又明白易懂。同时混播、插播实况,更加增添了真实感。 第十三段主要写直升机的测量情况。 这个局部简单处理,因为记者对直升机测量的情况没有十分详细的了解,而新闻必须是真实的,不可凭空臆造。 第十四、十五段写现场人们的冲动和欢呼。 记者既描述了现场人们冲动的情景,也对事件进行了议论,说明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意义。先播实况“汽笛声、国歌声〞衬托了严肃的气氛,再混播人们欢呼的各种音响,使气氛非常热烈。“一声春雷〞的比喻,点出了这次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 第三局部〔16段〕,写对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的采访。 发射区指挥所负责人的讲话录音。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发射很成功;二是强调成功发射是由于贯彻了独立自主的方针,是由于全体人员的团结奋战;三是表达全体人员再作更大奉献的决心。 全文小结:这篇录音新闻全面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盛赞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战为祖国作奉献的这种精神,歌颂了党的正确领导。这种播音形式在收音机中经常能够听见,我们要熟悉这种形式。 四、写作方法: 1、以声夺人,现场感觉强。文中的声音有两层意思:一是播音员和记者的报道;二是现场的声音。文中逼真的现场音响,鲜活的人物语言,加上播音员和记者的报道,把“现场环境〞再现了出来。 2、描写增强了报道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文中写火箭,写气氛、写心情都形象生动。如写火箭发射十分形象生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文中还有很多比喻,如:“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如同一条出水巨龙〞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新闻两篇 一、根底知识积累: dù 横渡 dí 荻港 jí 随即 kuì 溃退 shan 甚至 yù 享誉 封锁 xi 协定 前锋 xia 泄气 jiān 歼灭 沧桑 框架 sài 要塞 suǒ zhǎn 崭新 fēng jiā 嘉宾 ya 业已 cāng kuāng mù 肃穆 líng 凌晨 gu 设想 nu 承诺 shù 竖立 qín 噙 xiàng 照相 sha 摄像 huī 国徽 金融 shang 盛事 chēn 琛 镶嵌 dū xún 港督 循序渐进 rng xī mi 媒体 qiàn dùn 后盾 bb 生机勃勃 dāng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经久不息 锐不可当 一、背景资料介绍: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是国民党反动政府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阔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篇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二、同学们自读课文3分钟,要求: 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说出这那么新闻的内容。 请同学们用一小段话说出这那么新闻的内容。 请同学们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那么新闻的内容。 答案其实就是这篇课文的标题、导语、主体三个局部。 三、课文简析: ①这篇新闻只有一个自然段,但它包括了导语和主体两局部。哪些内容是导语,哪些内容是主体局部导语和主体局部有什么特点 ②导语局部都写了哪些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①这篇新闻的开头两句是导语局部,从第3句开始到文章结束是主体局部。导语的特点一是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二句话或第一段;二是简明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的特点是: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②导语概括了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事实。电头清楚地点明了时间,地点: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里的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人数:百万大军;行动:冲破敌阵;结果:横渡长江。新闻写作必须注意的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景中提到了〕过、结果,都做了准确的交待,使读者对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很自然地领起了下文,一般来讲,消息中的导语局部都这样概括表达。思考: 主体局局部为几个层次每层的内容是什么其中哪一层写得详细哪一层是重点,为什么主体局局部为三层。 一层〔“20日夜起〞~“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的战斗情况:时间:20日夜起的24小时;人物:中路大军;进程: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等地区;战果:24小时渡过30万人。 二层〔“21日下午5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战斗情况并评论敌败我胜的原因。时间:21日下午5时起;人物:西路军;地点:九江、安庆段;战果:30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占领了贵池等地;展望:余部23日可渡完,阵地正在向南扩展中。 三层〔“汤恩泊认为〞~结尾〕,写东路军的战斗情况。时间:与西路军同时;人物:东路军;战果:所有预定方案都已实现,大部渡过南岸;展望:23日可以渡完。作者对西路军的报道比中路军详细,又比东路军简略。这样安排材料,作者的用意是:因为从当日2时报道中路军起至22时发稿时止,尚未对西路军进行过报道,所以对西路军的报导要比中路军详细一些,以使人们清楚战况。但从这篇消息本身来讲,此处不是报道的重点,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敌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作者重点要写东路军。文章表达的详略是在尊重事实 的根底上,根据客观情况而定的。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面临彻底崩溃。 四、文章写作特点分析: 1、详略得当,写法有同有异。 主体局部写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而又写得有详有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军写得较详,东路军写得更加详细。 2、措辞准确,简洁有力。 时间、地点、人数都是确凿有力的,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情况。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时的实况,这一天,全世界目睹了离开祖国100多年的香港回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是举世瞩目的盛事。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报道政权交接这样冲动人心的事件。 二、内容概括:〔读课文3分钟,请找出新闻的几个组成结构〕 1、导语〔1至5段〕,它点明了香港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与第一那么写法不同,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议论。 “当日的新闻是金子〞,从“凌晨电〞,可见这篇新闻播发非常迅速及时,“1997年7月1日零点〞,这是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庄严时刻,新闻一开始就加以点明。“百年〞是概数,1841年1月25日英军首次登上香港岛,1842年签定南京条约,1898年签 定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到1997年香港回归,分别是156年、155年、99年。 第2、3段写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时间、地点和“瞬间〞。指出这个瞬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4、5段突出江泽民主席的庄严宣告及巨大影响。这里引述江泽民主席的讲话,着重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两个“转向〞回应“举世瞩目〞,高度概括了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 政权交接,香港回归,举国欢跃,普天同庆。对于这一百年盛事,作者是用浓墨重彩来书写的,一般新闻的导语是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这篇新闻的导语那么用了5段文字,概括报道事实,揭示消息的中心意义,唤起读者对新闻主体的注意。 2、主体局部〔第6至25段〕:具体表达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都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重点局部详写。 重点阅读第11至15段的降旗和升旗仪式。降旗和升旗仪式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的象征。整个仪式仅进行了4分钟,花的笔墨也不多,但是作者独具匠心,在从“读分〞到“读秒〞的表达中,穿插了生动精彩的描写和画龙点睛式的评论,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充溢着中华民族自豪、振奋的感情。“缓缓降落〞,宣告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徐徐升起〞,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