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诗经三首》设计.docx
下载文档

ID:581169

大小:11.08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诗经三首 2023 教案 人教版高二 语文 诗经 设计
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诗经三首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 教学难点 对诗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宏大的诗歌财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等等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秀诗句在今天已是脍炙人口。饮水思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耀着耀目光辉的起点,这起点确实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一下这源头里的无穷神秘吧! 二 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释①,可设计咨询题协助学生尽快掌握重点知识: 1.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生活 2. 既然是诗,为何后来又被改称为诗经呢 3.诗经是按照怎么样的体例编辑的 老师明确: 1.(略) 2.此乃主要是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辑,故将此视为儒家经典,因而,称其为诗经。 3.(略) (二)老师补充介绍: 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教材第30页练习中对此有解释)。下面重点解释“比〞和“兴〞。高中旧教材中曾选用了一首硕鼠便是运用了〞比“的手法的特别典型的诗。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慨控诉;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兴〞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另外,关雎一诗的开头两句诗,更是典型的“兴〞。作者言“鸟情〞为是的言“人情〞;再有,确实是本单元第七课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开篇那两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彷徨〞亦是如此。 依照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同学们在学习完氓这首诗后,做一做课后练习第二题。 三 引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理解三首诗的根本内容 (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 考虑咨询题: 1.三首诗写的各是什么内容 2.从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对那首诗更感兴趣为什么 四 导读全诗,疏通文字 (一)老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课件) 1.学生给生字注音 2.体会诗的朗读节拍 (二)学生自读,并结合课下注解掌握诗中词义。 (三)学生分别将三首诗口头译成现代汉语(可分组进展,每两至三组负责一首诗的翻译)。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三首诗,掌握诗的内容。 2.预习课后练习一、二两题。 板书设计 诗经三首 一 题解:1.诗经简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风、雅、颂; 赋、比、兴。 2 .各诗内容:氓 家庭生活; 无衣 军旅生活; 静女 爱情生活。 二 分析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对诗歌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由解答氓所运用“兴〞的手法一题而导入) 二 组织学生讨论 假设删去氓的三、四章,即“兴〞的内容,是否会阻碍本诗的艺术效果和思想性的表达无衣和静女在上述两方面能够为我们提供怎么样的协助 三 老师点拨归纳 1.艺术性:氓在第三四章所使用的起兴诗句是在用自然现象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变化,而从“其叶沃假设〞到“其黄而陨〞,是否恰恰意味着恋爱生活有幸福到痛苦的宏大转变呢由此还可生发出诸多联想。无衣运用反复吟唱的手法,意在强化那种军人责任感的目的。静女在细节描写上既做到了丝丝入扣,又为读者提供了自由想象的天地。 2.思想性:氓中夫妻情感上的危机;无衣中军人特有气质的显现;静女中青年男女恋情上的真诚,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入的印象和无尽的考虑。 四 布置作业 背诵无衣静女全诗和氓的前两章。(依照课时情况,亦可当堂布置背诵并加以抽查) 板书设计 艺术性 :“兴〞 反复吟唱 细节描写 思想性:氓痛斥了负心丈夫的薄情寡意 无衣歌颂了军人的伟大精神 我们所接触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方式和所明白的当时的某些概况,因而,整个教学过程应紧紧扣住两个字——“理解〞:理解那时的语言,理解那时的文学,理解那时的风土人情。为此,本课教学设计以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品读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介绍,诵读品味,讨论的方式进展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