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小学教师
队伍建设
实施方案
.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创新发展并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的教师队伍,确保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地位;坚持以师德教育为主线,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以新理念、新课程为重点,推进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整体发展;坚持以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为主渠道,倡导严谨治学、注重实际的从教之风;坚持制度建设,规范教师队伍的教育行为。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教育思想先进、知识结构合理、育人艺术高超的现代型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2、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业务素质,提升教育工作品位。
3、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使常规工作扎实规范。
四、主要措施
(一) 实施“师德建设工程”。
1、强化师德教育。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制度,尤其是对学校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
2、加强师德宣传。利用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要结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挖掘师德典型,大力弘扬我校教师的崇高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3、严格考核管理。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严肃处理;学校在年终考核时,要把师德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继续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和评价体系,为广大教师提供教科研平台,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建立教科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邀请名家讲座、指导,介绍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育信息,改变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2、实施“名师工程”,组织好“名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要求指导教师认真履行职责,真正做到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活动的全程记录;教研组是专业、学科教科研的主体,把握好每学期的教科研重点,明确教研的主题;科学地处理教材,组织编写校本教材,优化教学过程;要求每个教研组要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定切合实际的课题研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撰写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教科研论文。
4、加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每学年各学科确定1-2名教师作为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每学年要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每人至少上一节示范课,跟踪指导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5、因地制宜推行各类公开课活动,推进校本学习。开设“高级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课”、“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示范课”、“学校公开课活动周”等,倡导“推门课”,倡导教师走出校门,多渠道多平台形成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氛围。
(三)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师资水平
1、加强新课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全员参加新课程培训,提高新课程培训的实效性。
2、开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积极配合开展班主任专项培训。
促进教师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学校的人文关怀,更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的动力,也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各教研组组通力协作,各尽其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成长,是学校的战略性举措,强校必先强师,持之以恒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成效,必将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