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023
教案
人教版
语文
七级下
艰难
国运
雄健
国民
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学习要点:
1、反复朗读,品味词语,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2、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包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3、联络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4、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包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2、联络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掌握以下字的读音。〔1组〕
逼狭(xiá) 崎岖(qíqū) 阻抑(yì) 迷惘〔wáng〕
2:解释以下生词
(1)逼狭:狭窄。 (2)崎岖:描述山路不平。 (3)阻抑:阻挠、抑制。
(4)回环曲折:曲折围绕。 (5)亦复如是:也是如此。
3、课文作者和背景介绍
本文作者 ,字 、河北乐亭人,选自 。他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 。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在大革命后期的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时值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尽管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着实丰富。
背景补充:李大钊所生活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榨,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千疮百孔,步履维困难。在这种“困难的国运〞面前,是垂头丧气,悲观绝望,依然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当时,有一局部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悟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站出来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决心。这在当时浊流滚滚的思想文化界,无疑如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给人以极大鼓舞。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4: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
〔1〕:这篇课文应该用什么语调去朗读?假设要鼓舞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标题呢?重音该放在哪呢?
明确:明快、雄健、节拍要鲜明、洪亮、磅礴激越的情感,铿锵有力。带有强烈的煽动性和充满乐观主义的精〔“雄健的国民〞〕
〔2〕、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请归纳各段的段意。〔2组〕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困难险阻的境地。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第四段:谈到中华民族如今所逢的史路。
第五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
1: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标题,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3组〕
〔在国运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开展而奋斗、奉献。〕
2:当时我们面临怎么样“困难的国运〞呢?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
〔二〕精读课文,尝试处理学习要点
1、文语言气概磅礴,铿铿有力,生动形象而富有说服力,这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有着亲密的关系。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以下形象找到本体,并体会它们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4组〕
①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 〕
②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开展 〔 〕
③崎岖险阻的道路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困难国运 〔 〕
④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 〕
⑤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 〕
⑥扬子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困难斗争 〔 〕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 〕
作者意在激发起国民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让雄健的国民们英勇、执着的向前挽救危亡的国家。言语中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和强烈爱国主义的情感。
师小结比喻的作用:运用比喻加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丰富了文字的含义和作品的意蕴。
2:再从标题看“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络?两组词的位置可否互换?〔5组〕
明确:不能互换,它们有因果关系:困难的国运造就一大批真正的骑士、革命者,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困难的国运,唯有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3: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明确:“雄健的精神〞,也确实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①冲破一切困难险阻,勇往直前。 ②奋斗中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4:怎么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兴趣〞、“人生最有兴趣的事〞中的“兴趣〞? 〔6组〕
明确:这种种兴趣,都是经历困难险阻以后的兴趣,是一种欢乐,一种幸福,一种值得回味的经历。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那么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
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确实是本文中的“兴趣〞。
5:本文结尾说:“要知在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兴趣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7组〕
明确:中华民族开展到20世纪20年代,所逢的“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但完全不必悲观。适逢其会,是弄潮儿大显身手的千载不遇的好时机。具有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的雄健精神的革命者,为了建造繁荣兴盛的新中国,就会满怀豪情,在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兴趣〞。
〔三〕 品读课文,尝试处理学习要点
喜爱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8组〕
四:迁移提高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兴盛,联络国际方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9组〕
明确: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地〞,这些尽管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立我们美妙的祖国。
四、反响检测
阅读以下文段,答复文后咨询题。
(一)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困难险阻的境地,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非常宽敞的境地,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非常逼狭的境地,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通过的地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点,固是高欢乐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地,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地,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如今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通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兴趣。但这种壮美的兴趣,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受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能够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困难境地,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展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兴趣的事……
1.试说明第一段在这段文字中的作用。
明确:起总领的作用,点明本文的中心。
2、“中华民族如今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采纳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这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当时正处在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榨的最困难的时期。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怀着深沉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号召中国国民拿出雄健的精神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表达了作者关于民族振兴的必胜信念和乐观精神。
4、你认为扬子江和黄河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勇往直前的精神。
5、“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展的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有什么意味?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流露了一种不怕困难困苦,为民族振兴而英勇战斗的牺牲精神。
6、评价一下,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语言简练、形象,含义深入,有煽动性,催人奋进。
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班级 学生
学习目的:
1、反复朗读,品味词语,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2、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包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3、联络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4、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一、预习导学
1:掌握加点字的读音
逼狭〔 ) 崎岖( ) 阻抑( ) 迷惘〔 〕
2:解释以下生词
(1)逼狭:
(2)崎岖:
(3)阻抑:
(4)回环曲折:
(5)亦复如是:
3、课文作者和背景介绍
本文作者 ,字 、河北乐亭人,选自 。他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 。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在大革命后期的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时值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尽管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着实丰富。
背景补充:李大钊所生活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榨,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千疮百孔,步履维困难。在这种“困难的国运〞面前,是垂头丧气,悲观绝望,依然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当时,有一局部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悟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站出来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决心。这在当时浊流滚滚的思想文化界,无疑如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给人以极大鼓舞。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4: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
〔1〕:这篇课文应该用什么语调去朗读?假设要鼓舞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标题呢?重音该放在哪呢?
5、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请归纳各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
1: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标题,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
2:当时我们面临怎么样“困难的国运〞呢?
〔二〕精读课文,尝试处理学习要点
1:文语言气概磅礴,铿铿有力,生动形象而富有说服力,这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有着亲密的关系。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以下形象找到本体,并体会它们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
①长江大河 〔 〕
②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 〕
③崎岖险阻的道路 〔 〕
④扬子江、黄河 〔 〕
⑤浩浩荡荡 〔 〕
⑥扬子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 〕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 〕
作者意在:
2:再从标题看“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络?两组词的位置可否互换?
3: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4:怎么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兴趣〞、“人生最有兴趣的事〞中的“兴趣〞?
5:本文结尾说:“要知在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兴趣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三〕品读课文,尝试处理学习要点
喜爱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四:迁移提高
今天的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