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出师表
2023
教案
人教版
初中语文
上册
教案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才能
4.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分,使学消费生激情。要求学生留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构造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咨询题1〕,提出以下几个咨询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情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纳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恳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依照老师的提示独立考虑,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咨询,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局部〔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局部〔6-7〕追想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局部〔8-9〕分清责任,说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咨询题2、3〕,老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本人盖:原来
2.提咨询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展评价更正,老师确信小结
3.考虑咨询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情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如此做的缘故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咨询题4-9〕
老师抽个别中下生提咨询,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老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考虑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老师提咨询,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经历、背诵。
如:情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本人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纯熟习背诵1-2段,预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局部内容;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本人的行为
重点难点: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咨询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处理,老师提出几个咨询题抽查:
是以:痛恨:因此: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考虑: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咨询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局部: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情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历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交融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确实是“寓情于议〞。作者之因此采纳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到达奉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局部: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谢,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不断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因此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老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考虑自译课文:
躬耕:亲身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如今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依照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才能强一点的学生答复,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考虑咨询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表达的对象以及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答复〕
昔日:生平志向
感谢缘故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表达生平志向、感谢的缘故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跟随先帝、为之奔波的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咨询题:“授命以来.....深化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么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本钱人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局部层次:回忆历程,抒发感谢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稳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局部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老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处理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决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谢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谢之情
4.讨论:假设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展背诵:
同样要求留意层次性,采纳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展〕
B、纯熟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