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教案人教版八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学案.docx
下载文档

ID:579204

大小:17.95KB

页数:1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湖心亭看雪 2023 教案 人教版八级 上册 语文 湖心亭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学案 内容预览: 二九 湖心亭看雪 学案 张岱 【学习目的】 1、理解有关张岱的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地。 3、深化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 4、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 1、关于张岱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 2、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 【学习难点】 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探究作者的精神世界。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他的小品文可谓名副事实上,长的不过千把字,短的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炼,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他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文笔清新爽朗,兴趣盎然。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他一生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陶庵梦忆是作者对早年生活及有关世俗人情的回忆。西湖梦寻是一些记叙西湖风景及掌故的文章。石匮书是记载明代历史的书。 2、背景材料 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明亡往常未曾出仕,不断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想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轻纱覆盖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这是历史投下的阴影,它反映了这位明末遗民作家的思想弱点,也给予了他的文风以特有的色彩。 3、标题讲解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地。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更定〔 〕 拏〔 〕 毳衣 〔 〕 雾凇沆砀〔 〕〔 〕〔 〕 一芥〔 〕 铺毡〔 〕 更有此人〔 〕 喃喃〔 〕 长堤〔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人鸟声俱绝〔 〕 〔2〕是日 〔 〕 〔3〕更定〔 〕 〔4〕余拏一小舟〔 〕 〔5〕拥毳衣炉火〔 〕 〔6〕雾凇沆砀 〔 〕 〔7〕上下一白〔 〕 〔8〕焉得更有此人〔 〕 〔9〕强饮三大白〔 〕 〔10〕莫说相公痴〔 〕 〔11〕咨询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3、解释多义词: 〔1〕白 上下一白〔 〕 三大白〔 〕 〔2〕余 余住西湖〔 〕 上下十余里〔 〕 〔3〕大 大喜〔 〕 三大白〔 〕 〔4〕是 是日更定〔 〕 是金陵人〔 〕 〔5〕绝 人鸟声俱绝〔 〕 绝巘多生怪柏〔 〕 〔6〕更 时日更定〔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更有痴似相公者〔 〕 4、用原文答复以下咨询题: 〔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的句子是: 。 〔2〕文中详细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5、翻译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6、结合文意写诗句: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饮。 【合作探究】 7、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8、作者的“痴〞表如今哪里 9、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10、“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中的“绝〞字? 11、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12、文章结尾舟子的话有什么含义 13、对“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中几个“一〞,结合文章内容,怎么样理解? 。 14、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 15、咨询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提及姓名 。 16、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精讲精炼】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拥毳衣炉火〔 〕 〔3〕与余舟一芥〔 〕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18、(1)概括画线局部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局部采纳了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意境一样,是“ 〞。 【主题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答复以下咨询题。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假设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顷刻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假设偻。 2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或得日或否〔 〕 〔2〕戊申晦〔 〕 21、写出文中两个表示时间性的词语。 22、“极天云一线异色〞的意思是〔 〕 A: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 B:那一条颜色特别惊奇的云带在天边消失。 C:天边的云彩只有一线颜色特别惊奇。 D:天上的云彩像线条一样颜色特别惊奇。 23、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进展描写的? 【才能提升】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特别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手法用于写人的范例:(抽象、概括) A、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家乡中的杨二嫂 渲染的例子:〔形象,详细〕 A、只有一棵树还没有倒下,好似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蜡烛 B、灰色的平坝子上,蒙着一层惨白的月光,没有一点活动的影子,全现出了可怕的死寂,罩在头顶的天空,有着稀稀疏疏的星子,亮亮的,仿佛一些光明的泪珠,就要坠落的一样。城那边没有一点灯火,城墙垛子和一些树木,那么朦胧地如今天空的那面,为灰白色的大路所划开的两片乱葬坟,在月光下显出一堆一堆青黑色的阴影。间或能够看见三两点荧光虫,在悠悠地浮游着,有时又为耸起的坟坡遮去,一点也看不见了,俄而又现了出来。坟地的青草里,有许多小虫在凄凄地叫着,把夜显得更加空寂、冷落、凄凉。--一个女人的悲剧 24、本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衬托,这种写作手法确实是白描,找出并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25、试着用白描手法描写你的同桌或者你熟悉的景物。 26、读对联,要留意揣摩其中的寓意。下边是某人依照本人的兴趣爱好题写的两副对联,请写出此人详细有哪些兴趣爱好。 A:品韵方晓丝竹雅① 执毫始觉草篆神② B:和二弦撷取生旦净③ 调七彩寄情梅竹松④ 27、以下成语中的加点字特别容易读错,你能给它们正确地注音吗? 金蝉脱壳〔 〕 切肤之痛〔 〕 牵强附会〔 〕 退避三舍〔 〕 茅塞顿开〔 〕 深恶痛绝〔 〕 相机行事〔 〕 不肖子孙〔 〕 【教〔学〕后记】 参考答案 1、gēng ná cuì sōng hàng dàng jiè zhān gèng nán dī 2、〔1〕消失 〔2〕这 〔3〕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完毕。更定:大约是凌晨六点的时候。 〔4〕撑,划 〔5〕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6〕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模样。 冰花一片弥漫。 〔7〕全,都 〔8〕焉得:哪能。更:还 〔9〕强饮:痛饮。白:酒杯。大白:大酒杯。 〔10〕 痴迷 〔11〕是:推断动词。 客:客居,名词用作动词 3、〔1〕白色 酒杯 〔2〕我 整数后的零数 〔3〕表程度,十分,特别 跟“小〞相对 〔4〕这,代词 表推断,与今义一样 〔5〕断绝 特别,极 〔6〕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还 还 4、〔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1〕连续下了三天大雪,西湖中人、鸟的声音都没有了。 〔2〕别说相公您痴迷,还有比您更痴迷的人! 〔3〕冰花一片弥漫,〔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的。 6、〔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 7、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是“西湖〞,天气环境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是在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气中去赏雪的,反映出作者如今的心态是孤单的、伤感的。 8、他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 9、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方舟子,尽管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10、这里作者是从听觉和心理感受来写雪景的。“绝〞字写进了天寒地冻、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衬托了作者的孤寂,到达了天人合一的境地。 11、好。开头用“独〞字,说明本人超凡脱俗的一面,更是在有意铺垫,为下文湖心亭遇知音蓄势,使文章波涛顿现。 12、借舟子的话,来点明本人看雪的痴态。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充分确实信与欣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确实信与欣赏。且用另一个更痴的人来做陪衬,显得“吾道不孤〞,天下还有不少如此的高逸之士。 13、“一白〞写出造化的奇妙力量,天地间举目皆白;“一痕〞、“一点〞、“一芥〞那么写出人类的渺小和柔韧,能够从中领悟到作者那种沧海一粟的孤单和自我沉醉的孤傲 14、偶遇知音的欣喜,心热。 15、都是客居他乡,勾起思乡之情。寄予本人对故国的思念。 16、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坐,预备久待;煮酒赏雪;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时近年关。 17、〔1〕全,都 〔2〕鸟兽的细毛 〔3〕小草。引申指细微的事物。这里指船。 〔4〕罢了 18、(1)详细写看雪的时间、地点、装备和雪景 正面描写 侧面衬托 (2)侧面衬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晰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3)写出了视觉的挪动,使人感慨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0、〔1〕有的 〔2〕阴历每月的末一天 21、稍 顷刻 22、A 23、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 〔参考译文: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