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教案人教版七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docx
下载文档

ID:578018

大小:30.07KB

页数:3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教案 人教版七级 下册 语文 文言文 复习 试题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第一组习题: 1.选自 代小说家 写的短篇小说集 。 2.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 〕 〔2〕恐前后受其敌〔 〕 〔3〕其一犬坐于前〔 〕 〔4〕一狼洞其中〔 〕 3.以下“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一样的一项〔 〕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 ③屠自后断其股 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段表现狼贪心、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 。 5.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 。 6.翻译。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 ⑶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7.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 [二]第二组习题: 1.我能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义一样的一项( ) A.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 目似瞑,意暇甚 D. 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止有剩骨 2.我能指出以下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久之,目似瞑 ②又数刀毙之 ③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④盖以诱敌 A.①与②一样,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一样 C.①与②一样,③与④也一样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我能用 “M 〞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拍。 (1)其 一 犬 坐 于 前 。 (2)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4.我能指出对以下文句理解不精确的一项(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逐(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我能依照标题要求填空。 (1)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 (两句);表现屠户警觉性特别高的句子是 。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 、 、 。 6.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权力的挖苦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我认为: 7.阐述主旨。 8.文中是怎么样写狼的狡猾的? ★★★狼 [一] 1、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2、紧跟;攻击;像狗一样;打洞 3、D 4、“缀行甚远〞“并驱如故〞 5、 6、 〔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2〕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展攻击。 〔3〕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引诱敌方的。 7. 谈论 [二] 1.D 2.D 3.(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B 5. (1)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2)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声名狼藉(只要符合要求,写任何四个均可) 6.对待像狼一样的恶权力,不能梦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擅长斗争,才能获得成功。 7. 表达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心、凶恶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英勇。 8.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 ;河、渭缺乏,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补充文中空白处。 2.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 〕⑵河渭缺乏〔 〕 ⑶北饮大泽〔 〕 ⑷弃其杖〔 〕 3.翻译以下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弃其杖,化为邓林 4.如何对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5.关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答: 6.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 答: 7.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致于丧了命,如此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答: 8.夸父是怎么样一个人物?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翻译以下句子。 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译: ⑵天柱折,地维绝。译: 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译: 2.“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4.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缘故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5.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如何看的? 6.你认为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 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夸父逐日 1、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2、〔1〕竞跑、赛跑;〔2〕黄河〔3〕向北〔4〕他的,指夸父的。 3、〔1〕夸父与太阳竞跑,不断追到太阳落山的地点。 〔2〕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 〔3〕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4、①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宏大的力量和气概,英勇的气概。 ②消极方面:比喻自不量力。但这种理解不符合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5、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英勇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6、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究、制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韧意志。 7、略。〔提示:从探究未知世界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也能够从其他角度讲。 8、 夸父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究;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恨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人。 ★★★共工怒触不周山 1、略。 2、“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英勇;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3、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缘故,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确实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大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奇妙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4、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缘故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领袖的位置。他的怒触大概包含有失败的愤慨与不甘心,而且,大概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方法。所以也表达了共工庞大的气概 5、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以颛顼成功而告终,是中国传说时代最早的战争。如今的战争已超出氏族部落间的械斗,而主要是发生在两个部族集团或部落联盟之间,战争已带有氏族酋长争夺统治权〔联盟领袖地位〕的性质。从战争指导上看,已开场留意战前预备,利用天气条件和争取同盟军等要素。从战争结果看,还没有出现文明时代那种对战败者进展奴役的情形,而主要是成功的一方将失败一方赶出原住地或与失败一方结为联盟。从各部落联盟不断交往,发生冲突,而又不断交融的传说中,说明各民族祖先在共同缔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都作出了奉献。 6、正面:英勇坚强、敢于挑战、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 7、①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②夸父和共工都特别英勇、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③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本人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阔人民的利益,兴建水利,开展农耕不惜自我牺牲。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来宾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来宾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因此/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阅读全文答复: 1、节选自 是清代 编选的 小说。作者 ,字 , 人。 2.给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会来宾大宴( ) A.适逢,正赶上 B.会议 C开会 D.会合 (2)众妙毕备( ) A.毕生 B.毕业 C全、都 D.完了 (3)来宾意少舒( ) A.少量 B.略微 C减少 D.年轻 (4)不能名其一处也( )A. 名字 B.名声 C. 知名 D.说出 3.把以下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因此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一时齐发〞指文中 5.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约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6.文中描写来宾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是 ,如此写的作用是 7.文中用 写声之远,用 、 和 写声之近,用 写声之大,用 写声之小、夜之静。 8.文章正面描写了 ,侧面描写了 ,都是为了突出 。 9.在听口技表演时,竟然写道“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认为这可信吗谈谈你的独到见解。 10.口技人在表演时,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动动脑筋,想想看,这有什么作用呢 [二]阅读第二段答复: 1.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 〔1〕妇抚儿乳〔 〕 〔2〕既而儿醒〔 〕 〔3〕一时齐发〔 〕 〔4〕众妙毕备〔 〕 2.用“//〞将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 第一层: 第二层: 3.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主要运用了 、 的描写方法。 4.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 答: 5.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理解其中的微妙所在的词语是 ;表示听众心照不宣,感到满足的词语是 ;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 。 6.翻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三] 阅读第四段答复: 1.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2〕 虽人有百手〔 〕 〔3〕不能名其一处〔 〕 〔4〕两股战战〔 〕 2.直截了当赞扬口技者的句子是 ;从侧面衬托口技者的句子是 。 3.直截了当表现火势凶恶的句子是 。 4.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 。 5.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