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八年级语文蜡烛教案.docx
下载文档

ID:576313

大小:14.23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级 语文 蜡烛 教案
八年级语文蜡烛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2、联想拓展法 3、点拨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消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这位母亲把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舀水 腋窝揣在 2.背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多媒体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电视片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 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伤亡共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告终。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那么感人肺腑的故事。 三、作者及文体简介 1、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参加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2、通讯的特点: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为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表达,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3、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表达。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3)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教师提 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剧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五、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讯这一种文体,与消息进行比较。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我们推想了老妇人的一些心理活动,那么,对老妇人这个形象,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探讨。 七、课堂练习 1、抄写单词 2、思考课后习题 八、课后作业 完成学导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请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学生自由讨论。 (2)选两位同学发言。 明确: 1)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鼓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珍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2、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根底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三、问题探究 1、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教师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 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 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 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2、文中的烛光,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四、课堂练习 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答复一题)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默读、品味,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 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篇二: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蜡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 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点拨、自读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二战视频〞),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内容。 1、下面字词的读音你掌握了吗? 拂晓瓦砾地窖 鞠躬 颤巍巍舀水 腋窝 揣在 2、下面词语的意思你掌握了吗?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烧灼:烧、烫,使烫伤。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动作)。 匍匐:爬行。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3、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