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沁园春长沙
2023
沁园春
长沙
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一: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初步领会诗词的内容。
2.抓住词中的关键语句,对诗词的中心思想、写作思路和创作手法作深入思考与分析,读懂诗词的内涵。
3.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
4.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抒情主人公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教学重点
理解词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领会词中重要的词句的内涵。
教学难点
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写作手法的,是怎样来表达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谈起诗歌,人们总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在他一生中,大量阅读古典诗词。毛泽东在打仗时是“用兵真如神〞,而语言文字的运用上,那么是“用字真如神〞。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只有两首,一首是我们初中学习的雪,另一首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沁园春是词牌名,那么什么是词呢?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特点是每首词都有词调,叫词牌,例如本词的词牌叫“沁园春〞。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词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说明主题或写作缘由。如本词的“长沙〞就是小标题,词又分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有114字,分为上下两阕。
二、初读感知
(一)教师范读。
(二)学生齐声朗读,教师指导点拨。反复诵读,助学生渐入佳境。
(三)词作一般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首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三、解读文本
(一)思路理清
1.划分节奏。
2.学生朗读这首词,找出生字词并解释。
(二)品析上阕
1.问:上阕是围绕那个字来描写景色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上阕所绘之景。作者是怎么来构画这幅秋景图的?
“看〞字来描写的(“看〞——寒秋景致)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的秋景图
秋景图: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学生讨论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什么说这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染: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浓。
击: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
翔:突出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自由轻快地游动,犹如在天空飞翔。
(这里不拟定标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请用两个以上的形容词准确概括这幅秋景图的特点。如果要在原文里找出一句话来表达画面特点,是哪一句话?
色彩绚烂、生机勃勃 “万类霜天竞自由〞
3.词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丽多采的秋景的?
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4.大家都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这幅画中实境的游客,你会有什么感觉?
进行想像力的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为四步:
(1)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2)染上颜色:把黑白屏变成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3)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4)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描述画面:
远眺:群山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枫林树林经霜变红,好似被染过一样;
近观: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仰视: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高飞;
俯察:鱼儿在江中轻快地畅游。
(宇宙万物都在这深秋时节,争取生存的自由)
5.作者是什么感觉?置身于这样一种万类多姿竞自由的蓬勃画境里,作者何来“怅〞慨?为何会发出〞谁主沉浮?〞,这一发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是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反动统治对革命进行疯狂的压迫,诗人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显示了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胸襟与高远志向。
(此间落实到一些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理解)
6.问:让学生讨论,通过想象,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意境,感受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在对大自然万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命运的由衷关心。
(学生的表达要求根本准确)
7.“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想到了国家前途与命运,想到革命,于是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过去在一起进行革命活动的战友。
(以上三句意谓:面对广漠无垠的天地,感慨丛生,不禁要问,要思索: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究竟由谁掌握呢?)
四、小结上阕
(一)“看〞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 色彩缤纷
近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动静结合) 对仗工整 (万类霜天竞自由)仰视:鹰击长空 动词传神
俯视:鱼翔浅底 生机盎然
(二)“看〞眼前景物——“怅〞世间万物——“问〞谁主沉浮
第二课时
一、回忆前文并了解下文
(一)回忆前文
1.上阕的前三句根据大意,大家试着分析是什么句式?
倒装句。(并解释这三句的大意)
2.上阕是通过一个“看〞字为领字,来写出景物并发出感慨的,那么下阕又是通过什么领字可以来写呢?大家试着分析一下。
通过“忆〞字来写出下文的“峥嵘岁月〞
3.背诵上阕,并用分析上阕的方法,试着品读下阕。
(二)品析下阕
交待诗歌背景:
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来到韶山来到长沙,并单独去了橘子洲。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沁园春·长沙。
1.下阕的前两句是什么句式?
过渡句(承上启下)
2.前两句中有一个“忆〞字,那我们通过这个“忆〞字又看到了什么?作者回忆了什么,从哪一句到哪一句?
从“恰同学少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用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写同学们的精神面貌、革命活动和战斗激情。
3.那么“同学少年〞又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和精神面貌呢?从原文中能找出他们具有怎样的特征吗?
同学少年: 精神面貌: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青春活力
挥斥方遒 批判精神
指点江山 英雄气概
粪土当年万户侯
4.为什么要“忆〞这些“同学少年?上阕的提问,下阕又是如何来答复的?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来写最后三句的,借回忆当年游泳的情景,表现“同学少年〞激流涌进,搏击风浪的斗争精神、壮志豪情,巧妙的答复了上阕提出的革命领导权归属的问题。革命领导权应当属于像毛泽东一样的革命者。
二、内容小结
1.上下两阕有何联系?两阕的写景抒情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上阕:由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下阕:忆峥嵘岁月,记豪迈气概。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描写一幅充满力量、豁达向上、绚烂多彩的湘江秋色图,而号召那些关心国家命运、斗争旺盛、蔑视权贵、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去主沉浮,表现出作者与同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伟大气概,以及对革命的信心。
由上阕的“问〞“谁主沉浮〞引发出下阕的“答〞,写景、叙事和抒情的完美结合。
三、再次放声朗读全文,结束课程
四、作业布置
(一)要求背诵并默写沁园春·长沙
(二)对照沁园春·长沙,把你自己一次出游的看到的景色,心中所抒发的情感写出来,写一篇三百字的小游记。
(三)课外阅读任先青诗诗人领袖,领会他笔下的毛泽东。
五、板书设计
上阕:绘秋景,问苍茫大地 以天下为己任
下阕:忆往事,抒壮志豪情
篇二:沁园春长沙 公开课 教学设计
清华中学2023年新进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设计 沁园春 长沙
第一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
2.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梳理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以及形成的独特意境,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于诗词的词语的品味,对词人情感世界的把握。
【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是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形成期,尤其是相比照拟淳朴的上进的学生对毛泽东会十分感兴趣,对人生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思索。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理想抱负的思索,激发他们了解伟人心灵的兴趣;然后可以通过对于词语的品味,而完成诗词的欣赏。
【知识链接】
1.词牌由来: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2.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开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开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本词实际上是毛泽东用词的体例所写的现代诗。
3.文学常识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
音乐别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为“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曲子词_。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题。词牌决定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根据字数,词分为_小令__、_中调__、长调_,对应的字数要求分别为__58字以内_、__59—90字_、___91字以上。
【教学过程】
1.以诗导诗
提问:世界上最长的生命体是什么?
明确:台湾诗人席慕容的答复:诗是何等奇怪的个体/生下来 就会站起来 走开/薄薄的一页 瘦瘦的几行/不需衣衫 不畏冻饿/就自己奔跑到野外/甚至 只要有几句写到谁的心里去/就可以/从商周到隋唐/一直活到所谓的当代
2.中国诗歌的开展流变
诗经-楚辞--古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新诗
3.词牌沁园春解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又名寿星明。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一百十四字。如陆游沁园春 孤鹤归飞、毛泽东沁园春 雪。
4.“悲秋情节〞的民族文化心理
秋闱、落叶归根的乡土情节、人生迟暮
5.生自由读
6.生读生评
7.教师范读
【问题探究】
1.这首词描绘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画面各加上小标题吗?
四幅画面;独立寒秋、
湘江秋景、
峥嵘岁月、
中流击水(小标题概括准确即可)
2.全词中有几个字可以把这几幅画面串联起来,你认为是哪几个字,并简要口述理由.
答:“立〞——“看〞——“怅〞——“问〞——“忆〞——“记〞
3.前人为何悲秋?毛泽东为何颂秋?
悲秋:科举秋闱、乡土情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