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探索.doc
下载文档

ID:572831

大小:12.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道德与法治 2023 小学 道德 法治 教材 生活 探索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探索 施文英 小学生良好道德体系的形成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如果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与课本上的间接经验融会贯通,就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用价值,而且还能够在教材与生活的结合中,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来增强综合能力,全面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多方位的研究,探索教材生活化运用的策略,以便更好地将课程推向生活,以课程指导生活。一、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场景,感悟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融合了个人成长,爱国主义,历史与文化,地理与环境,生命与安全,以及法律知识等内容,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场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道德与法治知识。比如,刚开始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第 1 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学生会认为法律跟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了如下生活化的学习场景。场景一:玲玲今年 12 岁,在读小学六年级;她有一个弟弟,在读小学四年级。玲玲家的经济条件不好,父母重男轻女,想让玲玲小学毕业后就去村子里的养鸭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场景二:小强跟爸爸一起去参加聚会。在聚会上,爸爸喝了很多酒。聚会结束后,爸爸开车带小强回家。场景三:小飞家开便利店,店铺进了一大批的蛋糕。过了一段时间,小飞的母亲发现蛋糕已过了保质期。为了不浪费,小飞的母亲将过期的蛋糕打五折出售了。给出了场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个生活场景都蕴含着哪些法律知识?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学生自己会表述:玲玲还是小学生,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她父母必须想办法让她继续读书;小强的爸爸不能酒后开车,酒后开车十分危险;小飞的母亲将过期的蛋糕出售,会给顾客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学生就会有更加具体的感受。通过这些非常常见的生活化场景,学生感受到了道德与法治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了法律知识与我们每一个人是息息相关的。二、开展调查研究,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宝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根据教材目标,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活动,认真整理、分析搜集到的材料,再结合教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 4 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之前,教师结合“活动园”中有关装修房子对别人的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学生在充分调查研究并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装修房子对别人的影响相当大。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学生明确了,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学生通过参与调查研究和整理、分析数据,对生活中出现的和道德与法治内容相关的现象会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思考,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深度拓展,從而提高教学效果。三、利用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 学生自身的体验相较于单纯的文字描述,往往会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感受,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一说感受,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做进一步挖掘,并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比如,在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发表对班级中的一些现象的看法,讨论校园欺凌现象。有的学生说,班上的小海同学因为平日沉默寡言,很多同学不喜欢他,有些同学还会经常欺负他;有的女生说,班上的个别男同学依仗自己人高马大,会让女生帮他抄作业、替他做值日生;还有的学生说,自己被别人起绰号,伤心得大哭。学生指出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揭示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性。接着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应当如何应对这些校园欺凌现象。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基于日常生活展开,充分利用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学生道德自律能力的提升。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掌握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宗旨是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理念进行良好的培育,但是如果仅仅靠课堂上的教学,就难以使道德与法治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来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身经历,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更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比如,在学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 7 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结合创建文明城市中市容市政方面的要求,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如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家长的协助下,在广泛搜集了相关的材料后,向“12345”平台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强电动车管理。禁止学生违规骑行电动车,骑行电动车必须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二是生活垃圾的处理。做好垃圾投放到位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垃圾回收利用。三是宣传广告的管理。规范纸质广告的审批和投放,以及街面广告牌的设置要统一。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一方面掌握了交通安全、垃圾分类和广告宣传等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课外活动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真正地活了,从教材走进了生活,真正地走入了学生的心中。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非常重要,将教材进行生活化的运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连接课程与实际生活,使课程真正地扎根于生活,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