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设计·应用模块教材结构分析.docx
下载文档

ID:572725

大小:22.81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学美术 人教版 六年级 设计 应用 模块 教材 结构 分析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设计·应用模块教材结构分析 王沛然 【摘 要】在以结构理论分析新版教材“设计·应用〞模块的同时,将其与旧版教材进行比照,可知改版后的美术教材在“设计·应用〞模块上较之以往具有:教学目标更明确、详尽;教学活动操作更具体、简便;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实际等几大优势。其缺乏之处在于,模块自身的四课之间概念及通那么方面整体关联度不高,且通那么局部在书中没有呈现出具体的实施细那么,易使该元素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缺位情况。 【关键词】小学美术;结构理论;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2)11-0135-02 “课程具有明确的结构〞,就意味着教师如果试图开展高质量的授课,就必须使与课堂相匹配的教材具有明确的结构。因此,对于教材内容自身的开掘研究在教师方就显得尤为关键。 台湾吴佳蓉在聚集Ralph W. Tyle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台湾学者黄政杰课程设计;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等诸多课程理念的根底上,辅以大量文献分析,同时结合自身的认识,提出了关于美术教材的结构理论。首都师范大学唐斌利用吴佳蓉整合后的结构理论,在教材内容如何呈现给学生?——美术教材结构个案分析一文中对美国美术教材艺术的联系(Ⅲ) 一书的结构予以分析,并得出了具有相当参考价值的结论。唐并非对吴的结构理论进行照搬,而是根据大陆的语言、教学等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工作。唐斌研究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结构理论在教材分析领域的运用是兼具普适性与合理性的。因此,本文在讨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材的“设计·应用〞模块时主要以唐斌重做阐释后的“结构理论〞为主①。 在此,笔者需明确两点下文中将涉及的概念:一、教材的主要构成要素有:概念、原理(或规律)、技能、价值。二、教材结构理论中涉及“垂直组织〞“连续性〞“顺序性〞“水平组织〞五类相关等评价标准。 一、新版教材的结构理论分析 这里笔者以小学六年级美术(人教版)“设计·应用〞模块为研究对象,按照概念、通那么、技能、价值四重标准将此模块做量化处理。 观察上表可知,此教材在组织要素方面较为侧重技能、概念与价值领域,三局部的安排呈现出较为均衡的状态,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但对于涉及通那么(原理、规律)方面的讲解那么较少明确指出,需教师与学生在后期具体教学活动中自行开掘、讲授与实践。恰缘于此,通那么一项极有可能在实际的实施中被无视,导致学生方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发生。因此,通那么指标方面的制定是今后教材编写时需要多加关注的。 分析上表可知,教材内容的设置在技能及价值板块拥有很好的连续性,局部课程在连续性的根底上兼顾顺序性,使学生在一次实践过后仍有后续的稳固训练,对其自身技能、认知的生成、培养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框架。概念方面较少的连续性使学生在有限的學习时间中接触更多的知识点,有助其知识面的拓宽。整体来看,“设计·应用〞模块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模块有概念、技能、价值上的互通,促使整本教材在各个模块之间呈现出连续性或连续性及顺序性并存的特征。(如第一课“根本形体切挖〞与第十二课“保护文物〞、第十三课“古建筑的保护〞和第十课“我做的乐器〞与第十一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之间存在连续性关系;第二课“点的集合〞与第五课“风景写生〞、第八课“山山水水〞、第九课“彩墨家园〞、第十五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和第六课“让皮影动起来〞与第十四课“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之间存在连续性与顺序性并存的关系。)综上,此教材在垂直组织方面较为注重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在水平组织方面,以线性或格状内容结构为主。 二、新旧版本的比照② 将新旧版本比照过后可以发现,经过调整的新版教材,在组织要素方面更符合连续性与顺序性的要求。“根本形体切挖〞相较于旧版的“形体切挖〞而言,概念限定更为清晰,指向性与可操作性增强,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了解课程目标与范围,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点的集合〞作为新增的一课,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点〞是艺术创作中的根本元素,继而拓展到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的知识点。一、二两课相连,构建起美术课程实践中所需要的根本概念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设计应用模块课程的开展进行铺垫。在参加新内容的同时,新版教材删去了原有的“宇宙之旅〞一课,使课程更符合此年龄段儿童的接受和认知水平。 旧版教材中,“宇宙之旅〞一课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一)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二)学习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对于大多数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已属不易,制作宇宙飞船那么显然太过复杂,至多只能模仿其外形做出简单的形体堆积。但如果像上述所言,将课程内容简化为飞船外形的制作,那么就会与第六课形体切挖的知识点有过多重合之处,实在不妥。新教材将“美术〞一课更改为“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并划归为“造型·表现〞模块。这一改动将教学目标细化,明确了本课在教学活动中应偏重于哪一模块,使教学活动的操作更加具体、简单。这几处删改都是新版教材的优点所在,使教材、教学都更贴合小学生的实际。 三、结语 借助“结构理论〞对本文讨论的教材进行分析整合,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利用现有教材,将片段化的、割裂的各个单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课与课之间有可互借的知识点、技法,以解决目前教学过程中美术课程课时缺乏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连贯性,更易被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接受。新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将“想象力〞“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创造力〞“结合生活实际能力〞看作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在“设计·应用〞模块的四课中反复涉及,符合当前社会对于上述特质人才需求的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教材尤其不可无视对“通那么〞一项的阐释,在实际的教材编写中,可适当参加解释性质的文字,亦可与steam全科教学的理念相结合,拓宽教学视域,拓展教学外延,力争为学生打造出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课堂。 注释: ①唐斌使用的“结构理论〞中改动有如下几处:一、将“中间层次〞的“表现审美及生活实践三领域〞改为“学习领域〞;二、将“统整性〞一词改为“整合性〞;三、将“美劳课程结构要素的层次〞改为“美术课程结构要素的层次〞. ②此处的旧版本是指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小学美术教材。新版本指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小学美术教材。旧版本教材中涉及设计·应用模块的课时有:第四课、会动的剪影;第六课、形体切挖;第七课、我们做乐器;第八课、宇宙之旅;第十一课、美术。新版本教材中涉及设计·应用模块的课时有:第一课、根本形体切挖;第二课、点的集合;第六课、让剪影动起来;第十课、我做的乐器. 参考文献: [1](美)泰勒(Tyler.Ralph W.)著;黄炳煌译.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原理[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1981. [2]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北:东华书局,1991. [3]李子建,黄显华.课程 范式、取向和设计[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4]吴佳蓉.A出版社国小一年级美劳教科书结构的分析.艺术教育研究[J], 2001.12. [5]唐斌.教材内容如何呈现给学生?——美术教材结构个案分析(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12.p119-124. [6]唐斌.教材内容如何呈现给学生?——美术教材结构个案分析(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12.p113-118 [7]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美术课程教材研发中心;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8]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美术课程教材研发中心;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