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xx县实施民族文化扶贫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567714

大小:23.37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实施 民族文化 扶贫 调研 报告
某县实施民族文化扶贫的调研报告 xx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全县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居住有苗、瑶、侗、壮、汉等五个民族,辖七乡三镇,总人口17.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2.88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全境为山地,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全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大桂林旅游圈重要的组成局部,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为切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龙胜县不断加大投入,在逐步解决各族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的同时,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为切入点,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开展,以旅游开展带动民族文化繁荣,努力探索出少数民族山区文化扶贫的新思路,让山区各族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龙胜县民族文化扶贫的根本情况 202223年,全县生产总值27.73亿元,财政收入2.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2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219元,迄今为止,还有70个贫困村, 1.3万贫困农民,是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县。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展,不断加大对民族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全县民族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开展态势。据统计,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共投入文化建设资金近202300万元,修建了县宣传文化中心、民族广场、民族博物馆、35个农家书屋、12座宣传文化综合楼等,每年开展150次文化下乡和送书下乡活动。全县农村根本实现了播送电视村村通,还投入80万元打造各民族文艺表演节目,此外,还投入近2亿元实施村寨改造工程,为游客观光旅游创造便利条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农村休闲度假、民族风情和农耕文化三大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了“人间瑶池〞的温泉、“天下一绝〞的龙脊、“壮寨楷模〞的金竹壮寨、“天下第一长发村〞的黄洛瑶寨等旅游品牌,特别是在金竹、大寨建立了全国首批15个景观村落、8个景观经典村落之一,取得了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中国文化旅游大县的两大牌子,受到各地游客的高度评价。品牌效应直接推动了山区人民的文明进步,印证了大山人民走向世界、走向全球的烙印。同时,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区(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龙脊魂、龙胜侗族文化与旅游、龙胜瑶族文化与旅游、龙胜苗族文化与旅游、龙胜壮族文化与旅游、踩石轮、岩坪调等旅游系列丛书出台。 二、龙胜县民族文化扶贫的几点启示 启示1。文化扶贫是贯彻科学开展观的重要举措。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无论贫富,都需要精神上的关心,都需要根本的文化生活。各级党委政府在抓好富农民“口袋〞的同时,更加注重富农民“脑袋〞的工作,这表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具体行动,有利于不断满足遥远山区困难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广阔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开展成果。 启示2。文化扶贫是促进城乡协调开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随着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落后的文化生产效劳水平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农村社会开展中重经济轻文化而导致的农村经济后劲缺乏、农民因愚返贫、农村可持续开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实施文化扶贫,不仅仅是丰富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协调开展,促进缩小城乡差距。 启示3。文化扶贫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抓手。“房屋新不等于新农村,衣服新不等于新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字,不仅要表达在以人为本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还要表达在用新文化塑造新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上。实施文化扶贫,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启示4。文化扶贫是传承开展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各民族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文化建设开掘不尽的宝库。文化扶贫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认识,充分调动各民族群众特别是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普查、挖掘、抢救和利用等工作,构建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展示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宣传推介体系,做大做强一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一批民族艺术馆,培育一批民族文化经典旅游景区,使各民族优秀文化在当代文化创造中呈现崭新风采、发扬光大。 三、龙胜县民族文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1、个别地方对文化扶贫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力度,全县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开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少数地方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文化建设“理论上重视、实践上漠视、行动上无视〞,认为文化扶贫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巨大产出微薄,仅把文化建设当作装点门面的“面子工程〞。 2、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千百年来,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底蕴丰厚、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各乡镇的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利用不均衡,已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产品急功近利,过分迎合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重通俗轻高雅、重形式轻内容,演展类文化产品和文化节目品牌意识不强,往往浅白、雷同、低劣,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精品不多。特别是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文化分布全县各乡镇,各有特色,还不能有效整合,对民族文化资源深层次上的研究不够,各民族在民族建筑、语言、服饰、风俗等个性的民族元素存在弱化倾向。 3、文化扶贫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当前农村基层文化体制,出现“花钱养人〞、“管办不分〞的投入机制,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状况,导致局部乡村文化体系“空壳化〞;二是由于长期以来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经费投入相对匮乏,同时缺少全社会支持文化建设的气氛,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扶贫办、文化、教育、交通、民政、体育等部门的工程资金未能充分整合,往往难以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三是由于文化建设未列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极少地方出现了“讲话无文化建设内容,规划无文化工程,资金无文化方面安排〞的为难状况,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健康开展。 4、宣传推介文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提高宣传推介能力,实施民族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提升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开展文化扶贫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开放交流力度和桂林大旅游圈的影响,龙胜山水风景和民族风情旅游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不断攀升。但就目前来说,由于文化传播渠道单一、缺乏具有开拓国际文化市场能力的机构和人才、对外宣传的精品和品牌工程不多等原因,对外宣传的创意不新,内涵缺乏。 5、文化建设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弱势的农村文化建设必然要求政府的扶持,但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一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的原因,财政难以承担足够的资金投入文化建设;二是由于未能把经营性文化和公益性文化区别开来,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缺乏,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造成投入者(财政)无法监督,受益者(农民)无权监督,加之县乡财政相对困难,难以实现公共文化效劳全覆盖。三是由于财政投入有限,难以启动相关研究整理和深度挖掘工程,有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节目仅靠群众自筹解决,制作粗糙,品位不高。 四、龙胜县民族文化扶贫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扶贫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科学开展观教育,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列入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开展规划,纳入为民办实事的清单,纳入扶贫攻坚方案,与改善民生联系起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一起谋划、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克服“先经济、后文化〞开展思路,引导地方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的开展观和和正确的政绩观,积极引导、精心组织,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精神,在实施文化扶贫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引领和正确主导,文化扶贫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要正确处理主导与多元、多样的文化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民族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抵抗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倾向,遏制农村不良文化现象的蔓延,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群众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3、坚持重在建设方针。按照保护遗存、扶持传承、扩大传播、开发产品的思路,系统保护、科学开发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上,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那么,注重整体性规划,确保各民族文化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注重保持民族特色,挖掘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要注重改革创新,使民族文化充分表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表达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体制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在开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开展。在挖掘保护上,要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各民族文物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梳理,注重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收集整理各民族传统的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技艺,对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使之保存下来、传承下去;要在龙胜壮族生态博物馆的根底上,积极探索在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历史开展的展览场所,在条件成熟的根底上,花大力气建好各民族融为一体的民族博物馆,以更好地保护文化,扩大民族文化交流。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学校教育,把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纳入中小学课程,发挥传统民族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4、全面理顺民族文化扶贫的体制机制。在加快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经济体制下农村文化扶贫的新路子。既可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也可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开展“公益活动社会办〞、“旅游推介会〞,在旅游景点开展民俗表演、展示民俗文化等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运作,形成“政府补贴、企业赞助、文化管理、社会参与〞的文化运行机制。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股份制改造,降低民营资本的准入门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开展的格局,促进农村文化大开展、大繁荣。要积极培育多元农村文化主体,建立一套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各民族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坚持民办、民营、民享,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唤醒农民参与热情,形成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 5、着力打造一批民族文化品牌。要根据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加强对优秀文化的选题和规划,积极挖掘整理民族优秀文化元素,提炼总结开展实践中形成的当代优秀文化元素,兼收并蓄外来优秀文化元素,立足各民族心理特征和表达习惯,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开展战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文化开展布局。加大对农村文艺作品创作的投资力度,实行精品奖励制度,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进行文化整合创新,努力生产反映当代各民族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采取政府主办、社会联办、群众自办等方式,以文艺比赛为手段,以节日活动为依托,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吸引广阔群众积极参与,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活泼农民文化生活。大力开展“一镇(乡)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成果创立活动,积极开展各民族民间文艺调演擂台赛,形成一批“特色文化乡镇〞、“特色文化村〞、“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当前,要以“龙脊-温泉文化长廊〞为中心,充分挖掘浓郁、古朴、纯真的民族风情,通过“政府主导、行家筹划、企业参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