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文化产业
发展
情况
报告
新编
XX县区文化产业开展情况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积极开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开展的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XX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开展规划的通知精神,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开展,5月下旬,由市政协组成的调查组。先后对xxx区的文化产业开发中心、社区文化站及文化产品营销场所、进行了视察,并与当地政协委员、文化界知名人士和文化产品经销人员进行了座谈。
一、全市文化产业开展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上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大新跨越〞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立足于实现和保障广阔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以建设文化名市为统揽,有力促进了我市文化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开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气氛。
文化事业的开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市上下在促进文化产业开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市文化经营单位开展到1356家,其中:国营和集体、个体演艺单位30多家,音像业经营单位193家,娱乐业经营单位619家,艺术培训单位39家,网络经营单位93家,印刷(复印)经营单位140家,艺术品经营单位93家。实现总产值12285万元,占全市gdp的1.17%,年上缴税金735万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7780余人。总的来说,全市文化产业的开展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开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特别是2022年省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开展的意见(甘政发(2022)65号)下发后,市上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贯彻落实意见,提出了我市文化产业开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并制定下发了XX县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开展的意见和文化产业开展规划,使全市文化产业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为开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打造文化品牌,竭力开展特色文化。我市把打造地域特色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开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成立崆峒武术学院、开发崆峒山主题文化产品、举办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及皇甫谧文化节、建设皇甫谧陵园、西王母祭祀活动、开发西王母剪纸系列文化产品,维修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和XX县区吴焕先红军楼,举办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大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逐步打造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崆峒文化、皇甫谧文化、西王母文化、成纪文化。我市纸织画、烙画、剪纸、挂毯、木雕、高抬、皮影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极富鲜明地方民俗风格的艺术瑰宝,已经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
3突出地域特点,文化支柱产业初步形成。通过挖掘崆峒山、王母宫、紫荆山、龙泉寺、云崖寺、莲花台等景区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截至2023月底,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播送、电视覆盖率分别到达97.77%、90.72%。网络经营单位开展到91家,年产值达1862万元。出版发行事业快速开展,全市已有出版印刷机构426家,从业人员2900多人,年产值达9194万元。全市书画、文艺演出、艺术培训业及各类歌舞厅、ktv量贩、音乐茶座等娱乐场所年收入达2022多万元。78名民间作者制作的840多件彩灯、木雕、面塑、剪纸等工艺品在2022年首届甘肃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展出后深受好评。
4、文化产业投入逐年加大,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十五以来,全市共完成文化建设资金3.76亿元。其中:播送电视局在“村村通〞等重点工程建设投资2023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播送电视节目光缆传输。平凉日报社累计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平凉日报彩印工作。投资1。。3亿元先后实施了静宁成纪文化城后续工程建设,宝塔博物园环境改造及人民会堂维修改造工程,XX县区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化建设试点等重大工程。新建“三馆〞及其他文化设施16个,改扩建“三馆〞13个,使多数县(区)“三馆〞建设根本到达了标准要求。旅游业投资2.36亿元,完成景区建设、景点维修工程15项,新修景区道路120多公里,开发旅游新线路5条,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人数跃居全省第二位。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开展的根底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文化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宣传部的协调指导下开展较快,主要以根底设施建设、文艺创作和演出、完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为重点。一是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全市文化根底设施投资3.75亿元,其中:县、乡文化馆(站)建设1.3亿元。新建、改扩建文化“三馆〞等设施29个,建成乡镇文化站99个,村级文化室1220个。二是文艺创作精品叠出。近年来,先后创作大型剧本14个,小戏小品42个,歌曲69首,舞蹈47个,书籍30多本,受到观众好评。三是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活泼。为满足广阔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先后举办各类大型演唱会、灯展及大型节会48次,展演196场次。乡村集会、体育比赛、春节社火、春官赛诗会等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市农村文化艺术,为促进农村文化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根底。四是创立达标工作进展顺利,先后创立全国文化模XX县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各一个,全省文化先进县区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示范性文化站、达标文化站、示范书库31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达标文化站、民间艺术之乡、达标村文化室212个,根本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效劳网络体系。五是重视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逐步壮大文化队伍。随着文化事业的开展,全市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增至937人。六是深入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市上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工程名录。争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7个(XX县区曲子戏、XX县区灯盏头戏、XX县区皇甫谧针灸术、平凉春官歌演唱、XX县区高抬、XX县区马尾荷包、平凉剪纸),其中XX县区曲子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确定市级重点保护工程45个。总之,通过视察我们认为,全市文化事业在根底薄弱,资金、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市文化出版局开拓创新、想方设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之,全市文化产业的初步形成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市委宣传部协调指导的结果,更是市文化出版局、广电局、旅游局、平凉日报社和市文联辛勤工作的结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在重视程度、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和主导产业方面都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存在差距,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上的问题,很难在文化产业的开展上有大的突破。此外,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当前文化产业开展的主体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二是投资主体单一,产业投入严重缺乏。目前,市、县、乡文化建设投资根本上靠政府,但财政用于扶持文化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用于文化产业开展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加之受体制影响,民营文化企业尚处于观望阶段,投入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强势。市场对人才、资金、信息、工程等文化资源配置功能较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产业管理机制不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导致文化经营单位、个人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管理方面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上下分割的现象,使文化资源难以整合、优化。又缺乏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致使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严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开展。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合作,依然是各自为政,孤立开展。使得文化产业不成体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开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开展的主导产业。
三、主要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当前影响文化产业开展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问题。我们过去往往习惯于把文化单纯地作为宣传工具,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而无视其经济属性和产品属性。随着开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和文化效劳的双重属性日益显现出来。必须坚持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领文化产业开展,从解放和开展文化生产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
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明确认识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不断统一思想,提高开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全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开展规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建议制定出台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开展的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用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开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提升平凉知名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教授,召开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古成纪四大品牌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四大文化品牌知名度,提升平凉城市品位。在大力打造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和古成纪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宣传公刘文化、秦皇祭祖等文化内涵。
崆峒文化凭借“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称赞,依托距今4600多年的轩辕黄帝三临崆峒,问道广成子的历史文化积淀,树立崆峒山道源圣地品牌,抓紧崆峒古镇。问道驿站等工程建设,既展示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带动以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开发步伐。
皇甫谧文化要加大力度开发保护和研究,充分利用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文化。主抓皇甫谧中医医院、皇甫谧制药公司及皇甫谧故里旅游等重点工程,尽快申请国家文物局将皇甫谧相关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皇甫谧针灸术〞列入国家以至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立皇甫谧纪念馆,进一步扩大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的国际影响力。
西王母文化在国内及海外的传播日益广泛,西王母文化既是我市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开展重要因素,尤其是西王母文化对祖国统一,实现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抓紧建设王母宫石窟、瑶池等重点工程的同时,加大西王母文化的宣传力度,在投资上能给予重点扶持,结合大云寺博物馆的开发建设,使西王母景区早日建成,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繁荣开展的一大亮点。
3开展五大特色产品,提升文化城市品味。一是纸织画和烙画。平凉纸织画做工精细,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年销售收入20230多万元。烙画那么以烙铁为笔,高温为墨,其色彩自然天成,画面细腻,赋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是我市特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艺。二是草编。庄浪草编工艺品主要以我市富有的谷草、麦杆为原料,可编制出草篮、草帘、草席、草扇等产品,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按照“户户是工厂,人人是工人〞的生产模式,实行集中技术培训,分散加工,统一销售,走集约化开展的路子。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三是剪纸和挂毯。剪纸艺术技巧独特,深受广阔群众欢迎。静宁挂毯做工精美、图案鲜活,现有从业人员70余人,年产值达20230万元。四是木雕。庄浪木雕工艺精美,仿古制作市场前景较好,但规模较小,开展缓慢。五是高抬和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