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方案.docx
下载文档

ID:529222

大小:29.01KB

页数:1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创建 国家 生态 工作方案
县创立国家生态县工作方案 为落实科学开展观,贯彻"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开展,改善生态环境,根据x市创立国家生态市工作实施方案(沈政发(202223)4号),对照国家生态县建设的指标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202223年—202223年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开展国家生态县建设,22项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和5项根本条件于202223年全面达标,并通过省环保局验收,202223年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重点完成每年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国家控制指标。建立完善城乡环境根底设施,15个以上乡(镇)成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农村城镇污水处理率到达80%以上,垃圾处理率到达90%以上。实现环境全面达标、经济又好又快开展、城乡环境统筹协调、自然资源有效保护、人民生活安定富足、生态文化长足开展,成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标志的国家生态县。 (二)重点目标 1.经济开展指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单位gdp能耗0.90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低于2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0.5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到达60%以上。 2.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连年提高,排名位于XX省前列。森林覆盖率到达30%以上;水环境质量到达功能区的标准,无劣五类水体,过境河流水质不降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到达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率到达80%;空气质量到达功能区标准;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低于4.5千克/万元gdp、化学需氧量低于3.5千克/万元gdp;噪声环境质量到达功能区标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达90%以上,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到达9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保持14平方米/人;环保投资占gdp比重3.5%以上。国家环境优美乡(镇)比例到达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村镇饮用水卫生达标率均为20230%;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比例5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到达9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到达95%以上;化肥施用强度(折纯)低于250千克/公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到达95%。 3.社会进步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公众对环境满意率到达95%以上。 二、主要任务 全面实施XX县区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在环境污染防治、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创立、节能减排、城乡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自然保护、生态修复、环境平安、社会保障等方面全力突破,取得成效。 (一)健全清洁平安的环境支撑体系,促进环境质量的全面达标和进一步改善 1.完善城乡环境根底设施,农村城镇污水处理率到达80%。 全面建设城乡污水处理厂。完善城市地下污水管网,确保城镇汇水区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新建XX县区污水处理厂,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采取多种方式,80%以上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处理率到达80%以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经济区、村屯要建立和完善村排水沟污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池塘、沟壑、湿地等空间,主要以氧化塘、氧化沟、湿地初级处理等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彻底解决农村地区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河流等问题。 全面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处系统。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垃圾中转站,收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理。建设1个县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在效劳半径15公里内的乡(镇)垃圾一并收运处理。其他区域要建设小型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或中转站,处理、倒运周边效劳范围内的乡(镇)垃圾。要逐步建立"户集、村收、乡(镇)倒运、县统一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达90%。 全面安装污染源污染处理设施。重点污染源企业全部建设水、气、固废、噪声污染处理设施并运行。工业锅炉配套脱硫除尘设施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全部予以更新改造。所有20吨以上锅炉,全部实现除尘脱硫。202223年和202223年,35吨以上锅炉的除尘脱硫改造工作,各完成50%;202223年完成其余锅炉的脱硫除尘改造。 2.开展村镇生态示范创立,80%的乡(镇)成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创立20个环境优美村,重点在开展经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退化土地恢复、湿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成效;202223年通过省级验收,并获得国家命名。 3.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环境质量全面到达功能区标准。 强化水污染防治,保障饮用水平安。重点进行各类污染源的整治,确保20230%达标排放。202223年底前,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彻底整治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禁止施用农用化学品,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源保护区,202223年底前整治完毕。全面启动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对乡(镇)、村屯的集中式、分散式饮用水源进行种类、水质质量、周围污染源等状况开展调查,弄清底数,在调查根底上,划定水源保护区。按照分阶段整治方式,先整治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源,202223年前所有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全部清理完毕。农田地区的水源保护区,严禁施用农药、化肥。严防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污染。全面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所有规模化养殖企业必须进行环保审批,安装污染处理设施,进行粪便平安处置和综合利用,规模化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要到达95%。重点整治、辽河干流,拉马河、秀水河等重要支流河,改善尚屯水库、泡子沿水库、獾子洞水库等重要湿地水质,取缔污染严重、直接影响水质的排污企业,消灭劣五类水体,到达功能区标准。 强化气污染整治,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重点撤除建XX县区内以及通往XX县区主干道两侧1.5公里范围内的1吨以下小燃煤锅炉,彻底消除冒黑烟现象。要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开展集中供热,开展大型热源厂建设,XX县区集中供热率要到达90%以上,农村地区政府驻地镇集中供热率要到达50%以上。加强全县燃油油品质量管理,油库、加油站要安装使用油气回收装置,机动车排污要实行"国3"以上控制标准,控制机动车增加数量,实行环保黄绿标识分类管理,对高污染车辆实施限行等强制措施,加快淘汰落后公交车、出租车,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小排量和环保型汽车,机动车尾气年检达标率要到达86%以上。综合治理扬尘等开放源污染,对所有建筑工地采取围挡、覆盖、清洗措施;逐步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推广应用商品砂浆。加强城镇地面的软、硬覆盖建设,裸土覆盖率要到达20230%。逐步实现机械化湿式清扫和道路洒水抑尘,202223年底前,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大气扬尘污染。陶瓷城煤堆、原料堆、灰堆等实现全封闭堆放、禁止露天粉碎、逐步实现专用封闭式运输。 强化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有效消除危险废物污染隐患,实现平安、科学、合理的处置和利用。加强医疗废物监管,建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处系统,保证城乡医疗废物全部平安无害化处置。 强化噪声污染控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从源头控制新的噪声源,在规划环节,要限制交通干线两侧及噪声排放工厂附近新建住宅;居民楼内不得设置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饮食、娱乐、修配、加工等效劳业;居民、文教区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等其他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工程。分类治理各类社会生活噪声,整治居民聚集区内营业性餐饮、娱乐、维修、加工等效劳场所固定噪声污染源,解决型材加工、维修等露天作业噪声扰民问题,整治室外播放音响、商业宣传、礼仪庆典等人为社会噪声。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确保交通噪声到达功能区标准。整治建筑施工噪声扰民,杜绝违法夜间施工。 4.建立环境污染防治和平安监控体系,确保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进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对污染负荷80%以上的污染源全部实现在线监控,防止偷排乱排。将城市环境风险防范放在城市平安体系的重要位置,建立环保、安监、消防、公安、人防等相关部门有效联动机制和信息快速通报制度,有效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制定全县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重点危险源企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辐射环境平安监管体系,确保辐射环境平安。 (二)培育多重生态结构的生态平安体系,推进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生态问题的解决 1.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实行分区分类管理。结合我县区域生态特点,对全县所有地域进行生态功能分区,重点对水源修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河滩地、生态敏感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养殖区等进行特殊保护。强化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保持自然资源丰富性和生物多样性。要全面加强对我县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要到达30%以上。加强对全县3个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建立健全保护机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珍稀物种资源置于保护监控范围内。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与建设,主要维系水源修养和生物多样性的主导生态功能,重点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湿地修复、节能减排、生态农业推广等措施,进行限制性开发。 3.推进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矿山生态修复,构筑生态防护屏障。以治理中强度以上的水土流失为主,采取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重点治理风力和水力侵蚀,确保8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加快防护林带、农田林网等建设,扩大生态林、沙地经济林、碳汇林、生物质能源林建设面积,遏制土地沙化恶化趋势。 (三)提升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促进各行各业清洁开展 1.建立自然资源联合监管制度,控制资源浪费。建立完善对水、森林、土地、湿地、生物物种、矿产等自然资源使用的联合监督管理制度,对涉及这些资源的工程,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联合审批。严格控制生态敏感区的地下水开采,保障辽河及重点支流河的生态用水,开发利用控制在40%以下。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促进污染土地的修复和再利用。遏制湖泊、湿地退化趋势,采取退耕还湖还湿等措施,扩大面积。严格控制重要湖泊、湿地水产养殖,让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2.开展节能节水降耗,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在工业节能方面,加强现有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重点抓好全县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大户企业节能降耗。新建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科学确定能源消耗和用水标准,实施废水和废物集中处置;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能源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在建筑节能方面,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面推广外墙保温体系及高效保温材料等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推进供热行业节能降耗,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新建"亮化工程"及照明设施要全部采用节能照明灯具。在商业、效劳业节能方面,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对空调、电梯、电机等用电设备的节能改造和经济运行动态管理,每年节电同比下降5%。在交通节能方面,加快出租车、公交车更新步伐,扩大燃气汽车的应用规模。在党政机关节能方面,实施绿色采购,推广照明节电等节能技术,新建或改造办公楼建筑必须采用节能材料,使用节能器具。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要制订和实施适应本系统特点的节能工作方案。在节约用水方面,贯彻执行x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到达80%,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控制在20立方米/万元以下。新建一批中水回用工程工程。稳固农村节水灌溉成果,推广水田"非充分灌溉"、旱田地膜覆盖等节水措施,确保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到达0.55。 3.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发挥循环经济示范作用。对于规模化企业,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审计。要制订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验收。要对省、市每年下达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超过核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的比例要到达2023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