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镇
自然灾害
救助
应急
预案
工作方案
x镇自然灾难救助应急预案范文〔1〕
1 目标任务
1. 1 制定目的
建立健全统一、标准、高效、科学的救灾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把握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各类自然灾难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削减自然灾难造成的损失,保障公共生命财产平安,保障灾民根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进展。
1. 2 制定依据
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大事应对法、自然灾难救助条例、xx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x县自然灾难救助应急预案等有关自然灾难救助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工作原那么为依据,与同级其他专项预案相连接。
1. 3 适用范围
在本区域发生的干旱、洪涝灾难,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难,地震灾难,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难,森林火灾和生物灾难等自然灾难及其他突发公共大事到达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1. 4 工作原那么
〔1〕以人为本,平安第一,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
〔2〕政府主导,尽职尽责,社会互助,灾民自救;
〔3〕依法标准,整合资源,科学应对,提高效能;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2 根本状况
本镇辖x个片区、x个居民区、x个行政村,户籍人口x万人、常住人口x万人,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公顷。
3 自然灾难级别划分
依据自然灾难发生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损失状况等因素,分为特殊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
3. 1 特殊重大自然灾难
一次自然灾难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为特殊重大自然灾难。
3. 1. 1 本区域内发生的干旱、洪涝灾难,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难,地震灾难,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难,森林火灾和生物灾难等自然灾难,一次自然灾难过程造成以下状况之一的:
〔1〕受灾人口超过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2〕农作物成灾面积超过全镇当季播种面积的x%左右;
〔3〕转移安置人员占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4〕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在市外省内造成重大影响。
3. 1. 2 对敏感时间等特殊状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3. 2 重大自然灾难
一次自然灾难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为重大自然灾难。
3. 2. 1 本区域内发生的干旱、洪涝灾难,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难,地震灾难,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难,森林火灾和生物灾难等自然灾难,一次自然灾难过程造成以下状况之一的:
〔1〕受灾人口超过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2〕农作物成灾面积超过镇当季播种面积的x%左右;
〔3〕转移安置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4〕造成严峻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在县外市内造成确定影响。
3. 2. 2 对敏感时间等特殊状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3. 3 较大自然灾难
一次自然灾难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为较大自然灾难。
3. 3. 1 本区域内发生的干旱、洪涝灾难,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难,地震灾难,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难,森林火灾和生物灾难等自然灾难,一次自然灾难过程造成以下状况之一的:
〔1〕受灾人口超过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2〕农作物成灾面积超过全镇当季播种面积的x%左右;
〔3〕转移安置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x%左右;
〔4〕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在镇外县内造成影响。
3. 3. 2 对敏感时间等特殊状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3. 4 一般自然灾难
一次自然灾难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为一般自然灾难。
3. 4. 1 本区域内发生的干旱、洪涝灾难,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难,地震灾难,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难,森林火灾和生物灾难等自然灾难,一次自然灾难过程造成以下状况之一的:
〔1〕受灾人口超过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2〕农作物成灾面积超过全镇当季播种面积的x%左右;
〔3〕转移安置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4〕人员因灾受伤,房屋倒损,在镇内造成影响。
3. 4. 2 对敏感时间等特殊状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4 组织指挥体系
自然灾难救助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本镇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自然灾难应急救助指挥中心〔下简称“指挥中心〞〕〞为本镇自然灾难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开展全镇自然灾难救助工作。指挥中心总指挥由镇长担当,常务副总指挥由委员副镇长担当,副总指挥由分管副镇长担当。指挥中心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做好自然灾难救助相关工作。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设立自然灾难救助工作机构及其人员组成,组织开展灾情评估、信息报送和灾难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措施。
5 应急预备
5. 1 避灾安置场所预备
本镇已经县政府发文确认的避灾安置场所x所,总建筑面积x多平方米。每年台汛期之前本镇将对其开展平安管理专项检查,确无平安隐患的避灾安置场所灾时方可启用。避灾安置场所应当有明显标志,管理制度上墙,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有根本生活保障的预案。
5. 2 医疗卫生场所预备
辖区内证照齐全的x所〔含行政村、居民区和社区卫生室〕医疗卫生单位是做好受灾群众的医药卫生和防疫防病工作的有力保障,灾时确保医务人员和药品准时到位,并做好灾区饮用水的检查和水源疼惜工作。
5. 3 物资预备
每年依据应对自然灾难的要求储藏必要物资,一并整合利用应急民政、水利、教育、卫生等部门在基层的救灾物资储藏。依据实物储藏和力量储藏相结合的原那么,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大型超市〕名录,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健全应急选购和供货机制,分级、分类管理储藏救灾物资。
5. 4 救灾装备预备
配备救灾专用车辆、一般 、移动 、数码摄像和数码照相器材、根本办公设备等救灾必需的设备和装备,建立救灾装备统筹调用制度。
5. 5 人力预备
5. 5. 1 加强自然灾难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灾难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自然灾难救助力量。培育、进展和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鼓舞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乐观作用。
5. 5. 2 推行灾难信息员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掩盖镇、社区、行政村和居民区的灾难信息员队伍。
5. 5. 3 本镇建立的相应应急救援分队进行应急处置力量缺乏时,可恳求调用以县级为单位组建的应急队伍和社会力量进行处置。
5. 6 宣扬、培训和演练
5. 6. 1 利用xx省防汛防台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和国际民防日等活动,组织开展全域性防灾减灾救灾宣扬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扬灾难学问,宣扬灾难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等常识,增加公民防灾减灾意识。乐观推动减灾示范社区建设。
5. 6. 2 每年至少组织1次灾难管理人员、灾难信息员、应急救助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的业务培训。
5. 6. 3 每年至少组织1次预案演练,使全部相关人员生疏预案,对预案不妥之处,准时进行修正,让预案更切实、科学、可操作,提高应急预备、指挥和响应力量。
6 信息管理
6. 1 预警信息
气象部门的气象灾难预警信息,水利部门的汛情、旱情预警信息,地震部门的地震趋势猜测信息,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的地质灾难预警信息,农业农村〔海洋渔业〕部门的海洋灾难预警信息,应急部门的森林火灾和农业部门的生物灾难预警信息等数据准时向救灾中心办公室通报。救灾中心办公室依据有关部门供给的灾情预警预报信息,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准时启动救灾预警响应,向指挥中心和本区域有关部门或单位、社区、行政村、居民区等通报。
6. 2 灾情管理
行政村〔片区〕和镇政府应急管理中心依据应急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灾难状况统计规程,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自然灾难灾情信息报送内容包括灾难发生时间、结束时间、受灾区域、人口受灾状况、农作物受灾状况、房屋倒损状况、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救灾工作开展状况及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等。填报程序分为初报、续报和核报。
6. 2. 1
发生自然灾难,行政村〔片区〕应在灾难发生后的1小时内上报镇政府,镇政府在接到灾情后半小时内汇总上报到县政府。
6. 2. 2 在自然灾难灾情稳定之前,需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即:灾难发生后,每24小时必需上报一次灾情,即使灾情没有变化也必需上报,直至灾难过程结束。行政村〔片区〕每天8时之前将最新灾情上报镇政府,镇政府在每天8时30分之前汇总上报到县政府。灾情稳定后,行政村〔片区〕应在1日内核定灾情,上报镇政府,镇政府在1日内汇总上报到县政府。
6. 2. 3 对于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和倒损房屋状况,行政村〔社区〕要同时填报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台账和因灾倒房住房户台账,并会同自然灾难快报上报镇政府,镇政府汇总上报到县政府。
6. 2. 4 对于干旱灾难,行政村〔片区〕应在旱情初露,群众生产、生活受到确定影响时,初报给镇政府,镇政府汇总后上报到县政府。在旱情进展过程中,行政村〔社区〕和镇政府每10日续报一次,直至灾情解除后上报核报。
7 预警响应
7. 1 启动条件
相关部门发布自然灾难预警预报信息,消灭可能威逼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影响根本生活,需要提前实行应对措施的状况。
7. 2 启动程序
指挥中心办公室依据灾难预警预报信息,启动救灾预警响应。
7. 3 预警响应措施
预警响应启动后,指挥中心办公室马上启开工作机制,组织协调预警响应工作。视情实行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
〔1〕准时向指挥中心及其成员单位报告并向社会发布预警响应启动状况,以 、 、短信或驻村干部口传等方式向行政村、片区、居民区发出灾难预警响应信息,提出灾难救助工作要求。
〔2〕24小时值班,依据有关部门发布的灾难监测预警信息分析评估灾难可能造成的损失。
〔3〕启动涉险人员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启用避灾安置场所,实施受灾人员紧急转移安置,保障人民生命平安。
〔4〕通知做好救灾物资预备工作,启动避灾安置场所根本生活保障预案,启动与交通运输等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救灾物资调运预备,紧急状况下提前调拨。
〔5〕派出预警响应工作组,实地了解灾难风险状况,检查各项救灾预备及应对工作状况。
〔6〕准时向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报告预警响应工作状况,落实其有关工作要求。
〔7〕做好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的各项预备工作。
7. 4 预警响应终止
灾难风险解除或演化为灾难后,指挥中心办公室预警响应终止。
8 应急响应
依据自然灾难救助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那么,自然灾难发生后,镇人民政府和行政村〔片区〕应当启动自然灾难救助应急预案。
8. 1 响应等级及其启动终止程序
依据危害程度、灾情变化等因素,本镇设定三个自然灾难救助响应等级。一般自然灾难发生后,启动Ⅲ级响应,由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进入或终止Ⅲ级响应状态,并向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常务副总指挥向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政府报告,指挥中心办公室组织协调自然灾难救助工作;较大自然灾难发生后,启动Ⅱ级响应,由指挥中心常务副总指挥进入或终止Ⅱ级响应状态,并向指挥中心总指挥报告,指挥中心总指挥向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政府报告,指挥中心常务副总指挥组织协调自然灾难救助工作;重大、特殊重大自然灾难发生后,启动Ⅰ级响应,由指挥中心总指挥进入或终止Ⅰ级响应状态,并向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政府报告,指挥中心总指挥组织协调自然灾难救助工作。
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依据响应等级的需要,切实履行好本单位的职责。
8. 2 响应措施
响应等级进入后,组织指挥系统当即启开工作机制,组织协调自然灾难救助工作,视情实行以下多项或全部应急措施:
〔1〕实行24小时值班并确保其通信畅通。镇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