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50371
2006
厅堂
扩声系统
设计规范
UDC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r(SGB 503 71一 2 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C o d e f o r s o u n d 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s y s t e m d e s i g n o f a u d i t o r i u m2 0 0 6一0 1一1 8 发布2 0 0 6一0 5-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 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厅 堂 扩声 系统 设计 规 范C o d e f o r s o u n d r e in f o r c e me n t s y s t e m d e s ig n o f a u d i t o r i u mGB 5 0 3 7 1一 2 0 0 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部门:中 华人民 共和 国 建设 部施行 日期:2 0 0 6年0 5月0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 4 0 8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的公告 现批准 厅堂扩声 系统设 计规范 为国家标准.编号 为GB 5 0 3 7 1-2 0 0 6,自 2 0 0 6年 5月 l k 3 起实施其中,第 3.1.7,3.3.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00六年一月+八 日o il舀 根据建设部建标 2 0 0 3 1 0 2 号文的要求,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组在原广电行业标准G Y J 2 5-8 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的基础上,经修改、扩充编制了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的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向有关单位和专家征求了意见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扩声系统设计;4.扩声系统特性指标;5.系统调试。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 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 1 3号;邮政编码:1 0 0 0 4 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中广 电广播 电影电视 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陈建华陈怀民骆学聪李齐勋一一一目则语总术3 扩声系统设计 3 1一 般 规 定3.23 t 33.43 t 53 6传 声 器扬 声 器 系 统调 音 及 信 号 处 理 设 备 舞台监督及辅助系统 调 音 控 制工 位 .4 扩声系统特性指标 4.1 电气系统特性指标 4.2 声学特性指标 .5系统调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 明(14)16)(171 总则1.0.1 为规范厅堂(剧场和多用途礼堂等)扩声系统设计,保证厅堂的观众厅及舞台(主席台)等有关场所听音良好、使用方便、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厅堂相对固定安装的扩声系统设计,不包括电影还音系统(即B环)1.0.3 本规范制定了各类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观众厅的扩声系统特性指标。1.0.4 扩声系统设计必须与土建各工种设计同步进行,并出具完整 的施工 图设计文件1.0.5 设计单位应具备专业设计能力,并应完成扩声系统的调试,听音指标达到本规范的要求。1.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 关标 准和规范的规定2 术语2.0.1 扩声系统s o u n d 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s y s t e m,p u b li c a d d r e s ss y s t e m 扩声系统包括设备和声场。主要过程为: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传输,再转换为声信号还原于所服务的声场环境;主要设备包括:传声器、音源设备、调音台、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 系统。2.0.2 扩声控制室s o u n d c o n t r o l r o o m 操作控制扩声系统设备的技术用房,简称声控室2.0.3 功放机房p o w e r a m p l i f ie r r o o m 放置扩声系统功率放大器的技术用房。2.0.4 最大声压级ma x i mu m s o u n d p r e s s u r e l e v e l 扩声系统完成调试后,在厅堂内各测量点可能的最大峰值声压级的平均值 L M。以峰值因数(1.8-2.2)限制的额定通带粉红噪声为信号源,其最大峰值声压级为 R MS声压级的长期平均值L H M、加 F 峰值因数的以t o 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 0,单位:d B,LH=Ls,+2 0 1 g(1.S-2-2)2.0.5 最大可用增益 m a x i m u m a v a i la b l e g a i n 厅堂扩声系统在声反馈临界状态时的增益减去6 d 13 o2.0.6 传输频率特性t r a n s mis s io n f r e q u e n c y r e s p o n s e 扩声系统在稳定工作状态下,厅堂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设备输人端的电平的幅频响应2.0.7 传声增益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g a m 扩声系统在最大可用增益状态时 厅堂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扩声系统心型C R(B)二(1+c o.,B)/2 传声器处稳态声 2压级的差值,单位:d B2.0.8声场不均匀度s o u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厅堂内(有扩声时)各测量点的稳态声压级的差值,单位 d B o2.0.9 声反馈a c o u s t i c f e e d b a c k 扩声系统中的扬声器系统放出的部分声能反馈到传声器的效应。2.0.1 0 系统总噪声级s y s t e m t o t a l n o is e l e v e l 扩声系统在最大可用增益工作状态下,厅堂内各测量点扩声系统所产生的各频带的噪声声压级(扣除环境背景噪声影响)平均值,以 N R曲线评价。2.0.1 1 旱后期声能比e a r l y-t o-l a t e a r r i v in g s o u n d e n e r g y r a t i o 扬声器系统发出碎发声衰变过程中,厅堂内各测量点 8 0 ms以内声能与8 0 ms 以后的声能之比的以 1 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 1 0,单位:d BF,一 1 0!g l 丁,2(t)dt丁,(t)dt式中P(c)-瞬时声压(P a).2.0.1 2 数字信号处理d i g i t a l s ig n a l p r o c e s s i n g(D S P)用数字技术对信号进行采集、储存、传输、变换等的方法和技术。2.0.1 3 调音控制工作位置mi x in g c o n t r o l p o s i t io n 操作人员的工作位置,简称工位,泛指扩声控制室、现场调音位和监听调音位等3 扩声系统设计3.1一 般 规 定3.1.1 从方案设计开始,扩声系统设计就应与建筑声学设计、建筑设计和其他有关工程设计专业密切配合。装修设计时,在控制厅内混响时间、房间体型、反射声分布和避免声缺陷等问题时,应将扬声器系统位置作为主要声源点之一。3.1.2 扩声系统应保证听众有足够的声压级,声音清晰、声场均匀。3.1.3 根据使用要求,厅堂扩声系统应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子系统:1 观众厅的扩声系统。2 舞台(会议时的主席台)的扩声系统;服务于舞台上演职员的监听系统。3 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服务于演职员的舞台监督系统。4 背景音乐广播系统3.1.4 扩声系统信号,对模拟传输其电气互连的优选配接值应满足国家标准 声系统设备互连优选配接值 G B/T 1 4 1 9 7及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 1 5 3 8 1 的规定,系统设备之间宜采用平衡传输方式;数字传输及接口应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 多通路音频数字串行接C )G Y/T 1 8 7 的要求3.1.5 扩声系统设计应提供完整的图纸及说明文件。包括管道图、设备布置图、系统原理方框图、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及接线图。3.1.6 扩声系统的设计可采用先进的技术作为辅助设计手段,但应给出分析结果的适用范围。3.1.7 扩声系统对服务区以外有人区域不应造成环境噪声污染。3.2 传声器3.2.1 系统宜配置足够数量的传声器3.2.2 传声器的类型应满足适用本厅堂不同类型声源信号的拾音。3.2.3 主要传声器宜选用有利于抑制声反馈的传声器3.2.4 应分别在台口、乐池、侧台附近和观众席等处按功能需要设传声器插座。3.2.5 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若现场多个工位同时需要传声器信号,宜设置传声器信号分配系统。3.2.6 传声器信号接线应采用带屏蔽的平衡电缆3.3 扬声器系统3.3.I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设计相应的扬声器系统:I 根据厅堂具体条件选用集中式、分散式或集中分散相结合三者中的较佳方案。2 根据声道模式的不同可选择单声道、双声道和三声道(左/中/右)系统中的一种 3 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宜设置独立的次低频扬声器系统。4 主扬声器系统对部分观众席无法提供足够的直达声或直达声方位太高时,应设置补充或辅助扬声器系统,并配备能对其馈给信号进行时间和频率特性调整的信号处理设备。5 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宜设置效果声扬声器系统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扬声器系统安装在观众厅的顶棚、侧墙、后墙或舞台 上。6 舞台(主席台)扩声扬声器系统宜安装在靠近台口的位置。该扬声器系统由声控室的操作人员操作控制。7 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应设置服务于演职人员的舞台返听扬声器系统。舞台返听系统P_括固定安装返听扬声器系统、流动返听扬声器系统和返听耳机。3.3.2 扬声器系统,必须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不产生机械噪声。当涉及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3.3.3 扬声器系统的安装,无论明装或暗装,均应减少安装条件对扬声器系统声辐射的影响,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用暗装时,开口足够大;所用饰面材料和蒙面装修用格栅的尺寸(宽度和深度)宜小于等于2 0 mm 2 扬声器系统安装处的空间尺寸足够大,并进行声学处理 3 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同一声道扬声器的数量及布置宜有利于减轻服务区内的声波干涉。3.3.4 功率放大器与主扬声器系统之间的连线功率损耗应小于主扬声器系统功率的 1 0%1 次低频扬声器系统的连线功率损耗宜小于S%3.4调音及信 号处理设备3.4.1 扩声系统应配置独立的调音台,调音台的输人通道总数不少于最大使用输人通道数。调音台应具有不少于扩声通道数量的通道母线3.4.2 扩声系统应设系统信号处理设备。信号处理设备宜具有增益、分配、混合、均衡、压缩、限幅、延时、分频及滤波等功能中的一项或 多项。3.4.3 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宜配置各种类型和足够数量的供调音台通道插人使用的效果器、压缩器、限幅器和噪声门等信号处理设备。3.5舞台监督及辅助 系统3.5.1 在技术用房(主要是声控室、灯光控制机房和舞台机械控制机房)、化妆间和演职员休息室等需要调度或现场扩声信号的房间区域,宜设置小型广播扬声器系统,系统做分区广播,主控设备应设置于舞台监督位或导控室,并进行集中控制。本广播系统在服务区的最大声压级宜大于等于9 0 d B o3.5.2 宜设置独立的内部通讯系统,并符合如下要求:1 声控室、灯光控制机房、舞台机械控制机房及主要化妆间等用房设置内部通讯台分站。2 舞台、乐池、追光位、面光桥、现场调音位及功放机房等技术用房设置内部通讯插座面板。3 以有线系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