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改革开放
经济社会
发展
成就
系列
报告
新编
9、改革开放XX年经济社会开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开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根底研究和原始创新得到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高技术产业开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为确保国家科技开展战略和各项科技开展方案的顺利实施,我国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开展壮大,为各项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大批科技成果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
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2023年国家用于科技事业的财政拨款为1689亿元,是1980年的26.1倍,年均增长达13.4%。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据统计,2022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展(rd)经费支出达372023.2亿元,是1991年的26.1倍,年均增长22.6%;按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rd支出为280.8元,是1991年的22.8倍。202223年rd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49%,比1991年增加0.84个百分点,说明社会资源配置对于自主研发的倾斜逐年加大。从2023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研发投入总量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已成为世界第六的研发投入大国。
(二)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得到迅速恢复和开展。截至202223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2255万人,是1978年的5.2倍。同时,我国科技人力投入不断增加,科技研发人员的水平与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到202223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4万人,是1991年的2倍;全国研究与试验开展(rd)折合全时人员达173.6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42.3万人年,分别是1991年的2.6倍和3倍;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0.3%提高到82%,增加了11.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的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
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我国科技事业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开展的推动作用愈创造显。
统计结果显示,在2022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展(rd)经费支出中,各类企业支出2681.9亿元,是2022年的5倍,占全社会rd支出的72.3%,比2022年高12.3个百分点;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支出2112.5亿元,是1995年的14.9倍,年均增长达25.3%,大中型工业企业rd支出占全社会rd支出的比重已达56.9%,比1995年高出16.3个百分点。
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国家重点企业中的工业企业根本都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至202223年,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有49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402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2223年投入研发经费超过800亿元,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元,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该基金自1999年6月启动以来,共安排资助资金逾70亿元,其中202223年安排12.6亿元。创新基金为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开展的良好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根底研究工作得到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根底研究是科学技术开展的根基,代表了一国原始创新的能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开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三十年,我国根底研究得到长足开展并进入跃升期,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某些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
近年来,我国对根底研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2223年全国用于根底研究的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是1995年的9.7倍;用于根底研究的人力投入达13.8万人年,是1991年的2.3倍。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一批原始性创新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大疾病防治及创新药物发现、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预测等重点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批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做出了重要奉献;化工、钢铁、铝材、聚合物材料、水泥、油气勘探开发等行业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涌现出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一个新粒子、精确测量银河系英仙座旋臂距太阳系距离、新型铈基金属非晶结构材料金属塑料研制成功、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完成水稻第四号染色体全序列测序工作等根底研究成果,也说明我国的根底研究开展正处于一个比较活泼的创新阶段。
四、高技术产业快速开展,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一)高技术产业成就瞩目
为跟踪世界高科技开展前沿,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展方案(简称863方案,下同)。二十多年来,863方案顺利实施,使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微电子装备、能源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掌握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的生长点,培养和凝聚了一批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为我国高技术研发的持续开展奠定了根底。
(二)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开展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据统计,202223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48亿美元,是1986年的111.3倍(1986年以前无该项统计);其中出口3478亿美元,进口2870亿美元,分别是1986年的484.4倍和57.6倍;进出口贸易实现了由1986年的逆差42.7亿美元到202223年顺差62023亿美元的转变。高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2223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份额为28.6%,比1986年的2.3%增加了26.3个百分点。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得到推进
1988年,政府开始批准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不断推进,区内企业不断增加,区域集聚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至202223年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从1990年的27个开展到54个,区内企业数由1600多家开展到超过4.8万家,从业人员由12.3万人增加到650.2万人;202223年实现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到达5.5万亿元和4.4万亿元,分别为1990年的726倍和769倍。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五、科技产出成绩斐然,重大成果振奋人心
(一)科技奖励凸现成就,重要成果层出不穷
据统计,从1981年到202223年,我国共累计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74.6万项;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842项,国家技术创造奖29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320239项;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等十二位科学家获得2022年开始评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做出突出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国家奖励。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各个领域硕果累累,重大成果影响深远
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尖端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成果。
在航天科学领域,我国不仅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还迎来了两座新的里程碑: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特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而“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那么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国航天成功跨入深空探测的新领域。
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冲动的成果,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6000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每秒峰值运算速度2023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系统正式启用,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方案的1%基因绘制图,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三峡工程成功完成,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成功解决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新能源技术、原子能技术、高能物理等各个新老学科均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
(三)专利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
专利情况是反映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造创造,促进技术交流,国家于1985年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二十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从1986年到202223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16.7%和25%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至202223年底,我国专利部门已累计受理国内专利申请331.5万件,授权专利179万件。其中202223年当年受理国内专利申请58.6万件,是1986年的25.4倍;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创造专利申请15.3万件,是1986年的20.2倍;创造专利所占比重为26.1%。202223年授予国内专利权30.2万件,其中创造专利3.2万件,是1986年的354.9倍;创造专利所占比重为2023.6%,比1986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来看,据世界各主要国家均为成员的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显示,202223年我国创造专利申请量达5456件,排名从1997年的第22位跃升至世界第7位。
(四)论文数量与质量均有提高,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逐年增加,也迅速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2023年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的科技论文达40.5万篇,是1990年的4.6倍。而据国际上几种较有影响的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最新数字显示,科学论文索引(sci)2023年收录我国论文7.1万篇,是1987年的14.6倍,论文总量的世界排位从1987年的第24位跃升到2023年的第5位;工程索引(ei)2023年收录我国论文3.6万篇,是1987年的15.7倍,世界排名从第2023位升至第2位;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