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自我画像自我画像300字作文.docx
下载文档

ID:507854

大小:22.59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自我 画像 300 作文
自我画像|自我画像300字作文   解读20世纪中国历史及女性艺术的独特视角      自我画像:解读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的―个角度      今日,“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23)〞专题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共同举办。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姚玳玫教授是中国研究女性问题的重要专家,她把长期以来在研究女性文学中所积累的对与女性的自我表达和妇女对世界的评价方式做了深刻的学术铺垫之后,转而染指艺术史研究,并筹划了此次展览。展览总筹划由朱青生、王璜生担任。此次展览一共展出从民国到当代76位女性艺术家150余件作品,以“自我画像〞为主题词,对20世纪中国女性美术加以梳理和展示。具体以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现代女性艺术家的美术创作为时间上限,以21世纪至今女性美术创作为时间下限,横跨近一个世纪。所谓“自我画像〞,既指狭义的――画家以自己为摹写对象的自画像,也指广义的――带有自画像含义和自我精神意向的包括绘画、雕塑和局部综合材料作品在内的艺术家的自我造型及表达,也即蕴含艺术家自我表达意向的美术作品。这里的“自我画像〞与其说强调某种画像类型,不如说强调“自画〞的属性――自我分析、自我塑像、自我命名的含义和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画像的表达方式构成20世纪中国女性美术创作的一种根本形态,伴随着中国女性艺术从诞生、走向成熟到自我身份转换、媒材更新的全过程。从“自我画像〞角度考察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的百年历程,是一个提纲挈领、有效地触及女性艺术本质特征的角度。因此,本专题展以“自我画像〞为角度,勾勒、展示、描述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整个历程,所考察作品主要放在蕴含女性艺术家自我形象的人物肖像画、人物雕塑及综合材料装置等范围之内。另者,这里的所谓“女性艺术〞,特指由女性艺术家创作的带女性自我摹写特征的美术作品,强调女性作为主体对自我、对存在的一种表达。它未必是批判性的表达,更可能是情感性的饱含自我生命体验内容的表达。“自画像〞的内倾性、自恋性、自传性与中国女性在漫长的历史格局和自然生存格局中形成的人格心理,有某种天然的契合。20世纪20年代,第一代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已经成长起来,她们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肖像画尤其是自画像的热衷和擅长。本次展览分为上下两篇呈现,通过局部女艺术家画像作品分阶段、分类型的展示,辅以背景性历史文献资料辑录,呈现一个世纪中国美术女性自我摹写的情形及其形象图式变化的轨迹,揭示女性自我画像背后“个人〞与“时代〞互为纠缠和生成的复杂关系。      上篇民国时期:浮出历史水面的中国现代女性美术      1929年4月教育部在上海普育堂举行首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有20多位女子的作品参加展出,首次向国人展示了“五四〞前后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美术女性的规模和实力。“五四〞之后,第一批现代女艺术家浮出历史水面。其时中国现代女性美术尚处于蛮荒时期,画谁画什么怎么画是继续沿用传统国画的形象图式,画仕女花卉山水还是摆脱中国传统深闺才女的表达模式,另辟蹊径,画属于时代的属于女性个人的新形象这是摆在第一代女艺术家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思的是,首届全国美展的几位佼佼者潘玉良、蔡威廉、王静远等,都以自画像(或肖像)和人物雕刻备受称赞。在解除女禁不久的中国,画人物或画自己对于女性绘画者来说是一件非常新鲜、别具意味的事情,它引领她们走进“人〞的深处,走进自我的深处。   通过上述艺术家作品的展示,梳理女性觉醒与自我画像的关系,追踪这种表达方式如何催生“五四〞之后一代女艺术家的自我感:以艺术为桥梁,建立起女性自我与外部世界相对话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女性的自我感与艺术表现力如何同步成长,早期中国女性艺术的根本形态如何藉此而形成。      下篇:共和国60年的女性画像:“个人〞的寂静隐匿与缤纷呈现      1949年10月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天,已走过了60年的路程。共和国60年,于女性艺术而言,是一个曲折多变、各时期开展极不平衡的60年。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77年:共和国建立至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女性艺术根本失去生存的土壤,处于寂静、隐匿、异化状态。第二个阶段是1978至1989年,女性艺术重新萌发、繁衍、生长、寻找表达路径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1990至21世纪初,女性艺术呈现众声喧哗、多元变异的时期。第四个阶段是21世纪以后,稳定的社会生活使女性艺术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总之,以女性艺术家为表达主体、以“女性存在〞为主题的艺术表达,在共和国60年中呈现清晰的阶段性边界,其潜性与显性、冷调与热调的交替出现,透出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女性存在及其表达的互动情形。从图像图式衍变的角度,对共和国60年女性自我画像的历程作勾勒,可以看出这60年间一代代女性艺术家自我探求的足迹,以及不同代际间关联、超越的情形。      1、女性的可见与不可见:1950―70年代的“铁姑娘〞形象及其自我画像意味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集体化、社会化潮流囊括一切,每个人都是革命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女性自我消失于社会主义大集体中。在摒弃个人主义、形式主义、趣味主义的呼声中,自画像除了作为美术院校学生造型技巧训练的方法偶尔出现外,作为一种美术创作形式根本不再被倡导。这一时期女性自我身影的隐匿与作为新时代劳动者的女性形象的铺天盖地出现,形成强烈反差。有趣的是,与时代所崇尚的高大全形象有所不同的,女画家在描绘女性劳动者时,往往从选材到人物构型到构图,都比拟生活化、唯美化、轻浅化。甚至是,她们所精心描绘的这类女性形象中隐含有自我的形象,将自我想象为一名新时代的女英雄,或者是,在新时代女英雄身上注入自我的身影,这种时代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复杂纠缠,显示了这个时期女性艺术的一种特殊形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又在干人一面的时代大潮中试图保持自我的身影,或者说,对自我的守护使女性艺术表达即便在“个人〞被摒弃的时代也固执地呈现自己的存在。      2、关于成长的故事:1980―90年代女性的自我凝视及作为历史参与者的表达   1.980年代,在拨乱反正、万物复苏的时代环境中,女性艺术家又重新找回昔日的感觉。“春姑娘〞形象占满女性艺术家的画面,这个时期女艺术家画面上的女性形象单纯、美好、质朴,而且多数身着少数民族服饰或农妇打扮,出现一种“着装〞现象。人物特定的“着装〞显示了艺术家将之他者化、风情化的一种处理,艺术家“个人〞隐藏于着装的“他者〞后面,随着时代的变化,“自我〞慢慢地抬头。   1990年代,女性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自觉自为的新阶段。恢复高考后至1980年代上大学的一批女艺术家于此时进入成熟时期,她们以一双自觉的女性眼睛观察世界,表达自我,推出一批力 作,成为1990年代中国美术不可绕过的重要局部。这个时期女艺术家的作品或多或少地带自传性色彩,自我画像从题材到图式都发生质的变化,这种画像不只是静态的自我肖像摹写,更是动态的关于“我〞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境况铭记。镶嵌在历史现实中的“我〞既是见证人又是当事者,“我〞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外部世界构成种种关系。      3、复制的“自我〞:卡通时代的女性体验   全球化卡通时代的到来,重写了“自我〞的含义。造型的复制化、平面化、卡通化、娱乐化,是这一时期各类图像形象的共同特点。这类形象的铺天盖地,改造着人们对自我的认识,裁剪着每个人的差异性,模塑人们从装束到表情的整个形象。在这种背景下成长的年轻女艺术家,自我形象的卡通化既是时代的造化,更是她们扭曲性心理感受的折射。1990年代以来,年轻女艺术家的画面上出现大量的美少女式的人物形象,她们把女性画成清纯可爱如日本动画片里的美少女、美国坊间玩具的芭比娃一类形象,玩偶式的娃娃脸、大眼睛、小嘴巴、长头发(美少女发式),动作和表情夸张,造型扁平卡通,是这些形象的共同特征。她们的画面不再追求深刻、丰富和微言大义,人物从装束到表情的卡通化的处理,显示了这一代人的游戏心态。她们甚至将自我形象隐藏于这种漫不经心的游戏造型之中,或者说,她们将自己置入人见人爱的玩偶的躯壳里,以此演绎自己的故事。卡通时代女艺术家以轻松的戏仿的自嘲的方式为“自己〞画像,与真实的自我、与现实都保持某种间距感,不无反思反讽意味,显示了群众文化时代女性的一种生存姿态。      4、从宏大表到达个人表达:共和国60年女性的自我塑像   女性自我画像类雕塑,在共和国60年间,也形成其清晰的阶段性分野。1950年代是雕塑的纪念碑时代,主题先行,大型塑像,集体创作。即便如此,一批活泼的女雕塑家依然保持着做小品和头像兴趣,从中可见她们的性情。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让女雕塑家们有重逢春天的感觉。她们的作品变得优雅、舒展、个人化,充满唯美的抒情性的特征。1990年代以后,雕塑语言明显发生变化。雕塑形象由写实走向抽象、变形,选材由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加上材料意识的觉醒,对形式、空间的敏感,女性雕塑创作进入形式探索的新阶段。      材料的隐喻:2000年以后的一种女性表达      用适宜于自己的有意味的材料媒介进行表达,是近20年来女性艺术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2000年以后中国的女性艺术已打破传统的架上绘画的框框,更多运用综合材料,努力挖掘材料本身的含义,让材料说话,材料成为艺术家自我的隐喻。她们有的在原有架上绘画或传统雕塑的根底上作延伸,将绘画或雕塑的语言符号与其它材料符号相结合,整合出一套新的语言方式。如喻红后期的作品蝉脱系列,在丝绸上,用纺织颜料绘各式女性形象,然后将薄弱的丝绸画封上树脂。丝绸质地柔韧、飘逸、薄弱与女性形象的纤弱、柔美互为喻示。而这一切最终被压入树脂胶里,折皱扭曲,变成一块僵硬、沉重的团块。压在树脂里的绸画,成为女性命运的一种喻写、一那么寓言。她们有的干脆摆脱绘画或雕塑的语言符号,运用综合材料,挖掘材料本身的含义,让材料说话。至此,女性的自我画像已经从感性的“经验〞表达走向理性的观念的“超验〞表达的阶段。   本展览通过局部女艺术家画像作品分阶段、分类型的展示,辅以背景性历史文献资料辑录,呈现一个世纪中国美术女性自我摹写的情形及其形象图式变化的轨迹,揭示女性自我画像背后“个人〞与“时代〞互为纠缠和生成的复杂关系。“自我画像〞专题展希望通过这样的图像展示,勾画出处身于20世纪初期到当下中国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女性〞的精神面像和心路历程。如朱青生教授所说,“每一个自画像是一个故事的定格,而一个故事那么是一部历史的细节,而所有的细节都不如自画像中直接观看的色彩和线条那么细微和真切,因为在自画像所显现的女性自我观看的方式,更是我们今天如何利用图像的微妙意味进入历史问题的一个切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