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安全
常识
背包
旅游
安全问题
浅析
背包旅游平安问题浅析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分析, 在这六大旅游热点城市中, 旅华游客认为桂林旅游是根本平安, 昆明旅游最平安, 上海次之, 西安, 北京, 广州旅游平安感知度依次递降。旅游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外部性上具有空间上的异地性、时间上的暂时性和运行过程中的综合性特点。因此, 旅游活动受诸多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旅游平安问题的产生。从旅游业的运行和旅游活动的特点来看, 旅游平安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方面的平安; 从旅游平安产生的根源上来看, 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等社会性的平安问题和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性的平安问题。所以这些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旅游平安, 而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旅游者对该旅游目的地旅游平安程度的认知。因此, 旅游目的地要提高自己在游客心中的旅游平安度的认知, 必须在所有旅游业相关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蓬勃开展, 旅游平安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旅游平安就是要为旅游者提供人身、财产、心理、名誉等各方面的平安保障, 它是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组成局部。旅游平安是旅游业健康、快速开展的基石, 它关系到旅游者体验的好坏和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开展。可以说, 没有平安就没有旅游。现代背包旅游者的概念是从20世纪70年代人文科学的学科视角提出的, 一般而言, 主要是指这样一些旅游者: 偏爱廉价膳宿设施, 重视与他人交流, 有一份独立制定的、有弹性的旅行方案, 旅行时间较长, 喜欢非正式的、参与性较强的假日活动。近20年来, 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自助旅游形式, 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 随之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每年背包旅游过程中的危险事故屡屡发生。在中国, 背包旅游者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目的地通常指向中西部不兴旺地区或大中城市周边近郊区域, 并多项选择择短期户外运动为主的旅行方式。一是背包旅游事故伤亡人数逐年上升。二是男性伤亡数远高于女性。目前背包旅游者的主要年龄层在20~ 40岁之间, 其中15~ 29岁是探险性户外活动的危险高发人群, 并且男性居多。背包旅游活动中所需的能量属于中等体力活动以上的能量消耗, 对体能的要求较高, 所以参与者主要以男性为主。三是背包旅游者由专业化向半专业化或业余方向开展。高山探险中的遇难人员也根本上是业余的登山爱好者,而非专业运发动。现在国内的背包旅游者中, 绝大局部没有经过专业的体能和求生训练, 并且也没有专业的协会或组织对其行为进行标准管理。四是背包旅游目的地由城郊向偏远山区转移。中国背包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已经逐渐从城郊向偏远山区转移。国内九大经典背包旅游主要集中在四川、西藏、云南和重庆等西部偏远山区。五是滑坠事故发生率居于首位。在中国, 背包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危险主要来自于登山摔倒或滑坠、猝死、溺水和雪崩等。原因:可能因为自然不可控因素的出现而被激发, 如天气的突变或崎岖的路面状况可能会导致设备的决定或使用错误等问题; 另一方面, 组织结构不合理等潜在问题也有可能使得恶劣的自然环境相对整个背包旅游团队来说变得更加恶劣。自然因素、潜在问题及旅游者自身素质等都共同决定了在遇到真正的危险时,背包旅游者是否能够感觉到危险, 进而认识危险、避开危险或减小危险伤害程度。第一, 做好旅游平安预警工作。虽然雪崩、山洪等自然灾难不可人为控制, 但作为信息权威发布者的旅游目的地政府应该对当地现有或潜在自然灾害加以重视, 做好及时、准确的预报工作, 以免旅游者无法进行有效躲避, 陷入危险之地。同时政府也可以及时编制当地旅游信息指南, 供背包旅游者阅读。澳大利亚在危机信息传达方面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如在旅游者进入其原始森林进行探险活动之前, 当地相关部门就会提供一份详细资料, 其中包括详实的旅游地形图、各个季节的气候变化及在哪些区域可能会遇到什么对人体有伤害的动植物等, 这些都来源于澳大利亚政府对背包旅游及其旅游者人身平安的重视。第二, 健全旅游平安法规。近年来, 我国也已经陆续公布了一些户外运动的监管法令, 如1997 年原国家体委就公布了国内登山管理方法, 就有关登山组队、方案、装备、组织者资格认定等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国登山协会2023年7月25日公布了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管理方法, 要求每一支登山队在进山前必须向当地登山探险主管部门进行申报。一旦进行了登记, 管理部门会指派熟悉情况的联络官, 与登山者随时保持联络, 如果出现意外, 也能及时开展营救。第三, 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作为一个成熟的背包客,在出行前应该主动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好目的地的相关信息, 包括近几天的天气状况以及路面状况等, 并根据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任务的不同, 准备相应的设备来充实和保护自己。其中最重要的就包括了防寒设备、防滑鞋类、应急药物等户外专业用品。在整个旅游活动中, 要求旅游者具备足够的体力和良好心理素质。旅游者的旅游经验、健康程度、胆量、对设备使用的熟悉情况等都决定了他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感觉危险、认识危险,并进而避开或减小危险。现在国外已经出现了很多背包旅游者俱乐部, 他们不只是提供旅游者交流及组织出游的平台, 同时也推行旅游者能力培训效劳, 即使是从未体验过背包旅游的人也能够借此培训来熟悉各类设备工具的使用、遭遇动物伤害时的应对措施、特殊技能的训练等。而一些对身体有特殊要求的活动也能通过体检、考核等方式提前让旅游者清楚自身状况, 让其早做准备, 以防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体力透支、心脏超负荷等重大问题。
第四, 加大危险救援力度。危险救援是背包旅游过程中保障旅游者平安的最后补充。无法呼救或救援无法及时到达往往导致背包旅游者的最终伤亡。由于背包旅游者的出游往往是自行安排, 很多并没有经过有关部门或协会的组织, 这就导致他们在相关部门的统计中, 并没有详细的出行记录。当背包旅游者遭遇自然灾害时, 有关部门无法确认其平安危险与否,更加无从施救。目前中国国内有国旅总社旅行救援中心、广州经济救援中心等类似对旅游意外事故进行营救, 但覆盖范围不广。现在背包旅游的危险救援行动主要来自队友、向导等同行人员和当地公安、消防、武警等政府援助, 而专门的搜救队伍却比较少, 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所以在强化救援队伍的同时, 还要求旅游者在目的地开始活动时主动向有关部门进行登记, 保障自己的旅行平安。四、结语旅游是有异于日常生活的一种体验过程, 背包旅游者选择通过旅游来摆脱平时压抑的生活或借机提升自我, 但在旅游过程中, 必须重视自身的平安。提高平安意识并不会减弱旅游者的冒险精神, 相反它是成熟的背包旅游者所必需具备的品质。虽然旅游过程中的一些自然环境因素可能无法人为控制, 但是旅游者却可以积极主动搜集目的地的信息、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负荷旅游方案要求, 同时也应该警惕身边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旅游活动中通过自身努力和团队协作保障自己的平安。 一、平安意识淡薄。 二、盲目削价竞争。 三、提供的旅游产品尤其特种旅游产品或者旅游环境不符合旅游平安要求。在旅游景区表现在游乐设施老化、质量不达标、缺少平安防护设施或警示标志、自然环境存在隐患等,如雷雨天使游客遭雷击、迷路等。旅行社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如何防止或减少平安风险、如何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是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四、旅游行程中第三人的侵权行为。主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不法分子针对游客实施的抢劫、强奸、杀人、伤害等侵害行为造成的人身侵权。实践中,这类案件容易发生在开放性的、以自然景观为内容的旅游景区,具有事件发生突然、防范较为困难的特点。 五、游客缺乏应有的平安意识和防范知识。实践中,游客的旅游平安防范意识不强、旅游平安知识缺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价格趋低的心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消费动机,导致一些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过多地考虑价格因素,忽略了对提供旅游产品者的资质和能力、旅游产品的平安性、旅游环境的可靠性的正确评估和判断;忽略了对自身行为所进行的必要约束和权利行使的必要限制;忽略了对自身利益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转嫁旅游活动中出现的非人为风险。 一、确保旅游产品的平安性,降低直至消除不平安因素 旅游业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效劳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暂时没有标准的,应保证符合人身健康和平安;对可能危及游客平安的旅游产品或者效劳,要实现向游客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发现提供的旅游商品和效劳有严重缺陷的,即使游客采取正确使用的方法仍然可能导致损害发生的,要及时告知游客,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二、开展新型的特种旅游活动,坚持平安第一三、组织单位的团队旅游,在旅游合同中要明确规定旅游过程中的组织指挥责任,并针对工程及活动地点的特殊性制定平安应急预案 旅行社接受单位委托组织旅游活动,是旅游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对团队游客的人身平安负有合理的保障责任。签订旅游合同,应当明晰旅游过程中的组织权限和责任划分,防止发生事故后,责任分担困难给旅行社增加管理本钱。要针对开展活动环境的特殊性制定平安事故应急预案,把旅游平安保障工作贯穿于旅游活动始终。 四、利用公益广告、公益讲堂等形式,对游客进行必要的旅游知识的教育,尤其是旅游平安知识的灌输 培养成熟的、理智的、文明的游客,使其养成良好的旅游消费习惯,游客有责任,政府、旅游企业和全社会也有责任。政府有义务为游客创造学习旅游知识的条件,企业也应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旅游咨询效劳、关于旅游工程的详细资料等真实信息,保证游客知情权的实现。 五、政府部门应承担培养游客、旅游企业的旅游保险意识,探索建立逐步完善的社会救援体系的新路径,确保游客旅游权益实现的责任购置旅游保险,是有效转嫁旅游风险的手段之一。各级旅游部门应当引导、鼓励游客、旅游企业购置旅游保险,各级保险监督机构应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开发更多的旅游保险产品。 “没有平安,就没有旅游〞。可怕 中国游客平安意识淡薄可喜 市场仍然处于活泼阶段 ——搜旅网副总裁张磊在搜旅网上曾做过的一个网络调研显示,游客普遍在平安意识方面较淡薄,特别是游客在出境游方面的旅游平安意识比较薄弱。尤其不少首次出国的游客们出境游经验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游客利益受到损失甚至发生平安事故的可能性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