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问题
导向
高校
思想政治
理论
教学方法
探究
2023.2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主编语: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作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师生双向的共同活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是关键环节之一,只有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成效。为此,本期特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专栏,探求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2023 年第 2 期(总第 1416 期)No.2,2023Serial No.1416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HEILONGJIANG EDUCATION(Theory&Practice)本期关注 思政课教法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基于这样的课程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就必须“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1。由此,一方面,提升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和学生“获得感”,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低迷、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区域不安定因素日益增多、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社会转型加速的复杂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乃至全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都在遭受各种冲击。要推动高校思政课发展、帮助青年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指示2。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必须真正走进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关切学生问题、服务学生发展。文章基于上述背景,以“问题导向”式教学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以“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为研究重点,以期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学策略的细化来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最终完成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内涵辨析当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内涵界定颇有争议。部分学者将之作为一种以“问题”为中心、收稿日期:2022-03-24修回日期:2022-04-20作者简介:张文(1979),男,陕西汉中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基金项目: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2017JY119)摘要: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以提升教学实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问题导向”式教学在有效解决学生疑难问题的同时,也能充分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和发展要求,还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导向”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遵循时效性、指向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照既定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为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问题选择中的各方面矛盾及“问题导向”式教学同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等难题。关键词:“问题导向”式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2-0001-04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究张文(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1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2023.2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究以“提出问题启发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步骤的教学方法。但这种理解忽视了两点:一是“问题”或称“难题”是在所有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始终的教学线索,难以作为“问题导向”式教学的专属特征;二是以所谓“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时,难以排除其他教学法的应用,换句话说,就是“问题教学法”难以成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而必须与其他教学法同时使用。也有部分学者将“问题教学法”称为“问题导向学习法”这是对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直译。实际上,仅仅将之视作学习法的话,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就无法保证,这不仅不符合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也不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特别是不符合高校思政课的定位。上述问题的存在,要求教师必须回归本源,对“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内涵进行深入发掘。一般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杜威以“问题”为核心构建了儿童思维和学习的逻辑机制,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是一个基于主体能动性、成长背景和过往经验的建构过程。20 世纪 60 年代末,巴罗斯提出以“问题”驱动医学教育以提升教学实效。而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问题教学”的概念并解释:它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经常性地独立探索活动同他们学习现成的科学结论结合在一起,而教学方法体系和建立要考虑问题目的和问题原则”3事实上,不管是“问题教学”还是“问题导向式学习”都支持教学中以“问题”为核心的设计和实施原则,通过“问题”推动、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帮助其认知。也就是说,“问题教学”更多的是指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通过对问题意识的重视,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直指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自然就能提升教学实效。为此,“问题导向”式教学就对师生提出了一定的专业能力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掘问题并创造情境以呈现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探索、分析和反馈,最终对问题进行总结、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估;学生要乐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到有关问题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发掘多种渠道探寻问题答案以求解问题,最终释疑并将教学效果反馈给教师。“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就高校思政课而言,要做到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2。此“问题”就应该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论层面是重大的理论难题和政策问题,实践层面是重大社会问题、主要思想问题和复杂生活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其时效性、指向性、交互性、启发性等优势,优化教学策略、激励师生参与教学、改善教学效果,最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发展。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向”式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其直接目的和评价标准取决于教学实效,也就是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毋庸讳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教学与现实脱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参与度低;政策宣讲方式简单,学生获得感低;教学注重大纲要求,教师缺乏创新积极性等。文章倡导“问题导向”式教学,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一,“问题导向”式教学指向明确,能够保障高校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4。“问题导向”式教学能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师引导下以重大理论方针政策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政策动向,主动研究政策制定的社会背景、现实依据,以及政策理论的学理逻辑、现实意义等,从而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培养出立场端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而言,首先,“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够准确聚焦关键问题,避免因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分散而导致的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效果弱化等问题;其次,重大理论、方针、政策进课堂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借助精心设计的情境呈现问题这个情境又往往关乎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民族未来,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党和国家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最后,教师不仅是“问题创设”环节的主导者,而且在学生探索求解环节也深度参与,进行方向引导,这就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过程不会偏离政治立场、不会偏离思政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有利于党和国家重大理论、方针、政策进课堂、进头脑。第二,“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充分结合现实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通过教学“再设计”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自 2004 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一系列高校思政课权威教材相继出版。这些教材及后续修订版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育的最新成果,但权威教材无法为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师生提供适宜教学方案,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落地”难题。“问题导向”式教学提供了一种教材“落地”的有效思路。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时代呼声、联系地方人文地理环境的“问题”创设,激发学生探疑释疑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对家园、对社会、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甚或进一步推动学生参与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实践。这样,高校思政课才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要求。22023.2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究第三,“问题导向”式教学的“问题”意识突出、针对性强,能够更直接面对并解决学生的理论难题和思想困惑,帮助其形成科学思想观。高校思政课“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师生“问题意识”为前置条件反过来又会培养师生的问题意识。其所涉及的问题涵盖面广,既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党和国家的政策问题,又可以是学生的学习问题、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乃至学生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其核心是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求解来逐步引导、带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其目的是在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去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解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解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现象、解决学生所遇到的个人思想问题和生活难题。对这些“问题”的针对性思考、分析和解决,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产生强烈影响。因此,“问题导向”式教学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的指示精神,有助于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4。第四,“问题导向”式教学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活学活用,这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教学主动性、创造性并提升教学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但是,长期以来,一些思政课教师存在“等、靠、看”怠惰心理,忽视教学的灵活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如教学墨守成规、照本宣科;在理论政策宣讲中搞形式主义,以“走过场、做任务”的心态完成教学计划,不注重教学效果;忽视学生诉求、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等。而“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内容“守正”的基础上强调方式“创新”,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能力要求。它以“问题”为中心,推动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深入教学研究和设计过程、呼应并解决学生问题,从而推动教师改变教学态度、提高业务能力。三、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设计策略教学设计是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关键一步。它不仅反映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更反映了教师本身对课程、对教材的理解及其教学能力。高校思政课要通过“问题导向”式教学提升教学实效,就必须重视教学设计,特别是“问题设计”在教学中提纲挈领的作用。(一)“问题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原则思政课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授课,就意味着教学设计必须把握若干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只关乎教学设计过程,不涉及教学具体内容。第一,时效性原则。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特别关注问题的时效性。问题的时效性既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敏感性和工作积极性,又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解决大学生的具体问题。第二,指向性原则。问题的选择与创设应有明确指向。具体而言,教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