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析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docx
下载文档

ID:496973

大小:805.31KB

页数:1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析 货币政策 银行 监管 协调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浅析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 姓 名: xxxx 学 号: xxxx 学习中心: xxxx 专 业: xxxx 指导教师: xxxx 二〇〇 年 月 毕业论文承诺书 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的规定,如发现论文有抄袭、网上下载、请人代写等情况,毕业论文一律不及格。同时取消学士学位申请资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申请重写一次,并按重修缴纳费用。 本人承诺:本人已经了解北京语言大学的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本人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整篇论文除了文中已注明出处或引用的内容外,绝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奉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签 名:______ 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 北京语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评阅书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所在院系 专 业 国 籍〔留学生〕 指导教师 指 导 教 师 意见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评阅人意见 评语: 成绩: 评阅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教务处制 北京语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国籍〔留学生〕 所在院系 专 业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学历 指导时间 指导地点 第一次指导: 指导方式:〔请选择〕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第二次指导: 指导方式:〔请选择〕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第三次指导: 指导方式:〔请选择〕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第四次指导: 指导方式:〔请选择〕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第五次指导: 指导方式:〔请选择〕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教务处制 北京语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辩论记录表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所在学习中心 专 业 辩论时间 辩论地点 指导教师 辩论记录 辩论小组成员 成员姓名 职称/学历 专业研究领域 所在单位 签 名 辩论小组评议意见/成绩: 组长签字: 院〔系〕学位委员会审核意见: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教务处制 目 录 一、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协调的困难和问题 1 〔一〕货币政策目标和银行监管目标冲突外部化 1 〔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梗阻导致政策效果不佳 2 〔三〕货币政策信息与银行监管信息的互补性减弱 2 〔四〕对危机银行救助能力的下降 2 二、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协调合作的国际经验 2 〔一〕制订法律框架 3 〔二〕签署谅解备忘录 3 〔三〕安排具体操作事宜 3 三、加强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协调合作的对策建议 4 〔一〕依法构建适当的组织架构 4 〔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4 〔三〕建立现场检查协调机制 5 〔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障碍 5 五、结论 6 参考文献 6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别离和合并各有优缺点,一国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监管模式,都必须在这两项职能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否那么,不管是银行监管,还是货币政策,其有效性都将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协调问题的根底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 银行监管; 协调; 合作 浅析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 金融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别离后,人民银行主要承当“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效劳〞的职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银行完全不承当银行监管职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它仍然保存对货币市场和银行机构局部业务的检查监督权,包括:存款准备金管理、特种贷款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管理、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外汇管理、黄金管理、经理国库、资金清算、反洗钱等。因此,在分业监管体制下,研究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协调问题,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效率,防止金融风险在不同市场间相互传导。 一、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协调的困难和问题 分业监管体制下的协调问题,得到理论界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很快在法律中得到明确和标准。如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具体方法由国务院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四条对人民银行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检查监督方面也作出了规定等。根据上述两部法律的规定,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均非常重视监管协调问题,建立了多层次的监管合作机制。然而,由于政策目标、实施手段以及工作方式等不同,目前看来在协调方面的困难和矛盾较为突出。 〔一〕货币政策目标和银行监管目标冲突外部化 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由人民银行统一负责时,两目标如出现冲突,只是人民银行内部的事情,通过行长办公会等机制就能解决。机构分设后,如果人民银行与银行监管部门就宏观政筹划向、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产生分歧并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时,目标冲突就容易外部化,最终可能要提交到国务院进行统一决策。外部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决策的效率。 〔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梗阻导致政策效果不佳 货币政策的传导有赖于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银行对根底货币供求的反响较迟钝,从而削弱了一般性政策工具的效用,导致人民银行更多地使用信贷政策、利率杠杆、“窗口指导〞等选择性工具。其中,非刚性政策工具的实施需要依靠监管力量的支持。在人民银行集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权力于一身时,可以通过宽松或严格的监管来配合扩张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并通过行使对商业银行的检查权确保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职能别离后,货币政策的传导因失去了银行监管职能的支持,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下降。 〔三〕货币政策信息与银行监管信息的互补性减弱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都有赖于信息的充分透明,而本质上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又存在强烈的信息互补性。分立前,人民银行可以通过支付清算系统监控银行的资金流向和流动性,也可以通过非现场手段或现场检查的方式收集银行信息,此时,信息共享比拟容易实现,至少人民银行的领导可以随时获得来至两方面的信息。职能别离后,信息的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机构性障碍,从而减弱了信息的互补性,最终对二者的政策实施和工作开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对危机银行救助能力的下降 银监会作为银行监管机构没有手段对陷入困境的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而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需要在充分了解危机银行具体经营状况的根底上才能提出救助方案。银行监管职能的别离,使人民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时,更多地需要依靠银监会对困境银行作出的判断。然而,由于信息、权利及责任的不对称性,容易导致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对银行风险情况的不同理解,从而错过防范和救助银行危机的最正确时机。 二、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协调合作的国际经验 虽然局部国家认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别离,更有利于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银行业的开展,但是,他们也注意到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监管模式,都必须在这两项职能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与合作方式,否那么,不管是银行监管,还是货币政策,其有效性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国际上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方式包括: 〔一〕制订法律框架 美国、德国和韩国等国家的金融法律直接规定协调与合作的框架和内容,英国的金融法律那么对合作的机制作出原那么性的要求。 〔二〕签署谅解备忘录 对法律中难以细化的协调与合作事宜,如具体的职责分工、信息收集与交流及工作机制等内容,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进行明确,如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 〔三〕安排具体操作事宜 在操作层面上通过一系列安排,对协调与合作机制进行深化。包括:在管理层面上安排交叉参加对方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如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和证券投资委员会派代表参加审慎监管局的董事会;监管局派代表参加中央银行的支付系统委员会;建立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讨论与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有关的重大问题并协调各项政策与业务。如德国建立了由金融监管局和中央银行参加的金融市场监管论坛,协调监管局与中央银行之间的监管事宜,并对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综合性监管问题提出建议。在业务层面上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和政策协调,相互提供效劳并联合进行检查,合作处理有问题的金融机构,以及通过工作人员的借调安排等形式来建立多方位的合作关系,并增进机构之间的合作文化。如美国于1977 年成立由美联储等5 个机构组成的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该委员会是一个常设机构,下设多个委员会、办公室和工作组,从事统一报表格式和要求、编制和发布统一的银行业绩报告、协调监管政策和方法、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解决信息系统技术问题等各项具体工作。这样不但防止了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也防止了给被监管机构带来过多的负担,提高了多家监管机构协调监管的效率。 三、加强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协调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构建适当的组织架构 促进协调合作机制的良性运作。在建立协调合作机制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根底。如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具体方法由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