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探析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
德育
异同
探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的异同
摘 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但在工作实践和研究中却常常与高校德育目标混淆。文章通过分析两者的异同,指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育对象、根本目的和开展趋势上是相同的,但前者内涵更广,关注学生群体更多。两者应该同向发力,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目标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2023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日益得到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但在工作实践和研究中却常常与高校德育目标混淆,还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就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厘清两者的异同,有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其开展 由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引领学生沿着正确政治方向适应与推进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随着社会开展而变化并逐步完善的。 在上个世纪的1980年,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为‘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根本原理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1987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大学生应当有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从他们中间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进入新世纪的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了如下的表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根本道德标准为根底,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开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023年,xxx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照顾学生、效劳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开展的人才。教育部2023年2月公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由此可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开展不断调整与丰富。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涵主要包括,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道德标准、政治觉悟、文化素养、大学生全面开展。 二、高校德育目标及其开展 高校德育目标相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言更明确一些,因为1995年就公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德育大纲),在该大纲中指出了高校德育目标。但德育也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它既面向社会,又指向内心。德育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德育指道德的教育,源于西方。广义德育又称为“大德育〞,不仅指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还包括心理教育等。现代汉语词典(2023年第5版)就将德育解释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德育大纲将德育解释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高校德育属于广义德育的概念,其目标在德育大纲中有较明确的表述:“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根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列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效劳,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该大纲对高校德育目标的表述比较具体,包括政治、思想、作风、法纪、治学、心理等方面的思想道德要求。但该德育大纲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制定的,距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 进入新世纪以来,有不少学者对德育目标进行了研究,如:有学者提出高校德育目标可分为总体与具体目标,围绕具有民族精神、公共精神、主体精神、高尚品质及和谐身心等进行培养。还有学者提出应将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前置性德育目标,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根底性德育目标,培养民族精神作为主导性德育目标,培养理想信念作为开展性德育目标。 可见,德育目标的内涵也是开展的,不仅要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还要分层次,最根底的是健全人格,即身心健康是根底,其次是合格公民的道德要求,再次是愛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最高层次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当前高校学生德育目标的内涵主要包括,正确政治方向、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健全人格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 。 三、两个目标的相异之处 (一)根本内涵不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内涵是,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道德标准、政治觉悟、文化素养、大学生全面开展。 德育目标的根本内涵是,正确政治方向、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思想道德要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包含的范围很广,除了根本道德标准和思想道德要求以外,还包括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觉悟、文化素养、大学生全面开展等方面,因此要比德育目标要求更宽泛。新时代还要强调国家平安和民族团结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等。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