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国
节能
环保
产业
发展
现状
政策
建议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赵刚,清华大学博士后,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开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缘战略与国家安全、能源战略、科技外交、科技与创新政策等。他提出的地缘科技学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曾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文章百余篇,著有地缘科技学、地缘科技学与国家安全和科技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译著有石油战争、粮食危机。
当前,全球能源资源紧缺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开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我国也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追求低碳与经济协同开展的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开展前景。2023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明确支持。2023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开展之首,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效劳。然而,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的光辉背后掩藏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体制不完善、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内部开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否那么将会阻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健康开展。
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性
我国政府把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
(一)传统能源消耗压力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当今社会重要依赖于传统矿物能源,全球总能耗的74%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不可再生能源供给日趋紧张、资源量逐步衰减、世界性能源危机不可防止的背景下,节能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与能源科技已成为当今高科技开发和高科技产业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
(二)低碳减排压力
以化石能源为根底的工业社会已悄然地把人类带入了“高碳经济〞体系,化石能源是以高二氧化碳排放为代价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开展时期,经济社会的高速开展势必带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在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日益严峻的客观事实面前,开展低碳经济是必然之选,但开展低碳经济又不能以牺牲经济开展速度为代价。要实现202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3年下降40%-45%这个目标,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实现低碳减排的途径只要有四种,第一是加快节能产业的开展;第二是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的开展比重;第三是通过碳捕获与储存的技术途径;第四是扩大核能产业的开展。在这四种路径中,节能技术和产业的开展尤为重要。
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的重点领域介绍
2023年11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环保产业开展规划。在具体结构上,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
(一)节能产业方面
一是开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二是开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重点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智能财产权的新型节能汽车及配套系统,重点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产品;三是开展节能效劳产业,推动节能效劳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效劳,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效劳模式。
(二)环保产业方面
一是开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响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二是开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三是开展环保效劳,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效劳体系,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
重点开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现状与前景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开展迅速,每年以15%~17%的速度增长,2023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1.9万亿元。仅仅节能效劳业,2023年总产值已超过580亿元,节能效劳公司502家,从业人数13万人,综合节能投资360亿元。
(一)节能产业
1.节能效劳业
2023年中国节能效劳产业开展报告指出我国节能效劳产业总产值由2023年的417.3亿元增至2023年的587.68亿元,同比增长40.83%;综合节能投资从2023年的253.2亿元增至2023年的360.37亿元,同比增长42.33%。我国非常重视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2023年3月,国务院举行的常务会议研究了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效劳产业开展的政策措施。同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效劳产业开展的意见。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效劳产业委员会的统计,2023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2023年116.7亿元增长到195.32亿元,同比增速为67.37%。
2.建筑节能产业
202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通知提出:到2023年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到达95%以上。近年来我国提高了建筑节能标准,2023年到2023年全面启动建筑节能和推广绿色建筑,平均节能率到达50%;2023年到2023年,将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平均节能率要到达65%。然而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建筑能耗比例已占到全国总能耗的27.6%左右,而新建建筑不节能的占比95%,甚至有的建筑中不节能的比例高达99%。我国建筑业已成为耗能最多的行业,建筑高能耗日益成为制约可持续开展的顽疾。可见,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巨大,比方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建筑示范推广等方面。
3.工业节能
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大了工业领域的节能力度。我国工业经济体十分庞大,工业领域仍有较大的节能空间。2023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一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包括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点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等。2023年我国能效等级为3或更低电机的比重约为79.8%,我国的低效能电机停用政策将为高效电机带来巨大市场前景。202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十二五〞期间和今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明确2023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确今年这四项指标同比要分别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个百分点。
(二)环保产业
1.水污染防治
当前,我国水污染控制和水污染治理已进入全面推进和综合整治的新阶段,虽然局部关键技术及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诸多生物处理技术和各类物理、化学和物化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据统计,2023年我国水污染治理产品产值约300亿元,从业人数近 10万人;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与效劳产值约1000亿元,从业人数约100万人。
2.大气污染治理
我国的电除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建材、钢铁、冶金、轻工以及工业锅炉等领域。据测算,2023年我国电除尘器和袋除尘器产值约300亿元,烟尘治理工程建设与效劳业产值约30亿元,从业人数近10万人。2023年新增火电机组脱硫需求170亿元,改造需求40亿元;非火电脱硫市场约200亿元;脱硝工程合同总额约40亿元。有机废气治理行业产值约15亿元。
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我国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近年来开展较快,开发了中小型回转窑燃烧等技术,大型城市垃圾燃烧技术已实现国产化,垃圾填埋仍是我国垃圾处理的主导技术。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方面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技术水平与兴旺国家尚有一段差距。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装备水平相当于先进国家上世纪80年代水平,局部产品相当于国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少量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2023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值约450亿元,生活垃圾处理产值约100亿元(不含垃圾清运),从业人员共约50万人。
4.噪声与振动控制
我国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与国际水平相当,近年来在城市交通噪声治理、声学材料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技术队伍的总体规模迅速扩大,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2023年全国从事噪声振动与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效劳的专业企业约300家,从业人数约1.5万人。行业总产值超过60亿元,合同总额约75亿元,工业销售收入约6亿元,出口总额缺乏1亿元。目前,该领域的产业技术水平有所提升,日益呈现出了稳定、快速开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的问题
(一)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尽管国家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的政策及措施,但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相关鼓励机制极其不完善,导致相应扶持政策的非常匮乏。此外,我国还需要完备节能环保产业的法规及标准体系。
(二)资金投入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202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效劳产业开展的意见,指出合同能源管理是兴旺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效劳机制。节能效劳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但是由于我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存在诸多缺乏,出现了很多金融机构对合同能源管理缺乏真正认识的弊端,致使当前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融资环境并不乐观,资金渠道阻塞。
(三)产业创新能力缺乏
开展低碳经济,归根结底要靠技术。我国应当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和根底性作用,大力开展节能环保新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可持续开展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性本身要求较高,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因为研发投入少,在科技力量、实验设置条件、科研实力等方面存有不小的差距。
(四)观念问题
出于经济本钱问题的考虑,我国诸多企业缺乏节能和环保意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认为节能减排政策对于企业的自身开展是一种约束,尚未建立真正科学的企业开展理念。此外,很多节能先进适用技术的投资风险较高,经济效益却较差,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不仅节能技术科技研发能力较弱,而且严重缺乏引进先进技术的动力。这将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的重大障碍之一。
政策建议
(一)系统完善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我国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略显滞后,使得产业开展比拟凌乱,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我国应该继续鼓励促进节能环保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推进在节能环保技术成果转化、财税、城府采购、知识产权、科技根底设施等方面的政策环境建设。一方面,加大对节能环保领域根底研发和前沿技术探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把配套政策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此外,鉴于环保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周期一般比拟长的特性,尤其要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