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散文)阅读(二)初中语文.docx
下载文档

ID:494813

大小:188.97KB

页数:6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语文试题 汇编 记叙文 散文 阅读 初中语文
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散文〕阅读〔二〕 一、〔深圳〕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 大唐柳色 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 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含,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 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名渭城曲〕 ⑷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 ⑸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奇异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而来。 ⑹于是,唐诗中出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 ⑺客含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当他们拉着马缰绳,立柱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 ⑻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 ⑼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人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杆一样,铁硬。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 ⑽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相反,由于长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 ⑾唐人,真是太多情了。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⑿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⒀ 。 〔 余显斌  选自时文选粹第6辑 有改动〕 1.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第⑷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3分〕 3.请看第⑺段画线处,按照“飘飘欲飞〞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四字短语,可以是 。〔2分〕 4.伟大的力量和大唐柳色都采用设问开头,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妙处。请就这两个方面分别简要答复。〔3分〕 〔1〕相同: 〔2〕不同: 5.第⒀段画线处省去了原文结尾。请你拟写一个符合本文风格意蕴的结尾〔不超过30个字〕。〔3分〕 二、(常州) 阅读锄柄上的眼睛一文,答复题。〔共14分〕 ①我家有把小锄头,原先是给菜地除草用的,我们兄弟相继长大后,小锄头派上别的用场。我所说的长大,其实只有七八岁的光景。土里扒食的父母不会让我们的力量闲置,一要下田,父母就让我们扛着锄,尾随他们下地去了。先是我的大哥、二哥,后来他们的身高超过了锄柄,这把小锄头自然就交到我的手上。生活在乡下的我,根本不用父母教育,也知道劳动是自己的本分,于是没有锄柄高的我就开始用它同坚硬的泥土抗争了。 ②起初手心没有锄柄硬,手上起了很多泡,泡破了,流出的水由清到浊,后来夹杂着血丝,最后那些起泡的地方,皮全部蹭破了,只剩下一些微凹的小坑,血肉模糊。原先只是火辣辣的疼,到后来犹如针扎了一般,锥心的痛,但我不敢喊出声。父母也见惯不惊,看着我被血丝染红的双掌,说了声,这孩子还嫩了些。 ③几天后,手上的伤口结痂了,从黑红到黝黑,那是炭和铁一般的颜色。后来长茧子的地方皮又蹭破了,再结痂,反复屡次,那些茧子就比木头坚硬了,锄柄就很难伤害到它们了。我祖母曾经很形象地说,别看这是死木头,不喝你几滴血,你就别想拿起它。 ④我很认真地看手上的锄柄。锄柄吃饱了汗水,颜色渐渐变黑,越来越像我们被太阳曝晒和臭汗浸泡的肤色。锄柄上的木纹跟手纹很相似,只是线条更粗暴些。我还发现这些木纹逶迤向同一个方向,那是接近锄柄中间的位置,木纹渐渐变得密集,并拧在一起。在木纹凝结的地方,有颜色特别深的木节,不规那么的圆状。 ⑤祖母说,这木节是树受的伤,结的疤。我眼前仿佛看见旷野里的一棵小树, ▲ ▲ 。后来我曾向父亲求证过,父亲说,农人喜欢选有木节的木棍作锄柄,它们更硬,更不容易折断。 ⑥受伤是树干的不幸,但这不幸成全了木头的坚硬,使它能够同铁相结合,成为挖凿坚硬泥土的利器。我发现,这圆状的疤痕,极像木头长出的眼睛,总是不动声色地凝视着我这个最初的小农人。 ⑦有多少把锄头长了这样的眼睛,我无法全部知道。但我知道用过锄头的手掌,上面也会布满一些更小的眼睛,它们的通用名字是茧子。要成为一个纯粹的农人,手上、脚上、肩上等地方都要长出这样的眼睛。别看这些眼睛显得眼神呆滞,只有它们,才能一眼看穿苦难和贫穷。 ⑧乡村是落后的,繁重的农活并没有压垮我幼小的身躯,却磨炼了我的性格。我不会去歌颂这些原始的劳作,但以往的乡村总让我想起锄柄上的木节,正是它使木头更坚韧,显示铁一般的品格。 ⑨这锄柄上的眼睛,不会在老去的岁月里变得昏花,它是我人生的另一种视角。 〔选自神笔阅读与作文,作者王清铭〕 1.选出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 ▲ 】 A.文章采用顺叙方式记述了“我〞作为一个农人的成长经历和真切感悟。 B.文中虽没有具体描绘“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农家生活景象,但字里行间仍表达了“我〞对农家生活的反感和否认。 C.第③小节,祖母用拟人修辞形象地告诉“我〞成长就要历经磨炼,这个道理也可以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表达。 D.文章外表写人,实际写树,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托物寓意突出受伤对树成长的重要性。 2.第②小节划线句说明了父母的一种什么心理?〔2分〕 ▲ 3.联系上下文,为第⑤小节空白处补上恰当的句子。〔40字左右〕〔3分〕 ▲ 4. 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表。〔3分〕 关于“眼睛〞的三处文字 蕴涵的深层含义 ⑴ ▲ 这疤痕使木头更坚硬,并像眼睛一样监督着我吃苦成长的过程。 纯粹的农人……都要长出这样的眼睛。 ⑵ ▲ 锄柄上的眼睛……是我人生的另一种视角。 ⑶ ▲ 5.某班开展了以“我说成长的‘眼睛’〞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认真阅读下面两那么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就此主题谈谈自己的认识。〔4分〕 材料一:据报载,问题青少年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少青少年因家境的贫穷、学业的负担、青春的困惑、灾难的打击、师长的不理解等,或抑郁寡欢,或自暴自弃,或混迹于三教九流,甚至暴力犯罪。 材料二:土家姑娘谭之平,16岁时母亲病亡,父亲重病,房屋坍塌,妹妹年幼。她收起医学中专录取通知书,担起“当家人〞:19岁打工,经营小超市;22岁读医学中专;24岁读医学大专;25岁当“学生餐厅老板〞并发起成立“武汉城市圈义工联盟〞。2023年,她获得了 “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的荣誉称号。 ▲ 三、〔广东汕头〕 寻石记    迟子建 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 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似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终于有一个黄昏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⑥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⑦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我朝山上走去。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⑧〔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⑨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单独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她嗔怪我说:“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 ⑩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月版,略有改动〕 1.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__________。〔3分〕 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5分〕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似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3.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5分〕 4.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四、(厦门) 精读下文,完成题〔18分〕 冬天里一个清新的早晨。年轻的安娜老师正在上课:“名词是一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类……〞 A“我可以进来吗?〞一个穿着破毡靴的小男孩站在门口。他那被风吹红的圆脸蛋好似要裂开一样,眉上凝结了一层白霜。 “又迟到了,萨乌什金。〞安娜的声调带点儿哀伤。萨乌什金赶紧溜到座位上。 “都懂了吗?……很好,那么给我举几个例子。〞 “猫!〞有人结结巴巴地开了头。得到肯定后,学童们继续举例:“窗户、桌子、铅笔……〞 突然,好似从睡梦中醒来一般,萨乌什金站起来,很急迫地叫道:“冬天的橡树!〞学童们哄堂大笑。 “为什么要说‘冬天的橡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